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
603106公司简称:恒银科技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根据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结果,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123,574.32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0,479,451.44元。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公司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03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520,520,000股,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5,615,600.00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
上述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恒银科技 | 603106 | 恒银金融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张雪晶 | 郭娅楠 |
联系地址 | 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八道30号 | 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八道30号 |
电话 | 022-24828888 | 022-24828888/24828086 |
传真 | 022-24828899 | 022-24828899 |
电子信箱 | cashway@cashwaytech.com | cashway@cashwaytech.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行业发展特点及市场机会
)数字化转型加速,技术驱动深度渗透金融科技行业正从“工具赋能”向“底层重构”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全面融入金融业务链条;金融科技智能终端通过大模型推动金融业务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业务流程重构。例如,工商银行通过自研大模型替代
万人的工作量。AI应用规模化落地:
智能风控(准确率提升30%+)、数字人客服(服务效率提升50%)成为标配,大模型技术推动金融文本处理、合规审查等复杂场景突破。
其中数字人客服、云计算的应用已开始大范围推广,金融机构IT支出中云服务占比达35%(2024年数据),私有云、混合云成为主流,头部企业算力投入年增幅超50%,支撑高频交易、实时风控等高性能需求。
)普惠金融与长尾市场爆发
随着金融科技的持续进步,普惠金融在长尾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与长尾市场的融合发展,将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朝着更加公平、和谐的方向迈进。下沉服务扩展,智能终端通过多模态识别、隐私计算等技术覆盖传统金融难以触达的客群。
政策红利释放,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消费金融下沉,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智能终端销售额达
1.3
万亿元。
)开放银行(OpenBanking)重塑场景金融新格局
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银行数据与能力,全球开放银行市场规模2024年预估达
亿美元,催生“平台化+场景化”竞争新范式。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开放银行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开放银行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传统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IT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垂直行业企业等。这些参与者通过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在开放银行领域展开竞争与合作。传统商业银行在资金、客户基础、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金融科技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灵活的业务模式,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IT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开放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是连接银行和第三方机构的重要桥梁。垂直行业企业通过与银行合作,将金融服务嵌入到自身业务场景中,实现金融服务的场景化、个性化。
场景金融深化:消费金融(嵌入电商、外卖场景)、供应链金融(对接ERP系统)、民生服务(政务、医疗数据互通)实现“金融即服务”(FaaS),用户转化率提升25%-40%。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与毕马威中国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中,约七成受访企业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带来新机遇,67%的受访企业认为金融业创新升级需求更加迫切,金融科技企业迎来市场扩大机遇。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是受访企业看好的金融科技助力“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创新领域。
《2025-2030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与趋势前景研究报告》指出全球金融科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推动金融服务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数字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服务不断涌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开放银行模式、跨境支付便利性等将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2.2竞争态势
智能终端作为金融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银行的自助柜员机(ATM)到证券交易的智能终端,再到移动支付的各类设备,金融智能终端正深刻改变着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和用户体验。
1)区域市场差异
从区域分布来看,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是全球金融智能终端的先行市场。北美市场由于金融科技发展成熟,金融机构对智能化设备的投入较早,欧洲市场则凭借其先期的金融体系和较高的数字化水平,在金融智能终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亚太地区作为新兴市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科技的普及,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尤其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提升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了金融智能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
2)应用场景拓展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金融智能终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银行业务逐渐延伸至普惠助农、移动支付等多个金融领域。在银行业务中,除了常见的ATM机外,智能柜台、票据处理设备等新型终端设备不断涌现,提升了银行网点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普惠助农终端正以其便捷、高效、多元的服务特性,深度融入乡村助农的各个场景,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力。村民通过助农终端,满足日常现金需求,加速农业产业资金流转,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深化发展。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终端如银行移动展业机、刷脸结算终端、扫码设备等广泛应用,推动了无现金支付的普及。
3)技术创新竞争技术创新是金融智能终端企业竞争的核心。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在金融智能终端中的应用。例如,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各大企业纷纷布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同时,企业还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方式,巩固自身的技术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在金融智能终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AI和ML技术,金融智能终端能够实现客户身份识别、风险评估、交易欺诈检测等功能的智能化升级。例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金融智能终端可以快速准确地验证客户身份,提高交易安全性;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根据客户的历史交易数据和行为特征,实时评估交易风险,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4)市场竞争加剧
金融智能终端市场竞争激烈,各大企业纷纷争夺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传统的金融设备制造商凭借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一些科技公司如苹果、蚂蚁集团等也通过推出移动支付终端、数字钱包等产品,进入金融智能终端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在金融智能终端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凭借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本地化服务优势,与国际企业展开了激烈竞争。
5)价格与成本竞争
价格与成本竞争也是金融智能终端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吸引客户,往往会采取价格策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在价格上取得优势。然而,价格竞争也可能导致企业利润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空间压缩,尤其是传统成熟产品的价格竞争更为激烈,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增加新产品的研发,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6)国家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引导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监管政策的出台旨在规范金融智能终端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例如,一些国家对金融智能终端的安全性能、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企业需要满足相关标准才能进入市场。同时,监管政策也鼓励金融科技企业进行创新,为符合条件的创新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沙盒等创新试点机制。
为推动金融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设立了金融科技产业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场地租金优惠、人才政策支持等服务,吸引金融智能终端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对于金融智能终端企业而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同时,要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协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此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应对国家政策引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把握政策机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2.3
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恒银科技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引领者,深度聚焦全行业智能终端研发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应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体系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持续推动金融及多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在全行业智能终端研发领域,公司构建了覆盖金融、政务、交通、社保等多场景的智能终端产品矩阵。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平台,结合先进的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打造出具备高精度身份核验、智能业务办理等功能的自助终端设备。这些终端不仅满足了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需求,还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枢纽、社保服务中心等场景,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与服务效率的显著提升。
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应用方面,恒银科技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重点攻克图像识别、行为分析、语义理解等关键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能够实现对钞票、证件、票据的快速精准识别与信息提取,在智能柜台、票据处理终端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业务处理的准确性与效率。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客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户行为分析、风险预警、智能客服等功能,为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客户提供了更具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依托“智能产品+先进技术+优质服务”的运营模式,恒银科技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将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入智能终端设备,有效降低客户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凭借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恒银科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务、社保、医疗、电信运营商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面对行业变革与技术创新,恒银科技坚定不移实施“四个转变”战略,持续加大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更多智能化、自助化的场景应用。同时,公司结合智能终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金融+场景”的智慧金融生态圈,加速推进“数字恒银”战略建设,全力推动“机器解放人”事业,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持续赋能。
2.4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凭借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科学精准的生产管理架构与严密完善的内控机制,构建起极具竞争力的经营模式,具体如下:
)智慧化采购模式:精准把控供应链全周期
公司建立了动态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销售订单与市场预期的统筹规划,实现生产计划与原材料采购计划的精准匹配。针对高价值、长周期物料,依托供应商战略协同机制,提前布局资源储备,有效规避供应风险;对于通用型生产物料,建立安全库存机制,动态调节库存水平,在保障生产连续性的同时,实现资金占用与仓储成本的最优化平衡。严格执行采购审批制度,从供应商资质审核、采购合同签订到验收付款,全流程建立标准化管控节点,确保采购环节的合规性与成本可控性。
2)精益化生产模式:柔性制造与效率双优
公司创新采用“订单驱动+安全库存”的复合式生产策略,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库存积压风险。通过对产品生产全流程的深度价值链分析,构建柔性生产体系,整合内外部优质产能资源,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成本竞争力。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从原材料入厂检验、制程质量监控到成品全检的多层级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标准化与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3)价值化销售模式:深度绑定优质客户资源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销售模式,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高性价比的产品方案及完善的服务体系,在金融、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建立了稳固的客户基础。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务、社保、医疗等行业龙头客户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参与客户的产品研发早期介入机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深度融入客户业务场景,形成高粘性的合作生态。同时,建立客户价值管理体系,通过定期需求调研、满意度回访与服务响应机制,持续优化合作体验,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全周期服务模式:打造闭环式服务生态公司构建了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从物理安装、电子调试到移机维护,从日常巡检、预防性保养到软硬件升级,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定制化相结合的专业服务。依托自主研发的设备运维管理平台,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精细化管理与数据分析,提供预防性维护预警,保障设备稳定高效运行。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提供定制化开发、测试保障、操作培训等增值服务。建立服务质量考核机制,通过服务响应时效、客户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的量化考核,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与客户体验,巩固企业品牌口碑与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1,742,791,294.49 | 1,822,520,347.64 | -4.37 | 2,216,687,977.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305,783,778.06 | 1,265,660,203.74 | 3.17 | 1,473,633,738.83 |
营业收入 | 437,462,357.15 | 426,686,741.60 | 2.53 | 585,110,350.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0,123,574.32 | -207,973,535.09 | 不适用 | -152,051,831.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0,396,568.47 | -158,521,700.41 | 不适用 | -133,563,565.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3,556,627.12 | 15,761,109.02 | 303.25 | -41,921,506.0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3.12 | -15.18 | 不适用 | -9.81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8 | -0.40 | 不适用 | -0.29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8 | -0.40 | 不适用 | -0.29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 |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营业收入 | 92,849,433.47 | 86,643,766.21 | 77,595,027.65 | 180,374,129.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1,189,157.59 | -15,464,951.24 | 850,223.81 | 75,927,459.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22,336,317.66 | -19,822,452.43 | -9,127,578.66 | 61,682,917.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0,293,886.30 | -23,806,933.18 | 11,041,336.11 | 146,616,110.49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8,362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5,574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恒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0 | 241,670,000 | 46.43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王淑琴 | 0 | 56,699,500 | 10.8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江浩然 | 0 | 3,445,779 | 0.66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金 | 1,834,200 | 2,010,400 | 0.39 | 0 | 无 | 0 | 其他 |
融科技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
梁留生 | 1,791,500 | 1,791,500 | 0.34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周哲 | 1,708,700 | 1,708,700 | 0.33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张云峰 | 0 | 1,394,300 | 0.27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顾春梅 | 1,000,475 | 1,000,475 | 0.1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沈芸 | 1,000,000 | 1,000,000 | 0.1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张学连 | 945,300 | 945,300 | 0.18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王淑琴女士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江浩然先生、控股股东恒融投资的股东及恒银科技董事江斐然先生为母子关系,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第八十三条规定,江浩然先生、王淑琴女士、江斐然先生及控股股东恒融投资属于一致行动人。除上述关系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46.24万元,同比增加2.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2.36万元,同比增加24,809.71万元;公司总资产174,279.13万元,同比减少
4.37%。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