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688041)_公司公告_海光信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

海光信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8-26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2025年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查阅公司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研发工作未达预期风险

高端处理器属于前沿核心科技领域,现有产品升级更新和新产品开发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但研发项目的进程及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公司在研发方向上未能做出正确判断,在研发过程中未能持续突破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未达预期,公司将面临前期研发投入难以收回、预计效益难以达到的风险,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知识产权风险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目前拥有较多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该等知识产权是公司取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相关知识产权被盗用、不当使用或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等风险。此外,由于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不同国别、不同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权利范围的解释和认定存在差异,可能会引发国际知识产权争议甚至诉讼,进而影响公司业务开展。

(二)经营风险

、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由于服务器行业头部效应较明显,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内几家主要服务器厂商中,客户集中度较高,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出现经营风险,且公司未能及时拓展更多优质客户,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2、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且部分供应商替代困难风险公司供应商包括晶圆厂、封装测试厂、IP授权厂商、EDA工具厂商等,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由于集成电路领域专业化分工程度及技术门槛较高,部分供应商的产品具有稀缺性和专有性,如不能与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或由于地缘政治、公司处于实体清单等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导致供应商中止与公司的业务合作,公司更换新供应商的代价较高,将对公司生产经营、研发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较高导致的无形资产减值风险公司持续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171,061.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1.31%,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为21,272.32万元,资本化比例为12.44%,虽相较上年度同期比例有所下降,但形成的自研无形资产金额仍处于较高水平。如出现外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现有技术被其他新技术替代等情况,可能导致公司面临自研无形资产减值较大的风险。

2、存货跌价风险公司战略备货增加,期末存货账面价值601,265.73万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8.61%。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加剧或技术更新导致存货过时,使得产品滞销、存货积压,将导致公司存货跌价风险增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10,021.99万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为9.60%。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加,若下游客户财务状况出现变化丧失还款能力,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全部回收,进而对公司未来业绩、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

(四)其他风险

1、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及募集资金投资

项目的实施,公司收入规模和资产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将在战略规划、业务拓展、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管理水平未能随规模扩张而进一步提升,将使公司一定程度上面临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2、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工作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正在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相关事宜,由于本次交易的复杂性高,涉及的证券市场相关政策、行业监管相关政策广泛,且本次交易能否取得相关批准、核准、注册或同意,以及最终取得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如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等可能对本次交易的时间进度乃至最终能否顺利完成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本次交易相关工作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546,423.51376,291.2645.21
利润总额163,882.62124,243.5931.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145.1885,339.5940.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001.3581,763.0433.3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664.12-11,331.81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11,052.202,025,095.924.24
总资产3,230,159.062,855,949.2013.10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520.3740.5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520.3740.5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70.3534.2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54.45增加1.30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24.27增加0.95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1.3136.46减少5.15个百分点

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公司通过深化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合作,加速在客户端的导入,推动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

2、报告期内,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营业收入增长带来主营业务利润增长。

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较大,主要系公司业务增长较快,销售回款及预收货款增加所致。

4、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大幅提升,收入和利润显著增长,带动每股盈利水平整体提升。

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由于营业收入增幅高于研发投入增长,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有小幅下降。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依靠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团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生态以及优质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

、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

高端处理器设计复杂,其核心技术此前仅掌握在几家国际领先企业手中。公司是少数几家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研发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基于x86指令框架、“类CUDA”计算环境、国际先进处理器设计技术和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公司大力发展满足中国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并进行持续的研发和优化,不断提升高端处理器性能。作为核心硬件提供商,公司高度重视处理器的安全性,海光依托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安全计算架构(CSCA),构建起覆盖固件层到应用层的全栈安全防护,通过CPU与DCU协同构建安全通道,将异构算力融合为统一安全域,实现了数据全生命周期隔离保护,有效防止非授权主体接触核心数据,为人工智能等高敏感场景提供硬件级安全保障,有效地提升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安全性。公司研发出的CPU产品和DCU产品不仅性能和生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安全性更居行业前列。

公司在高端处理器及相关领域开展了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积取得发明专利923项、实用新型专利11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309项、软件著作权338项。

2、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团队

高端处理器设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的研发人员是芯片设计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石。公司骨干研发人员多拥有知名芯片公司的就职背景,拥有成功研发x86处理器或ARM处理器的经验。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共2,369人,占比84.52%,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1,845人,公司研发人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在公司各个关键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力支撑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保证海光高端处理器研发任务的顺利完成。

公司在内部管理、供应链、产品销售等方面均建立了成熟团队,核心骨干均有多年公司运营管理或市场销售经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3、优异的产品性能和生态

海光CPU兼容x86指令集,处理器性能参数优异,支持国内外主流操作系

统、数据库、虚拟化平台或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数百万款基于x86指令集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优异的生态系统优势。海光DCU兼容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软硬件生态丰富,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

海光信息以终端客户应用需求为目标,与生态伙伴聚焦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关键基础软件组件,支持国内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积极融入国内外开源社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光生态系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不断推进,国内更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基于海光高端处理器的生态建设和适配,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计算平台软件、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和编程环境、核心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研发、互相认证和持续优化,研制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整机系统、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在金融、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建立了基于海光CPU和海光DCU的完善的国产软硬件生态链。海光高端处理器的研发、销售和应用,与海光生态建设相辅相成,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4、优质的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保持着紧密联系。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设计相关的EDA工具供应商、IP开发商,芯片制造相关的晶圆加工企业及其上游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以及封装测试相关的封装企业及其上游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在IP、EDA设计工具、芯片制造和封装方面,公司继续加大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力度,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产业链下游主要为服务器整机制造企业及部分服务器直接用户。海光高端处理器产品已经得到了国内行业用户的广泛认可,逐步拓展了联想、新华三、同方等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开发了多款基于海光处理器的服务器、工作站等产品,有效地推动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产业化。公司利用其高端处理器在功能、性能、生态和安全方面的独特优势,联合整机厂商、基础软件供应商、应用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行业用户,建立了基于海光高端处理器的产业链。

目前,海光CPU已经应用到了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海光DCU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的应用领域展开商用。

相比国际领先的芯片企业,公司根植于中国本土市场,更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能够提供更为安全可控的产品和更为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具有本土化竞争优势。随着公司产品在上述领域中示范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公司市场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强,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将会拓展至更多领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项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149,788.67110,553.0935.49
资本化研发投入21,272.3226,643.55-20.16
研发投入合计171,061.00137,196.6424.68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1.3136.46减少5.15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2.4419.42减少6.9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在研项目中,围绕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等费用化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投入增加较多;同时,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工艺实现等资本化项目验收结项,投入有所减少。

(二)研发进展

公司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不适用74,270.69361,611.29开发阶段新一代海光通国内领先海光通用处理器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用处理器芯片
2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不适用24,652.04131,559.32开发阶段海光处理器设计国内领先海光协处理器、海光通用处理器
3海光协处理器新技术研究不适用18,529.4436,522.46开发阶段海光处理器设计国内领先海光通用处理器
4下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不适用14,974.6114,974.61开发阶段下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国内领先海光通用处理器
5海光新型处理器芯片设计不适用9,641.109,641.10开发阶段海光新型处理器芯片设计国内领先海光通用处理器
合计/142,067.88554,308.79////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公司于2021年

月完成“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研发”、“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研发”、“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三项募投项目的备案登记,项目建设期为

年。为保证募投项目实施的连贯性及投入资金的充足性,公司于2022年

月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到账后才进行募投项目的大额投入,募集资金到账时间较项目筹划计划存在时间差。为严格把控募投项目整体质量,保障项目顺

利开展,在不改变募投项目的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的前提下,结合公司募投项目的实际投入金额,公司已将上述三项募投项目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年9月延长至2025年9月。公司于2024年4月10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事项。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募集资金进度不存在严重迟滞,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