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110 公司简称:东方材料
新东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新东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9,404,434.52元,本次按10%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940,443.45元。截止2020年12月31日,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71,808.80元人民币。公司在2020实施了半年度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元,合计派发现金38,808,012.6元。本次董事会决定2020年度利润分配不实施现金分红和送股。根据股东提议并结合公司发展现状,董事会决定以实施本次(2020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公司总股本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在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并实施完成。本次权益分派后,公司总股本由14,373.338万股,变更为20,122.6732万股;注册资本将由14,373.338万元变更为20,122.6732万元。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东方材料 | 603110 |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周其华 | 曾广锋 |
办公地址 |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劳动北路118号8楼 |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劳动北路118号8楼 |
电话 | 0576-84275888,0573-88366244 | 0576-84275888,0573-88366244 |
电子信箱 | Zhouqihua22@163.com | aabb3012@qq.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软包装用油墨、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以及PCB电子油墨等产品生产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饮料包装、药品包装、卷烟包装及PCB电子新材料制品领域。公司是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油墨生产企业之一,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油墨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经营模式
上市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全资控股两个子公司,一是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经济开发区的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为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生产销售基地,大部分人员和资产都集中在桐乡公司;二是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的新东方新材料(滕州)有限公司,目前滕州公司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当中,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对外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围绕主营业务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销售。全力推进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业务板块整体运营稳定,组织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对于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重要组织工作,具体介绍如下:
1、产品研发模式。公司(全资子公司)设立技术管理办公室,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技术管理办公室下设技术研发一、二、三、四部和品控部、型式试验室。四大研发部门设四位技术总监,分别负责包装材料、复合材料、PCB电子材料和连接料产品的研发。品控部门负责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检验。产品开发模式为:立项申报—审批确认—组织开发—产品小试—中试—确定配方和制造流程—组织会审验收—完成开发。 产品开发过程组织严密、管控有序;工程师各负其责,协作配合,形成了较强的研发能力。
2、产品制造模式。公司实行的是“以销定产”的模式,控制适量产品库存储备(常规库存量为月总销售量的30-50%)。生产的指令首先由销售部门接到客户订单开始生成,公司设立三大生产车间,实行生产总监负责制。其中油墨车间负责包装油墨和油墨连接料产品的制造;胶粘剂车间负责复合材料产品制造;电子油墨车间负责PCB电子材料产品的制造。各制造车间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设备先进、人员齐整,形成了较强的常规生产能力和突击生产能力。
3、产品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分为直销和经销两大类,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直销模式中,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产品购销框架协议,形成常态化购销关系。客户根据生产计划向公司发送临时或固定的采购订单,公司按照客户订单组织采购、生产并向客户交货。经销模式下,经销商需首先取得公司资质认定,然后与公司签订经销协议,根据经销商采购需求向经销商供货。具体的销售发货流程,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下差别不大。 直销模式有利于与客户保持直接的沟通合作,保持公司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是为目前公司主要销售模式。
(三)行业情况说明
1、油墨行业
行业现状 油墨是印刷的基本要素之一,按版型划分,油墨主要可分为凸版油墨、平版油
墨、凹版油墨、网孔版油墨和喷墨五大类。其中,凸版油墨主要应用于书刊、报纸、单据、画册等的印刷;平版油墨和凹印油墨分别适用于平板印刷和凹版印刷。我国市场上,食品和医药包装主要采用凹版印刷油墨进行印制。网孔版油墨适用于各类网孔版印刷的各种承印物。喷墨适用于非接触性涂布或印刷工艺;主要应用于数码打印、喷绘、无版印刷等领域。使用喷墨进行打印、喷绘或无版印刷的工艺,具有无需制版,单批次件数少,制品图文清晰靓丽等特点。油墨的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工程,涉及力学、光学、彩色学和表面化学等各类学科,从产业链来看,油墨上游主要原料包括树脂连接料、填充物、稀释剂、爽滑剂、颜料和染料等,其中颜料决定了油墨的颜色和着色力,约占油墨成本构成的20~40%左右。油墨下游主要应用于出版物印刷和包装物印刷,如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和食品包装印刷等,此外,近年来在建筑装饰材料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油墨行业发展与印刷业销售收入之间呈正向线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油墨可通过不同的工艺,涂布在纸张、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基材之上,广泛应用于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商务印刷等诸多领域。
我国油墨产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油墨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油墨广泛应用于纸张、金属、玻璃、塑料等多种媒介。近年来受环保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影响,部分化工原料价格上涨,我国油墨行业发展增速逐步趋缓。从产品结构来看,凹版油墨和平版油墨是目前我国油墨行业产量最大的两个细分品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产品包装要求逐渐提高,印刷市场结构和需求发生变化,凹版印刷油墨开始崭露头角,产量占比逐步提升。目前油墨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拓宽产品功能、环保化转型升级、持续改进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籍此以获得下游的认可,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不少大型生产企业,致力于研究并推出各种新型环保材料和新技术,力求与不断升级的印刷设备和工艺相适应,以便满足客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当前油墨行业的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转变为油墨制造商之间的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刷包装业的繁荣带动了油墨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使得我国在最近的十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油墨制造大国之一,目前国内油墨产业规模正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油墨行业发展到今天,溶剂油墨的量正在慢慢减少,而胶印油墨的市场份额也呈现出稳中略降的趋势。近两年,各种环境友好型、更利于操作者健康的绿色油墨相继在市场上崛起,印刷产业链开始步入绿色转型的关键期。在一众环保型油墨中,以下一些油墨品种发展尤为迅速:
①UV油墨。UV油墨是一种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能量使墨膜迅速干燥的油墨。该类产品不含(或极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大气环境友好;同时,印刷档次较高,且对设备的选择余地较大;可在胶印、凹印、丝印、柔印等多种设备上印刷。本世纪初UV油墨得到快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自主研发,如今的UV油墨国内品牌大户,不仅能够满足内需、而且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UV油墨本身的光固化属性,其产品组成中不可避免含有光引发剂、残余单体等性能特殊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②水性油墨。水性油墨通常采用水作为油墨的分散介质,印刷性能好,挥发性有机溶剂相对较少,是环境友好型油墨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各方的青睐。水性油墨优势明显:不污染环境,降低印刷品表面残留毒物,节约成本等。近年来,水性油墨在食品、药品和婴幼儿用品包装等领域发展较快。基于水性油墨产品中,水分散介质的挥发热能、表面张力等物理特性,水性油墨的应用,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要求有别于溶剂型性油墨;有的甚至需要进口高档设备才能印出精细效果,价格相当昂贵,一般印刷厂难以承受。目前,水性油墨的应用,还待进一步拓展。
③数字印刷油墨(喷墨)。目前,数字印刷已成为国内外包装和广告印制领域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国内也进口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印刷机。为了使数字印刷机既适应高速印刷的要求,又能达到良好的印刷质量,数字印刷油墨相当重要。但是国内开发和生产的数字印刷油墨产品还寥寥无几,如天津油墨公司和其它一些公司虽然早已研制喷印油墨;但目前,数码打印、无版印刷等领域,所使的高端数字印刷油墨(喷墨),基本仍被国际上一些知名品牌所占据。国内数字印刷油墨,还有待广大油墨行业从业者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2、复合聚氨酯胶粘剂行业
我国复合聚氨酯胶粘剂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仅有少量企业进行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和生产,国内需求主要依赖进口。90年代以后,国内企业在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上取得突破,逐渐打破国外化工巨头垄断的局面。2000年以后,受益于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复合聚氨酯胶粘剂行业也迎来高速成长期,持续增长势头迅猛。目前,我国复合聚氨酯胶粘剂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但中小规模生产企业仍是行业主体,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且拥有自主技术的企业仍然较少。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归纳有以下两点:(1)复合聚氨酯胶粘剂作为高分子新材料,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文件把复合聚氨酯胶粘剂作为国家重点支持产品来发展,这将极大地促进复合聚氨酯胶粘剂行业发展。(2)随着下游需求领域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聚氨酯胶粘剂作为高分子新材料,在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和环保节能等方面作用突出。随着下游产业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适用范围稳定增长和新兴应用领域快速增长,带动了复合聚氨酯胶粘剂需求容量快速增长。在总结有利因素的同时,也应重视行业的不利因素,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凭借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成熟的营销体系,完善的服务流程抢占市场份额。虽然少数国内先进企业通过自身技术改进、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在部分领域与跨国企业展开竞争,但高昂的研发投入和逐渐提高的人力成本也使得国内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
复合聚氨酯胶粘剂大型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企业中高端领域。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的阻隔性和实用性良好,产品蒸煮时间、剥离强度,以及蒸煮前后剥离强度变化基本达到国际大型化工企业水平,部分产品已能在高端产品市场中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总体来看,我国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国内先进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
随着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的传统应用领域和新兴应用领域范围不断扩大,该类型产品在家用电器、建筑材料、交通运输、新能源、安全防护、烟包用镀铝膜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推
广和拓宽,复合聚氨酯胶粘剂市场容量扩容速度将会加快。基于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生产技术标准不断提高,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成熟,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龙头差距不断缩小,部分国产高端复合聚氨酯胶粘剂产品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呈现进口替代效应。当下中国社会对食品和食品包装卫生问题越来越重视,胶粘剂等包装用材料需要,在符合食品包装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兼顾卫生法律法规。未来,对人体无危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胶粘剂市场前景广阔。
3、PCB电子油墨行业
PCB电子油墨的生产,涉及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电气工程等多个学科,横跨精细化工和电子信息两大领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PCB电子油墨新产品的研发对企业跨领域研究创新能力具有相当高的要求。由于PCB电子油墨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专业属性,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构成了PCB电子油墨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兴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下游新兴领域需求的增长,传统PCB产品(单双面板)的市场需求减弱,而将刚性电路板(PCB)和柔性电路板(FPC)通过压合而制成的软硬结合电路板——刚挠结合板逐渐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刚挠结合板改变了传统的平面式的设计概念,扩大到立体的三维空间概念,给产品设计带来巨大的便利。设计者可以利用单个组件替代由多个连接器、多条线缆和带状电缆连接成的复合印刷电路板,性能更强,稳定性也越高,同时也将设计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组件内,通过弯曲、折叠线路来优化可用空间,具有使产品的性能更强、稳定性更高、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的优势。在手机摄像头、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医疗、军用、航空等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相关行业报告预测,2016年至2021年中国PCB产业各细分产品产值增速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表现在多层电路板、HDI板以及刚挠结合板等各类高技术含量PCB产品。此外,针对PCB下游行业,国家亦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集成电路行业、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未来多层板、HDI板以及刚挠结合板等产品将在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下游新兴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传统的PCB产品市场将面临更多压力。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0年 | 2019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18年 | |
总资产 | 782,978,633.44 | 761,877,964.05 | 2.77 | 736,960,758.58 |
营业收入 | 414,972,525.62 | 412,719,653.89 | 0.55 | 392,419,779.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9,777,633.37 | 52,528,390.70 | -5.24 | 32,798,286.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8,572,040.11 | 45,946,230.33 | 5.71 | 25,176,555.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 627,907,929.53 | 652,209,684.20 | -3.73 | 633,529,424.26 |
东的净资产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7,838,470.53 | 117,018,093.88 | -33.48 | 50,522,593.77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5 | 0.37 | -5.41 | 0.2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5 | 0.37 | -5.41 | 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7.33 | 8.23 | 减少0.9个百分点 | 5.20 |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70,047,308.96 | 107,764,253.87 | 114,422,098.31 | 122,738,864.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098,455.50 | 18,668,955.43 | 14,353,935.14 | 6,656,287.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8,609,269.33 | 15,508,668.07 | 14,189,148.07 | 10,264,954.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834,228.28 | 36,160,184.51 | 20,142,188.42 | 28,370,325.88 |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8,496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6,894 | |||||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报告期内增 | 期末持股数 | 比例 | 持有有 | 质押或冻结情况 | 股东 |
(全称) | 减 | 量 | (%) | 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性质 |
樊家驹 | 0 | 62,224,429 | 43.29 | 0 | 无 | 0 | 境外自然人 |
朱君斐 | 0 | 12,705,600 | 8.84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北京建华 | -1,208,240 | 2,188,877 | 1.52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徐芳琴 | -328,100 | 2,101,100 | 1.46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李汉忠 | -300,360 | 1,878,046 | 1.31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樊家骅 | -52,000 | 1,761,000 | 1.23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樊家驯 | -408,000 | 1,650,000 | 1.15 | 0 | 无 | 0 | 境外自然人 |
汇鑫茂通 | 0 | 1,406,736 | 0.98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陶松满 | -1,436,520 | 1,365,340 | 0.95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中汇金玖 | -73,100 | 1,326,900 | 0.92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述股东中,樊家驹、朱君斐系夫妻关系,樊家驹为公司控股股东,樊家驹、朱君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樊家驯系樊家驹之兄,樊家骅系樊家驹之弟。除上述关系外,股东之间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其他股东之间未知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亦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497.25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0.5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977.76万元,较上年同期略下降5.24%,每股收益0.35元,较上年下降5.41%,扣非经营性损益后每股收益 0.34 元,较上年增加6.25%。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本报告期末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序 号 | 子公司全称 | 子公司简称 | 持股比例% | |
直接 | 间接 | |||
1 |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 新东方油墨 | 100.00 | |
2 | 新东方新材料(滕州)有限公司 | 滕州新材料 | 100.00 | |
3 | 上海馥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馥欣能源 | 100.00 |
序 号 | 子公司全称 | 子公司简称 | 报告期间 | 纳入合并范围原因 |
1 | 上海馥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馥欣能源 | 2020年度 | 全资孙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