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1179证券简称:泽宇智能公告编号:2025-048
江苏泽宇智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
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共105人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拟归属数量:1,904,379股(调整后),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
0.47%
●归属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A股普通股
●归属价格:7.4012元/股(调整后)江苏泽宇智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宇智能”或“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根据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激励计划》”)及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董事会认为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的归属条件已经成就,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股权激励计划简述及已履行的相关审批程序
(一)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简述公司《激励计划》及其摘要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及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主要内容如下:
1、激励工具:(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2、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A股普通股;
3、限制性股票数量:277.25万股(调整前)
、限制性股票数量归属价格:
25.10元/股(调整前)
5、激励对象:本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在本公司(含子公司)任职的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限制性股票的有效期、归属安排
(1)有效期:本激励计划有效期为自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至全部归属或作废失效之日止,最长不超过
个月。
(2)本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各批次归属比例安排如下表所示: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期限和归属安排如下表所示:
| 归属安排 | 归属时间 | 归属比例 |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第一个归属期 | 自首次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首次授予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 | 40% |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第二个归属期 | 自首次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首次授予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 | 30% |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第三个归属期 | 自首次授予之日起36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首次授予之日起48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 | 30% |
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于2022年三季报披露之前授出,则各期归属时间安排与首次授予一致;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于2022年三季报披露之后授出,则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归属安排如下表所示:
| 归属安排 | 归属时间 | 归属比例 |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的第一个归属期 | 自预留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预留授予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 | 50% |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的第二个归属期 | 自预留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预留授予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 | 50% |
在上述约定期间内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或因未达到归属条件而不能申请归属的该期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作废失效。
按照本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在归属前不得转让、担保或偿还债务。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由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送股等情形增加的股份同时受归属条件约束,且归属之前不得转让、担保或偿还债务。若届时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则因前述原因获得的股份同样不得归属。
在满足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后,公司将统一办理归属条件已成就的限制性股
票归属事宜。
7、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
)激励对象满足各归属期任职期限要求激励对象获授的各批次限制性股票在归属前,须满足12个月以上的任职期限。
(
)激励对象公司层面的绩效考核要求本次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2-2024年三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如下图所示:
| 归属期 | 业绩考核指标 |
| 第一个归属期 | 以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或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 |
| 第二个归属期 | 以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4%或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4%; |
| 第三个归属期 | 以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2.8%或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2.8%。 |
注:
、以上“营业收入”指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合并报表为准(下同)。
2、以上“净利润”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并剔除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下同)。
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在2022年三季报披露之前授予,则预留部分业绩考核与首次授予部分一致;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在2022年三季报披露之后授予,则预留部分考核年度为2023-2024年两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如下表所示:
| 归属期 | 业绩考核指标 |
| 第一个归属期 | 以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4%或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4%; |
| 第二个归属期 | 以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2.8%或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2.8%。 |
若公司未满足上述业绩考核目标,所有激励对象对应考核当年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均不得归属或递延至下期归属,并作废失效。
(3)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要求
激励对象的个人层面绩效考核按照公司现行薪酬与考核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并依照激励对象的考核等级确定其实际归属的股份数量。公司对两类激励对象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要求,具体如下:
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等级划分为A、B、C、D四个档次,届时根据下表中对应的标准系数确定管理人员的实际归属的股份数量:
| 考核等级 | A(优秀) | B(良好) | C(合格) | D(不合格) |
| 标准系数 | 1.0 | 0.8 | 0.6 | 0 |
、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等级划分为A、B、C、D四个档次,届时根据下表中对应的标准系数确定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实际归属的股份数量:
| 考核等级 | A(优秀) | B(良好) | C(合格) | D(不合格) |
| 标准系数 | 1.0 | 0.6 | 0 | |
若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达标,激励对象个人当年实际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个人当年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标准系数。激励对象当期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因考核原因不能归属或不能完全归属的,作废失效,不可递延至下一年度。公司/公司股票因经济形势、市场行情等因素发生变化,继续执行激励计划难以达到激励目的,经公司董事会及/或股东大会审议确认,可决定对本激励计划的尚未归属的某一批次/多个批次的限制性股票取消归属或终止本激励计划。
(二)本次激励计划已履行的审批程序
、2022年
月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宜的议案》等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本激励计划的相关事项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2022年
月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核实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议案》等议案。
、2022年
月
日至2022年
月
日,公司对本激励计划拟激励对象的姓名及职务在公司内部予以公示,截至公示期满,公司监事会未收到任何对本次
拟激励对象名单的异议,无反馈记录。2022年8月31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了《监事会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公告编号:
2022-044)
4、2022年9月5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了《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买卖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公告编号:
2022-046)
5、2022年9月5日,公司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宜的议案》等议案。
6、2022年9月5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向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公司监事会对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进行了核实并发表了核查意见。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110人,首次授予数量:221.80万股。
7、2023年4月24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
8、2023年7月3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公司监事会对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进行了核实并发表了核查意见。
本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
人,预留授予数量:
99.81万股。
9、2023年8月28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
10、2024年7月16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
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等议案。
、2024年
月
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等议案,公司监事会对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进行了审核并发表了核查意见。
12、2025年7月24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关于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等议案,公司监事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进行了审核并发表了核查意见。
13、2025年9月16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等议案,公司监事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名单进行了审核并发表了核查意见。
二、本次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内容与已披露的激励计划存在的差异
1、2023年4月24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
因公司实施权益分派,2022年度向全体股东按每
股派发现金股利
5.2
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则前述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
25.10元/股相应调整为
13.656元/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数量调整为399.24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数量调整为99.81万股
2、2023年8月28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鉴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中由于1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已离职,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共计
2.16万股由公司作废。鉴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的激励对象中5名激励对象2022年度个人层面考核等级为“B”,第一批次获授份额不能全额归属。上述
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原因所致的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合计0.9792万股不得归属并由公司作废。
合计作废
3.1392万股首次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
3、2024年7月16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
因公司实施权益分派,2023年度向全体股东按每
股派发现金股利
5.5
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则前述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13.656元/股相应调整为9.3614元/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数量由
399.24万股调整为
558.936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数量由
99.81万股调整为
139.734万股。
4、2024年10月8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因公司实施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2024年半年度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
1.5
元(含税)。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对2022年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做出相应调整,由9.3614元/股相应调整为9.2114元/股。
鉴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中由于
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已离职,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共计
3.1752万股由公司作废。
5、2025年7月24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
的议案》《关于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因公司实施权益分派,2024年度向全体股东按每
股派发现金股利
3.30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则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由9.2114元/股调整为
7.4012元/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数量由
558.936万股调整为670.7232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数量由
139.734万股调整为
167.6808万股。鉴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预留授予激励对象中由于2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已离职,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共计0.6048万股由公司作废。鉴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的激励对象中
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层面考核等级为“【B】”,
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层面考核等级为“【C】”,其对应批次获授份额不能全额归属,
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层面考核等级为“【D】”,其对应批次获授份额全部不能归属,上述5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原因所致的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合计4.9863万股不得归属并由公司作废。
合计作废
5.5911万股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预留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
、2025年
月
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鉴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中:
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已离职,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共计
2.7216万股由公司作废。
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层面考核等级为“【B】”,1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层面考核等级为“【C】”,其对应批次获授份额不能全额归属,
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层面考核等级为“【D】”,其对应批次获授份额全部不能归属,上述10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原因所致的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合计
5.0621万股不得归属并由公司作废。合计作废7.7837万股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除上述内容外,本次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内容与已披露的激励计划不存在差
异。
三、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的说明
(一)董事会关于2022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的审议情况
2025年
月
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根据《管理办法》《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的归属条件已经成就,根据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同意公司按照本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办理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的相关归属事宜。本次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共计105名,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90.4379万股。
(二)关于2022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的说明根据《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的授予日为2022年9月5日,第三个等待期将于2025年9月4日届满。因此,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为2025年9月5日至2026年9月4日。
(三)关于2022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情况说明
| 归属条件 | 是否达到归属条件的说明 |
| 1、公司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3)上市后最近36个月内出现过未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公开承诺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5)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 公司未发生前述情形,满足归属条件。 |
| 2、激励对象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1)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2)最近12个月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3)最近12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市场禁入措施;(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 激励对象未发生前述情形,满足归属条件。 | |||||||||
| 3、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注:1、以上“营业收入”指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合并报表为准(下同)。2、以上“净利润”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并剔除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 | 经审计,2024年度,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13.48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91.67%,达到了业绩指标的考核要求,满足归属条件。 | |||||||||
| 归属期 | 业绩考核目标 | |||||||||
| 首次授予第三个归属期 | 以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2.8%或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2.8%。 | |||||||||
| 4、激励对象满足各归属期任职期限要求:激励对象获授的各批次限制性股票在归属前,须满足12个月以上的任职期限。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且仍在职激励对象共106名。 | |||||||||
| 若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达标,激励对象个人当年实际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个人当年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标准系数。激励对象当期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因考核原因不能归属或不能完全归属的,作废失效,不可递延至下一年度。 | 其中:①管理人员有8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考核等级为“B”,1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考核等级为“C”,其余均为“A”。公司将按照本激励计划的规定办理后续归属相关事宜。②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有1名激励对象2024年度个人考核等级为“D”,其余为“A”或“B”。公司将按照本激励计划的规定办理后续归属相关事宜。 | |||||||||
综上所述,董事会认为: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
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根据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同意公司对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满足归属条件的限制性股票进行归属,并按照本激励计划的规定办理后续归属相关事宜。
四、本次可归属的激励对象及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
1、归属人数:105人;
、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
1,904,379股(调整后);
3、授予价格:7.4012元/股(调整后);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具体情况如下:
| 姓名 | 职务 | 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万股) | 本次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万股) | 本次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占已获授限制性股票总量的比例(%) |
| 陈小飞 | 公司财务负责人 | 7.56 | 2.268 | 30 |
| 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104人) | 644.112 | 188.1699 | 29.21 | |
| 合计 | 651.672 | 190.4379 | 29.22 | |
注:1、上述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数量累计未超过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1.00%。公司全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本激励计划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时公司股本总额的20.00%。
2、激励对象陈小飞原为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聘任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其余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也不包括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3、以上合计数据与各明细数相加之和在尾数上有差异是由于四舍五入所造成。
五、参与激励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本次董事会决议日前
个月内买卖公司股票情况说明
经公司自查,参与本激励计划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董事会决议日前6个月内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本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不包含公司董事及持股5%以上股东。
六、本次归属对公司相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公司为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符合归属资格的激励对象办理
限制性股票归属事宜,符合《管理办法》《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业务办理》(以下简称“《自律监管指南》”)及《激励计划》等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案例—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费用的计量应当参照股票期权执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公司将在本激励计划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可申请限制性股票归属的人数变动、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的完成情况等后续信息,修正预计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并按照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授予日后,公司已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对应的等待期内对授予限制性股票产生的激励成本进行摊销。
本次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为1,904,379股,不考虑其他因素,办理归属登记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402,503,190股增加至404,407,569股,将影响和摊薄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具体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为准。
本次归属登记完成后,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次归属登记完成后,不会对公司股权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本次归属登记完成后,公司股权分布仍具备上市条件。
七、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意见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为: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的归属条件已经成就,同意公司为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限制性股票归属事宜,本事项符合《管理办法》《激励计划》等相关规定。同时,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第三个归属期的激励对象名单进行了核实,认为105名激励对象的归属资格合法、有效。因此,同意公司为105名激励对象办理第三个归属期
190.4379万股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手续。
八、法律意见书的结论意见
综上所述,本所律师认为,本次归属符合《管理办法》《激励计划》的相关
规定。
九、备查文件
、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
2、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
3、第三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法律意见书。特此公告。
江苏泽宇智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2025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