2025年的科技圈,大会一个赛一个的热闹。
7月,上海WAIC展示前沿科技3000余项;9月,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较过去十年总和翻倍。
现在,故事的主角轮到合肥:11月1日晚,1024架无人机以合肥夜空为舞台,上演了“我在合肥说AI你”主题灯光秀,让整座城市为即将到来的盛会“沸腾”。
11月2日,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线下展会正式开幕,并将持续至11月6日。
可以预见的是,在合肥奥体中心的展台前,未来几天也将挤满了找合作、学经验的企业和程序员。这场会,靠一股“懂用户和客户”的实在劲儿出了圈。
大会现场
这年头,没人还会觉得头部企业带头办大会是“凑热度”——毕竟上海靠WAIC把AI产业规模翻了倍,杭州靠云栖大会攒出数字经济护城河,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如今,合肥也借着连续举办第九届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AI不只是概念”。
细细想来,无论是杭州、上海,还是深圳、广州,放眼望去,现在几乎每个科技重镇都有自己的“大会IP”。
问题来了:城市花大力气办大会,到底图什么?是为了赚流量,还是真能给城市发展“添燃料”?合肥这个后起之秀,又靠1024大会走出了怎样的“城市+大会”路子?
01城市办大会不是“面子活”
这3个实在好处才是核心
不管是上海把WAIC做成“模力之都”名片,还是杭州靠云栖大会夯实数字经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专业大会早成了城市发展的“杠杆”,能帮着解决资源、人才、城市品牌这些关键难题。
第一,大会是“资源磁石”,把散在各地的机会拧成一股绳。
平时企业找技术、找资金、找订单,可能要跑遍全国,但一场大会就能把这些资源“拉到眼前”。
比如,上海WAIC2025年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50亿元,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
杭州云栖大会更实在,有些早期参展的机器人小公司,靠大会上拿到的订单和融资,慢慢长成行业头部。一位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人告诉《AI研究所》,现在杭州及周边地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机器人产业链越来越齐全,企业找供应商不用再回回“全国跑”。
此前,合肥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也尝到了甜头。
今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超4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齐聚,200余家龙头企业亮相,签约项目735个,总投资额达3802亿元,范围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第二,大会是“人才介绍信”,让业内高手主动想来、愿意留下。
想搞创新,没人可不行。但光靠“人才引进政策”吆喝,不如让人才亲眼看到城市的产业实力。
比如WAIC,就联动了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为青年人才设立展示舞台,结合学术圆桌、创业支持等方式激励创新。对初创企业,大会还提供路演、投资对接等机会,链接资金与技术资源。
合肥1024大会对人才也很“接地气”。
它不只请专家,还给学生创业团队发支持——今年,中央草坪打造的“1024Walk环游记”创意活动、“AI开发者大赛”“青少年科创实践营”等互动赛事,为创新团队和青少年提供舞台。
颁奖仪式
事实上,讯飞开放平台一直敞开怀抱欢迎各界、各个年龄段的开发者。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平台已开放872项AI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960万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368.4万,累计覆盖终端设备数超过42.6亿,链接超过千万生态伙伴。
第三,大会是“城市标签”,让特色一眼被记住。
现在的城市竞争,光说GDP高没用,得有让人记住的“特色名片”。
举个例子,上海以前是金融中心,靠WAIC慢慢有了“模力之都”的新身份;杭州更“绝”,一提起云栖大会,大家就想到数字经济,大部分数字企业选址时,都会特意看离云栖小镇有多远。
合肥也在靠大会找自己的定位。
以前说起合肥,大家想到的是“家电基地”“科教城”,现在靠两个大会打组合拳:世界制造业大会夯实“制造根基”,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突出“更懂你的AI”。
这种“制造+AI”的标签,让合肥在长三角AI圈里慢慢有了自己的位置。
02不只是逛展
更是城市的“机会窗口”
全国有那么多AI主题的大会,为什么合肥的第八届省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能让人印象深刻?
关键在于它和城市“绑得紧”——不是单纯办会,而是跟着城市需求走,不管是逛展的市民、想合作的企业,还是找机会的开发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看点”。
正因如此,2025年的大会,不管是生态规模还是落地成果,都透着“城市与大会共生”的味道。
创业阶段的开发者最关心的无非两个核心:有订单,还能找伙伴。
这次线下展会就像一个专属的对接空间:
怕技术没人用?有对接——展会会牵线企业和开发者,比如合肥本地的制造企业、家电企业,可能会当场提需求,开发者要是有能匹配的技术,就能直接谈合作、拿订单,不用再“自己找客户”;
怕没人交流?有现场聊——能跟讯飞的工程师、其他开发者面对面聊技术难题,比如算法优化、数据安全这些,说不定聊十分钟,比自己琢磨半天还管用。
简单说,开发者来这儿不是“看展”,是“找机会、解决问题”。
普通市民能逛啥?编辑部实探后发现,不用懂技术,也能玩得明白。
市民逛展
别被“开发者节”吓住,线下展有很多适合普通人体验的内容,全是跟生活相关的。
·试AI应用:比如智能语音助手——对着设备说“查天气”“设提醒”,它能马上响应,甚至还能跟你聊日常;还有可能有AI教育工具,比如帮孩子改作业、练口语的,家长能当场试试好不好用;
·看技术案例:会有展板、视频讲开发者做的项目,比如“AI帮农民识别病虫害”“AI帮工厂找故障”,不用懂技术细节,也能看明白“AI怎么帮到生活、帮到产业”;
·凑个热闹也值:展会本身就是合肥的科技盛事,逛一圈能感受下城市的科技氛围,说不定还能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就算啥也不买、不合作,开开眼界也挺好。
现场氛围热烈
企业代表能做什么呢?最大的优势在于,找合作、看趋势,不用跑遍全国了。
如果是合肥本地企业,或者想来合肥找机会的外地企业,这场展就是高效对接会:想给产品加AI功能?能当场找开发者合作;想看看行业最新的技术趋势?能通过展会了解现在大家都在做哪些AI应用,不用再跑遍全国参加不同的会。
比如合肥的家电企业,要是想给智能音箱升级语音识别功能,逛展时就能找到做相关技术的开发者,当场聊需求、谈合作,效率比线上沟通高多了。
03结语
不管是上海WAIC、杭州云栖大会,还是合肥正在进行中的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本质都是城市在“借大会找机会”——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聚资源、引人才、塑品牌,让产业更有活力,让城市更有竞争力。
对合肥来说,这场盛会不只是让市民多了个逛展的地方,更是给城市打开了一扇“机会窗口”:说不定会后就有企业签约落地,有开发者留下来创业,有更多人记住“合肥的AI很实用、懂用户”。
而这些,正是城市办大会最实在的价值:不局限于办会本身,更重要的是会后给城市带来的长期红利。
这场为期5天的盛会已经开启,不管你是想为自己的AI项目找突破,还是单纯想看看“合肥的AI到底有多厉害”,都可以去逛逛。
说不定你能在这儿,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机会”,也能看到合肥科技发展的“大未来”。
参考文章:
《这场世界制造业的盛会,为何永久“花落”合肥?》城市进化论
《决定一座城市的流量,原来是它》涌金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