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川智能(688022)_公司公告_瀚川智能: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

瀚川智能: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1-04-23

公司代码:688022 公司简称:瀚川智能

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之“二、风险因素”相关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0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5元(含税)。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108,000,000股,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为363,131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7,760,083.0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当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0.23%。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7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瀚川智能688022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蔡昌蔚(代理)洪雨霏
办公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胜浦佳胜路16号苏州工业园区胜浦佳胜路16号
电话0512-62819003-32590512-62819003-3259
电子信箱IRM@harmontronics.comIRM@harmontronics.com

(2)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

公司专注于数码电池、动力电池、扣式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智能制造。在新能源电池产品叠片、注液、装配、化成分容、检测、数据追溯等专业领域具备独特技术,并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医疗健康智能制造装备

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辅材、设备的智能制造。目前公司在医疗产品装配、检测、测试、包装、物流以及数据管理等专业领域具备独特技术优势,并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4)工业互联软件

在工业互联领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2大解决方案、8个产品(线)。水滴互联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有OPENLINK Edge边缘网关、OPENLINK Server中心网关、1.3 OPENLINK Sight人机界面与监控(HMI)、1.4 OPENLINK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中心等产品;水滴智造MOS(制造运营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有OPENCHART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OPENDEVICE设备运维管理系统、OPENTASK作业执行系统、OPENCENTER协同制造平台等产品。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各类气动件、传动件、传感器、仪器仪表及机械部件等。公司主要采取“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由供应链部主要负责询价、采购、验收等工作,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通过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等要素来选择供应商,定期对供应商原材料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服务情况等进行动态考核。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依据客户需求进行智能制造装备的定制化生产,公司在取得订单后会按照客户需求时间制定生产计划。公司已建立并逐步完善单元化、模块化、平台化、系列化的产品生产模式。依托平台化的开发环境,公司能够快速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将工艺、系统等多项模块进行有机组合。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工业互联BU正在试行经销模式。公司销售人员、方案专家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等与潜在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客户内在需求,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方案,获得客户认可,进而获取客户订单。在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后,公司通过高质量的订单交付获得客户的信任及认可,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从而获取后续更多的订单。此外,公司还通过参与各类行业展览、国内外行业会议、网站等方式,积极拓展宣传和销售渠道,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以获取更多项目资源。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的行业为制造业门类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5)。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门类里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5)。

(1)行业发展阶段

为推动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现阶段国家出台的诸多扶持政策和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环境。3月份出炉的“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提及了制造业升级,而且列出了制造业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核心竞争力提升的8大领域,其中就包括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当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局部领域已有成熟案例落地,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快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围绕企业智能制造需求,基于制造企业现有状况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实现过程监控、柔性化生产制造、精益化管理运营等。其中,实现车间生产数据实时采集、提升车间的操作自动化、生产管理精细化、装备应用智能化成为当前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主要业务,也是市场接受度较高的领域。

(2)行业基本特点

智能制造应用市场巨大。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智能制造需求侧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日益增强,中国将会是最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呈现巨大潜力,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行业竞争者技术参差不齐,高端市场门槛较高。部分竞争者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存在研发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及自制装备、项目实施经验不足等问题,业务往往集中于搬运、码垛等中低端应用领域,侧重于外购机器人、机械臂等装备的简单集成与应用,仅能实现自动化。而在全球知名厂商核心生产工艺等高端应用领域,由于工艺复杂,定制化及智能化要求较高,进入门槛较高。在该领域,国外智能制造装备提供商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而国内少数公司经过持续的研发技术投入及项目经验积累,已经开始涉入全球知名企业关键生产环节,实现进口替代,甚至抢占国际市场。

(3)主要技术门槛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技术集高端机电一体化开发设计、大型工程设计、智能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和IT网络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高端设备加工、装配、调试、远程服务等一系列的技术于一身,而这些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地实践、积累、深化和传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拥有,需要多年的技术、产品、项目集成等多方面的积累。另外,与技术先进企业相竞争,尤其是与国际上长期占据技术与管理领先优势的企业直接竞争,还需要配合以适宜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依靠深厚的研发实力、持续的技术创新、十余年的工艺技术知识的积累、强大的人才团队及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等优势,公司在聚焦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业为主线的智能制造业务领域的战略定位下,在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互联等细分单元业务积累了大量全球知名客户。其中,在汽车电子业务板块,作为汽车电子制造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全球前十大零部件厂商中大陆集团、博世、电装、麦格纳、爱信精机、李尔及法雷奥均为公司客户,且合作深度和广度都在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公司还开发了华域汽车、科博达等国内知名客户;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拥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优质客户,且头部客户的市场占有率在进一步提升;在工业互联业务板块,公司拥有泰科电子、大

陆集团、欣旺达、宁德时代、赫比国际、立讯精密等优质客户,业务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已具备与一线同行同台竞技的实力;同时,借助优质客户和代表性项目的示范效应,公司在上述领域新客户开拓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在技术实力及应用方面,公司技术主要应用于全球知名企业的核心生产线,并已走出国门,与国外一线同行竞标赢得项目。尽管国外竞争者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品牌优势,但是公司依托不断夯实的技术和工艺优势、项目实施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更具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相比国内可比公司,公司在技术和工艺积淀、国际化程度、工业数据智能以及智能制造标准化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不断的深入,制造业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作为重要的方向,正在不断的突破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智能制造融合了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制造过程中的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通过人与 AI 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数据、算力、算法和网络,是构成智能制造的四大核心技术基础。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在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革新。制造过程,各个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技术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使产品更能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加工过程,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加工可实现在线实时监控和调整,跟踪生产过程,优化生产调度,提高制造效率,加强故障判断能力,降低制造风险;管理方面,实现智能化技术管理,扩大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方式,节省管理成本;服务方面,从仅仅服务产品本身扩展到服务整个产品生产周期过程中去,扩大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手段,增强管理效果。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伴随2010年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工业知识的集成创新进入了新拐点。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与融合下,工业互联网概念应运而生。如何将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实现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工业互联网是关键。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提供给我国一个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也是低人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5G网络契合工业互联网需求,解决行业发展痛点。在智能制造中,数据是基础,即通过工业现场的收集产业链各环节产生的大量数据。有了海量数据后,云端需要强有力的算力进行处理,需要以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计算技术,为高效、准确地分析大量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整个系统中数据采集是基础,数据处理是核心,而数据传输则是重要支撑。传统无线技术现网容量、可靠性、时延等性能指标无法满足智能制造绝大部分场景需求,以5G为代表的现代通讯网络凭借其高传输速率、广覆盖、低延时的特点,在智能制造中起到了关键的连接作用。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0年2019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8年
总资产1,626,085,696.821,140,851,571.5842.53487,291,332.19
营业收入603,138,410.00457,494,623.4931.84436,017,584.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48,439.8973,281,872.81-39.7670,256,586.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318,111.6958,813,624.80-43.3562,793,611.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96,504,725.68875,279,015.502.43182,978,704.1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340,727.63-11,137,846.91-908.6460,172,412.2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10.79-48.100.8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10.79-48.100.8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815.33减少10.35个百分点47.39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8.276.94增加1.33个百分点4.50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0,314,288.00163,167,365.89145,817,484.27283,839,271.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99,272.5822,282,841.7210,568,561.5421,996,309.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546,082.9923,759,259.409,534,353.3714,570,581.9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411,015.0913,181,776.6610,104,889.34-87,216,378.54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8,12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464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苏州瀚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036,488,55633.7936,488,55600境内非国有法人
苏州瀚川德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8,852,1668.208,852,166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天津华成智讯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华成智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757,4765,989,1195.55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江苏高投创新中小发展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213,7163,177,6442.94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苏州瀚智远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3,131,6222.903,131,62200境内非国有法人
朱勇01,850,1031.71000境内自然人
邹安琳01,423,7371.32000境内自然人
吴智勇01,423,7371.32000境内自然人
洪昌立01,290,4111.19000境内自然人
北京博荣创投科技中心(有限合伙)01,067,8230.99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具体详见“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所述内容。2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详情请见本年度报告第十一节财务报告之“ 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之“ 4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4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公司报告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包括本公司及子公司共计13家,详见附注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