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推动公司优化经营、规范运作并积极回报投资者,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结合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因素,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制定了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于2025年5月26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落实行动方案各项工作,现将主要进展及成效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公司主营业务,以科技创新推动当期稳健经营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核心能力升级”为战略主线,依托五个募投项目、围绕四大业务方向展开攻坚,在场景适配与技术落地环节取得阶段性成效,以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公司经营的稳健发展。
在军事通信领域,公司遵循“着力打造从固网向移网、有线向无线延伸的通信保障能力”基本原则。完成一体化传输交换平台(ISTP)产品原型机的研制,正在开展系统测试;完成区域5G安全专网产品技术路线研发,形成支持广域范围内多个空间不连续分布专网之间灵活漫游与切换的综合解决方案;完成TDM/IP双制式“一话一密”通信安全加固与安全隔离网闸的技术预研工作,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密中“网络侧可破解”的痛点,通过市场推广已经初步达成若干试点项目;针对网络信号侦察业务,公司构建了“多源信号融合分析”算法模型,初步具备实战能力。后续,随着技术成果的规模化部署,公司对军队野战通信保障将从“基础连通”向“全域智联”跨越,既能满足高强度对抗下的实时数据传输需求,也能为网空作战提供精准的信号情报支持,显著提升客户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信息优势。
在网络内容安全领域,公司依托电信网语音与数据分析能力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拓展业务,已为工信部、公安部及三大运营商搭建了“全网域信息综合分析平台”,实现对跨平台、跨网络涉诈信息的实时抓取与关联分析,线索核查效率显著提升,相关解决方案在2025年上半年已经在浙江、陕西、福建、
河北、宁夏等省市实现了业绩的突破,尤其在三大运营商的涉诈卡治理业务和固网语音质检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业绩突破。结合大模型与AI技术,公司开展“通信大数据支撑城市现代化治理”试点工作,形成了宏观人口统计、区域实时监测、人员聚集预警三大核心能力,实现了全区域人口统计、外籍人口统计、交通枢纽大客流分析、重要节点保障等九项应用场景,初步探索出一条利用通信大数据支撑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技术路径。该方向的技术落地将推动反诈行业进入“全链条治理”阶段,即行业主管部门可通过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协同处置,从源头遏制涉诈信息传播;同时,技术外溢效应将辐射至金融、电商等行业,助力构建“政府-企业-用户”协同的反诈生态,为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噪声业务领域,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下,公司2,000多套在线应用的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已覆盖全国28个省份,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3%,国内行业排名第二;通过优化传感器精度与边缘计算算法,设备对噪声实时监测误差显著降低,支撑多地噪声达标率提升。此外,声学技术在“噪声源定位”“环境声学建模”等场景的应用已形成多项专利,为城市声环境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随着噪声监测网络的完善,可助力客户实现从“结果考核”到“过程治理”的转变。
在网络空间内生安全领域,2024年11月20日,《网络弹性法案》在欧盟官方公报上正式公布,在此背景下,公司与业内知名新型科研机构开展协同攻关,基于“结构决定安全”的内生安全理论,完成了新一代关键基础设施弹性架构的原型设计,在信息系统领域的模拟攻击测试中,未出现因攻击导致的全系统瘫痪案例。2025年上半年,基于此平台产品,公司构建出的针对教育行业的“基于内生安全属性的教学研训平台”已经在多所大学进行了推广并完成首单业绩突破。相关成果从2023年至今已形成
项行业标准,该方向的关键技术突破有望重塑数字安全防护逻辑,即从“被动修补漏洞”转向“主动设计安全”。未来,关键基础设施的抗攻击、抗灾变能力将显著提升,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韧性底座”,大幅降低因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销售订单11,999.08万元,同比增长495.15万元,增幅4.30%,为公司后期的盈利改善形成有力支撑。
二、强化提质增效措施,实现经营质量优化
1、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以前瞻布局为公司发展提供持久动力面对信息支援部队主导的下一代军事通信网络规划窗口期,集团公司以“既定科研攻坚+前沿技术探索”双轨并行策略,既巩固了现有技术优势,也为未来军事通信体系变革储备了关键能力,其成效与预期价值呈现“稳扎稳打”与“前瞻布局”的双重特征。当前推进的“语音加密、固移融合”等技术,可直接作为下一代军事通信网络的“基础模块”,一旦军队规划明晰,能快速实现技术转化与规模化部署;而对“内生安全、多模态通信、云网融合、保底通信”等前沿技术的探索,将为公司长远规划提供前瞻性技术参考,助力构建“弹性抗毁、智能协同”的新型军事通信体系。多模态通信技术的探索(如语音、数据、图像、电磁信号的一体化传输),未来可实现“单兵-装备-指挥中心”的全域感知数据实时交互;云网融合技术则能支撑军事通信从“分散式架构”向“云边协同架构”转型,满足高机动作战的实时决策需求。通过提前布局内生安全技术(如基于“结构决定安全”的网络架构设计),可从源头抵御高级网络攻击,为应对“网络空间作战”提供底层安全保障,确保在强对抗环境下的通信链路绝对可靠。公司在军事通信领域的“双线布局”,既通过既定科研巩固了当前技术优势,确保在规划过渡期内的能力稳定输出;又通过前沿技术探索,为未来军事通信体系变革积累了先发优势。这种“稳当前、谋长远”的策略,将助力军队“十五五”通信网络规划的高效落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注入持续动能。
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责任框架与国家2025年反诈投资力度加大的宏观机遇,集团公司通过自身科研突破以及有效的业务协同,在技术落地与生态拓展中展现出强劲动能,其成效与预期效果可从“短期突破”与“长期价值”两方面体现。公司积极推进的募投项目成果已经将公司从电信网诈骗防范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升至信息网络有害信息防范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积极拓展的融合反诈和社会综合治理业务也均取得了积极成效、电信诈骗保险商业模式也在务实推进,在反恐维稳方面的业务边界也因技术同源而逐步扩展。公司在信息网络诈骗反制领域的布局,既是对政策导向的精准响应,
也是对技术整合能力的实战检验。从长期看,业务边界的拓展将推动其从“技术供应商”向“综合治理服务商”转型,最终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为更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和政策要求,2025年上半年重点围绕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考核、不同场景噪声溯源监测与数据分析服务需求,开展了数据质控、溯源监测与数智化升级等相关技术服务与仪器设备升级工作,为不同级别政府客户、企业端客户提供噪声污染防治场景化解决方案、宁静区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面向环保物联网业务模式转变,持续发展噪声源类型、方位、音像联动等AI场景化、精细化检测识别技术,形成声纹监测等特色技术与产品服务,覆盖从噪声多维度到生态声学要素的监测评价体系,探索发展大语言模型在噪声污染防治具体场景的应用技术,在解决行业管理痛点的同时,支撑噪声污染管控模式变革。
2025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在推进业务稳步突破的同时,重点关注客户“十五五”规划以及潜在需求和痛点问题的挖掘,为公司长远规划指明了方向,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2、跟进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关注公司经营质量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2024年12月,公司启动筹划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自2024年12月18日披露预案以来,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各相关方推进本次交易,相关工作已推进至完成审计、评估工作的阶段。接近交易方案推出后期,由于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最终合作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为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经公司充分审慎研究并与交易相关方协商,最终决定终止本次并购重组事项。
公司已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6号——重大资产重组》等相关规定,承诺自终止本次交易事项披露之日起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续仍会积极关注并购重组相关机会,结合公司自身发展规划和内部情况、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考量,
探索更适合公司的发展方案以提升整体经营质量、抗风险能力和投资价值,推动公司更好地创新和发展。
3、优化财务管理,提升盈利水平公司持续强化资金管理,在集团内部严格统一调度资金,统筹管理各分子公司资金,确保合理分配使用,兼顾安全性与使用效率。在资金管理中,商业汇票的使用增加,使得公司现金流得以进一步优化。同时,公司依据资金存量选择适配理财工具提升闲置资金收益。
针对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规模较大问题,公司多举措加强管理:修订销售激励制度,将回款率与销售团队绩效强挂钩,重点清收长账龄账款;组建专项催收团队,整理2年以上账款清单并落实责任、制定计划,对不同逾期客户分别采用邮件提醒、发对账单、法务函件、诉讼仲裁及以物抵债等手段处置;严格新客户准入,经第三方征信核查,对高风险客户要求全额预付款前置管理。通过这些举措,长账龄应收账款回收取得成效,近半年收回1年以上应收账款超1,300万元,部分法律维权手段也成功保全债权。
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稳固发展基础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最新变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完成了取消监事会、设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权的制度体系等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筑牢了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公司已同步完成了董事会换届及经营管理层人员选聘工作,内部外部监督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人员将带领公司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五、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建立利益共担共享机制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人员范围也覆盖了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产品/技术总监、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供应链总监等公司经营运作的“关键少数”群体,形成了以责任为导向的考核指标。薪酬结构方面,“关键少数”的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和长期激励(如限制性股票
等)组成。对于未能履行责任的,公司视经营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如年度绩效质押与扣除、降薪、调岗、开除、收回股票等管理手段。公司已形成“关键少数”与公司、股东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机制,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促进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还充分利用监管机构线上培训资源,积极组织董监高参加了“2025年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合规履职培训”、“董事会秘书后续培训”、“独立董事后续培训”、“新规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题培训”、“上市公司分红专题培训”等专项培训,适时刷新“关键少数”群体对最新监管动态的认知,加强合规知识储备,切实提升合规履职意识,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提升。
六、共享企业经营成果,稳步落实投资者回报
2025年5月,公司顺利实施了2024年年度分红方案。自2022年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实施了10,583.81万元现金分红,覆盖2021至2024年的现金分红方案,占各年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9.06%、31.52%、40.35%、-24.74%(2024年亏损),公司的现金分红方案积极、持续、稳定。其中,2023年度分红方案中,公司还实施了每10股以资本公积转增4股,提高了公司股份流动性。2024年度,公司为稳定股价,基于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实施了股份回购注销,共计注销公司股份751,930股。
此外,公司结合自身盈利情况、经营发展战略等因素,制定并发布了《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现金分红预期,切实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
七、重视与投资者双向互动,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始终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内部制度的规定,并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的特定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公司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有重要影响的信息。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积极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过程中确保投资者公平、及时地获取公司信息。2025年上半年,公司还组织召开了针对重组事项的投资者说明会、关于定期报告的年度业绩说明会和一季报的业绩说明会,积极就投资者关注的事项进行充分沟通。日常工作中,还通过组织机构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接待投资者现场调研、投资者热线交流、上证e互动回复等多种方式回应投资者关切,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充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公司还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介推送公司资讯,丰富广大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渠道。
后续,公司将继续严谨、合规地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提高信息披露内容的可读性、有效性。同时,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内容,丰富宣传途径和交流形式,探索构建多元化双向沟通渠道,实现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目的。
八、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保持核心团队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优化激励政策、加强核心人才引进、畅通专业人才发展通道三个方面积极落实行动方案规划并取得积极进展,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优化激励政策,激励效能初步释放
公司《激励政策与管理办法》的修订与实施,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销售提成即时性原则的落地,让销售团队每笔回款能在季度内即时提成,极大缩短了激励兑现周期,有效激发了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半年销售团队的签单效率和回款速度均有明显提升,客户响应及时性也得到改善。年度经营效益激励政策的引入,以年度经营净利润提取一定比例进行激励,将各公司的经营成果与团队利益直接挂钩,促使各业务单元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盈利目标的达成,形成了“人人关注利润、共同推动盈利”的良好氛围。从长远来看,这一制度创新将进一步强化“价值创造、精准激励”的导向,推动公司与员工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2、核心人才引进与培育并行,人才队伍质量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人才引进工作成果显著。具有通信行业丰富产品管理经验的人才和加密通信产品发展方向带头人的加入,为公司战略决策执行和核心产品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层管理人才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产品发展方向研判、提升决策效率方面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加密通信产品带头人则快速推动了相关产品线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加速了产品迭代进程。研发、运营实习生的引进,为研发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公司储备了潜在的技术人才,有助于缓解研发团队的人力压力,提升项目推进速度。在人才认定方面,新增的2位珠海市高层次人才和1位珠海市产业青年优秀人才,不仅提升了公司在区域内的人才竞争力,也为公司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奠定了基础。这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人才结构,增强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职称认定工作稳步推进,专业人才发展通道持续畅通2025年上半年职称认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人获得中级工程师职称、8人获得助理级工程师职称以及1人通过计算机软考中级,不仅体现了公司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职称认定作为公司职业发展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同时,北京、郑州两地员工的职称认定工作正在持续跟进,预计将有更多员工通过职称认定,进一步壮大公司的专业人才队伍。专业资格认证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公司在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领域储备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公司的整体专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综上所述,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激发团队活力、提升人才质量、畅通发展通道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推进和深化,预计将进一步稳定核心团队,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为公司实现“提质增效重回报”的年度目标以及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九、其他事宜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各项主要举措均在有序落实中,报告期内未收到投资者关于改进行动方案的意见、建议,亦未发生导致关于公司现状的评估、采取举措需要做出调整的重大变化。公司将持续评估、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升公司经营质量、规范公司治理,积极回报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行动方案所涉及的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表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