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传媒(603999)_公司公告_读者传媒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

读者传媒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19-08-29

公司代码:603999 公司简称:读者传媒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2019年8月

公司代码:603999 公司简称:读者传媒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读者传媒603999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杨宗峰李向勇
电话0931-87733130931-8773122
办公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520号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520号
电子信箱yzof@163.comlixiangyong166@163.com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2,047,593,808.922,002,016,020.862.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90,380,657.911,679,838,144.110.63
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981,749.27-33,486,600.97
营业收入266,000,693.67315,947,754.22-15.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90,513.8014,393,998.0465.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151,459.035,137,294.90253.3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120.841增加0.571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410.02564.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410.02564.00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33,127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 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57.84333,145,94400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法人2.1612,446,1520未知
李刚境内自然人2.0811,990,0000未知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法人1.206,940,5420未知
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1.206,940,5400未知
外研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国有法人0.603,470,2700未知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0.553,148,2000未知
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有法人0.362,051,8700未知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有法人0.261,507,6700未知
王蕾境内自然人0.251,454,4000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出资人的国有企业;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系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其他股东间未知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9年上半年,公司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努力保持出版发行主业平稳发展的同时,积极对外开拓市场、对内深化改革,努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坚持正确导向,出版发行业务稳定发展

1.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加强审核把关与跟踪监控调审等系列措施,各出版社的导向意识、质量意识普遍增强,更加重视出版流程规范。

2.上半年,公司图书总印数比往年同期增长25%,重印图书总印数与占比得到提升,选题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重点图书精品图书项目基本按计划有序推进。2019年1-6月,公司出版期刊共9种,期刊总发行量2800万册,月均460万册(含数字版),同比下降18.5%。其中,《读者》总发行量2470万册,月均410万册,同比下降17%。数字出版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后,增速放缓。公司期刊板块不断提升内容和服务质量,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公司核心出版产品《读者》累计发行量已突破20亿册。

3.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三科统编教材使用的良好机遇,顺利开展“三区三州”扶智工程——国家统编教材西部巡讲临夏站活动,完成人教版教材我省各学科科教研员的培训工作。顺利召开2019春秋两季教材生产印刷发行工作会议,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开展全省电大系统学生教材发行代理业务,拓展了代理品种业务。教材教辅出版发行收入、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较大幅度增长。

(二)新媒体多元化业务持续推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适应新常态,在新媒体及媒体融合方面持续探索。读者官方微信号粉丝数量突破500万,6月在微信月榜全部公众号总排名第29名,文化读书类TOP5;“读者读书会”微信公众号粉丝达40万;读者新媒体账号在喜马拉雅平台经典必听榜位列热门榜单TOP5,订阅人数300万,点击量4.5亿。“读者·新语文”微信公众号累计粉丝近3万人。“读者·新语文”

系列视频微课于2019年4月在 “喜马拉雅”正式上线,累计浏览量5.7万,售出1800余份,实现销售收入近20万元。依托公司项目研究成果,在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方面,以公司的核心业务为基础,紧密围绕数字资源多元化开发与应用,在有声资源结合网络阅读模式、电台模式以及大众阅读、在线教育等领域,开拓出 “读者读书会”、“读者新语文”、“读者电台”和“读者蜂巢”等矩阵式有声产业生态。同时“三联·中读”、“今日头条”、“腾讯课堂”等线上平台的合作相继开展,标志着“读者”在知识付费及线上教育领域的初步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三) 进一步强化双效统一,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注重高质量发展和双效统一,进一步强化社会效益的重要地位,社会效益显著。公司9种出版物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5种图书入选国家级出版资金资助项目,1个图书项目入选2019年度古籍整理出版拟资助名单,84种图书获省委宣传部授予的“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图书”,《敦煌学通论》入选6月中国好书榜。“读者·新语文朗读联盟”成立至今有67所学校正式加入联盟挂牌,并积极开始开展活动。上海读者书店外滩旗舰店于投入运营一年,累计举办各类线下活动近三百场。上海读者书店静安北站阅读空间投入试营业。读者外滩旗舰店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肯定,同时也引起媒体、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得到普遍好评。

(四)不断探索品牌产业化路径,积极挖掘“读者”品牌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探索“读者”品牌向出版主业以外的业态延伸,丰富平台内涵,挖掘变现能力。在去年成功布局的上海读者书店、合作实施惠州读者文化公园项目经验基础上,总结形成成熟的品牌推广及合作模式,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文化地产等领域进行品牌输出,加强资本运作能力。继续推进“读者小站+”建设运营模式,结合传统阅读空间改造,争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订单,推动阅读服务业态更加完善。

(五)加强内控管理,大力提质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党委前置审批决策机制,规范公司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加快推进公司规章制度修订和业务流程再造工作,规范运行机制,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全面推行子公司财务总监委派制度,2019年上半年向驻外子公司派驻财务负责人,强化财务管控。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

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公司自2019年1 月 1 日即执行财政部新修订的新金融工具准则。本公司执行财政部2019年4月30日颁布的《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

新金融工具准则执行,公司将原准则下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泰山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读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企通新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报表列示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项目。金融工具准则和报表格式变化仅对公司报表列报项目产生影响 (具体影响详见第十节五、41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不产生影响。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