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1898 公司简称:中煤能源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执行董事 | 廖华军 | 其他公务 | 王树东 |
非执行董事 | 徐倩 | 其他公务 | 赵荣哲 |
独立董事 | 詹艳景 | 其他公务 | 景奉儒 |
4.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2024年度已分派中期股息2,936,337,600元、回报股东特别分红1,500,000,000元。为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公司董事会建议2024年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财务报表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155,988,000元的35%计6,354,595,800元,扣除已分派的中期股息2,936,337,600元后,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3,418,258,200元,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3,258,663,400股为基准,每股分派0.258元(含税)。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煤能源 | 601898 | - |
H股 |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 | 01898 |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姜群 | 冯建华 |
联系地址 |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黄寺大街1号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部 |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黄寺大街1号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部 |
电话 | (8610)-82236028 | (8610)-82236028 |
传真 | (8610)-82256484 | (8610)-82256484 |
电子信箱 | IRD@chinacoal.com | IRD@chinacoal.com |
(二)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业务分部主要有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金融以及包括发电、铝加工、设备及配件进口、招投标服务和铁路运输等在内的其他业务分部,涉及的主要行业有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制造等。2024年,全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中长期合同框架内容更趋完善,煤炭整体供应稳中有增,需求基本持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和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四省(区)原煤产量合计占比81.7%,蒙陕地区新增产量合计超过1.6亿吨,有效的弥补了山西减产带来的供给缺口;全年煤炭进口量5.4亿吨,同比增长14.4%。全年煤炭价格重心有所下移,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从煤化工行业来看,2024年全国尿素产量6,593万吨,同比增长8.0%。国内尿素需求增长速度慢于供给增长速度,加之出口大幅度下降,国内尿素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回落,尿素生产企业盈利水平较2023年下降。2024年国内聚乙烯产量2,775万吨,同比增长1.6%;聚丙烯产量3,475万吨,同比增长7.4%,聚乙烯和聚丙烯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相对稳定。由于原油、煤炭及丙烷等原料价格下降,聚烯烃行业盈利水平较2023年有所改善。从煤矿装备制造行业来看,近年来产业格局不断优化,整体规模持续壮大,煤机企业间更加注重分工协作,专业化、板块化管理突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推动行业发展。随着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落地实施,以及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推进,高端、智能采掘设备需求增加。煤机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致力于提供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装备解决方案,为煤炭智能绿色开采提供装备支撑。同时,煤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煤机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1. 煤炭业务
(1) 煤炭生产
2024年,公司认真贯彻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为指导,多措并举增加优质煤炭供给,加快推进系统简化、布局优化、装备智能化、开采绿色化矿井建设,不断加强技术与机电管理,持续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全力以赴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煤炭产量创最高生产纪录。全年完成商品煤产量13,757万吨,比上年13,422万吨增加335万吨,增长2.5%。2024年原煤工效34.6吨/工,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煤矿智能化建设卓有成效,截止2024年底累计已有14处煤矿通过智能化煤矿验收,共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74个,其中4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在全国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被评为特等级。
商品煤产量情况表
单位:万吨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化比率(%) |
商品煤产量 | 13,757 | 13,422 | 2.5 |
(一)按区域: | |||
1.山西 | 8,932 | 8,763 | 1.9 |
2.蒙陕 | 4,075 | 3,903 | 4.4 |
3.江苏 | 514 | 465 | 10.5 |
4.新疆及其他 | 236 | 291 | -18.9 |
(二)按煤种: | |||
1.动力煤 | 12,617 | 12,330 | 2.3 |
2.炼焦煤 | 1,140 | 1,092 | 4.4 |
(2) 煤炭销售
2024年,面对全年煤炭市场需求偏弱,煤价持续下降等不利因素,公司坚决落实国家保供要求,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紧密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强化高质量营销管理,优化营销策略,持续提升销售精细化水平。统筹内外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力保障长协兑现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创新贸易模式,优化定价策略,加强品牌建设,多措并举增销创收,全年完成煤炭销售量28,483万吨,销售规模同比保持稳定,其中自产商品煤销售量同比增加372万吨,增长2.8%。
煤炭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吨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化比率(%) |
商品煤销量 | 28,483 | 28,494 | -0.0 |
(一)按业务类型: | |||
1.自产商品煤 | 13,763 | 13,391 | 2.8 |
2.买断贸易煤 | 14,183 | 12,649 | 12.1 |
3.进出口及国内代理 | 537 | 2,454 | -78.1 |
(二)按销售区域: | |||
1.华北 | 8,582 | 9,216 | -6.9 |
2.华东 | 9,238 | 9,484 | -2.6 |
3.华南 | 3,425 | 3,659 | -6.4 |
4.华中 | 3,378 | 2,751 | 22.8 |
5.西北 | 2,924 | 2,676 | 9.3 |
6.其他 | 936 | 708 | 32.2 |
2. 煤化工业务
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影响,高效统筹安全生产和装置大修,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其中鄂能化公司图克分公司顺利完成装置大修,一次开车成功,保持高产运行;乌审召分公司双聚装置连续运行超900天,创造行业长周期运行纪录;陕西公司甲醇合成装置连续运行超29个月,创开车以来最长周期运行记录。2024年全年完成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569.0万吨,同比减少34.6万吨,主要是受部分装置按计划大修影响。
公司持续完善营销网络,依托集中销售规模优势,强化产运销协同和区域协同,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完善销售管控体系,全年主要煤化工产品销量584.2万吨,煤化工产品附加值、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积极争取铁路量价政策优惠,拓展港口和异地库覆盖范围,科学配
置仓储物流资源,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实现物流费用节约创效0.35亿元。聚焦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增值创效,持续加大终端市场开发力度,销售差异化产品14.9万吨,创效0.15亿元。创新服务模式,聚烯烃直销量同比增长近一倍。持续优化销售策略,有效保障副产品产销平衡。
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销情况表
单位:万吨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化比率(%) |
煤化工产品合计 | |||
1.产量 | 569.0 | 603.6 | -5.7 |
2.销量 | 584.2 | 612.6 | -4.6 |
(一)聚烯烃 | |||
1.产量 | 151.4 | 148.7 | 1.8 |
2.销量 | 151.7 | 147.9 | 2.6 |
(二)尿素 | |||
1.产量 | 187.1 | 206.6 | -9.4 |
2.销量 | 203.7 | 214.1 | -4.9 |
(三)甲醇 | |||
1.产量 | 173.0 | 190.1 | -9.0 |
2.销量 | 171.6 | 191.9 | -10.6 |
(四)硝铵 | |||
1.产量 | 57.5 | 58.2 | -1.2 |
2.销量 | 57.2 | 58.7 | -2.6 |
注:1.本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工艺路线是以煤炭为原料气化生产粗煤气,净化后生产合成氨或甲
醇,合成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产尿素;合成氨反应生产硝酸,再与氨中和生产硝铵;甲醇经MTO反应生成乙烯、丙烯单体,聚合生产聚乙烯和聚丙烯。
2.本公司甲醇销量包括内部自用量。
3.本公司尿素销量包括买断中国中煤所属灵石化工公司尿素产品。
3. 煤矿装备业务
2024年,公司装备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科学组织产销,积极开拓市场,强化精益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创新商业模式,煤矿设备全生命周期专业化服务业务成功落地,联储共备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支撑和服务能源保供能力不断提升。全年累计完成煤矿装备产值103.5亿元,剔除合并范围变化影响后同口径同比增长
6.6%;累计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2.0%。紧抓“一带一路”市场机遇,聚焦煤机成套、煤机配件营销及相关服务提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24年新签国际化订单同比增长。
煤矿装备产值和销售收入情况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产品类别 | 产值 | 销售收入 | |||
2024年 | 2023年 | 变化比率(%) | 2024年 | 占煤矿装备分部销售收入比重(%) | |
主要输送类产品 | 52.1 | 52.1 | 0.0 | 50.3 | 45.1 |
主要支护类产品 | 43.2 | 38.3 | 12.8 | 40.8 | 36.6 |
其他 | 8.2 | 23.9 | -65.7 | 20.4 | 18.3 |
合计 | 103.5 | 114.3 | -9.4 | 111.5 | 100.0 |
4. 金融业务
2024年,公司紧紧围绕战略发展总体思路,树牢“精益管理、精准服务”理念,充分发挥金融牌照优势,在丰富金融产品设计、深挖价值创造潜力等方面综合发力,努力克服利率下行等外部压力,不断加强存款业务管理,及时优化调整同业存款配置策略,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资金资源配置,服务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积极承担中国中煤司库建设运营管理使命,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2024年末,吸收存款规模达906.2亿元,同比降低6.6%;存放同业规模达696.4亿元,同比降低9.5%;自营贷款规模达295.5亿元,同比增长38.3%。
金融业务情况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业务类型 | 2024年12月31日 | 2023年12月31日 | 变化比率(%) |
吸收存款规模 | 906.2 | 970.0 | -6.6 |
存放同业存款 | 696.4 | 769.7 | -9.5 |
自营贷款规模 | 295.5 | 213.7 | 38.3 |
5. 各板块间业务协同情况
2024年,公司围绕发挥煤电化产业链优势,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管理,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24年,公司生产煤炭内部自用1,225万吨。煤矿装备业务实现内部产品销售及服务收入20.93亿元,占该业务分部总销售收入的
18.8%。金融业务新发放内部贷款66.3亿元、年末内部贷款规模190.4亿元,提供品种丰富、服务优质的融资便利,降低融资成本,共节约财务费用5.0亿元。
(三)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22年 (经重述) | |
总资产 | 357,964,555 | 349,359,919 | 2.5 | 340,223,1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51,911,215 | 144,121,015 | 5.4 | 130,864,820 |
营业收入 | 189,398,754 | 192,968,833 | -1.9 | 220,576,8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9,322,936 | 19,534,049 | -1.1 | 18,259,0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9,102,472 | 19,363,619 | -1.3 | 18,130,8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4,139,934 | 42,965,340 | -20.5 | 43,634,06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3.01 | 14.21 | 减少1.20个百分点 | 14.89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46 | 1.47 | -0.7 | 1.38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46 | 1.47 | -0.7 | 1.38 |
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45,394,500 | 47,589,370 | 47,428,310 | 48,986,5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969,520 | 4,818,272 | 4,826,277 | 4,708,8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4,892,218 | 4,763,774 | 4,769,138 | 4,677,3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405,180 | 11,484,909 | 10,866,675 | 8,383,170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股东情况
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96,00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00,662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4,464,200 | 7,611,207,908 | 57.41 | - | 无 | 0 | 国有法人 |
HKSCC NOMINEES LIMITED | 1,337,660 | 3,960,497,129 | 29.87 | - | 未知 | - | 境外法人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0 | 335,624,355 | 2.53 | -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中煤能源香港有限公司 | 0 | 132,351,000 | 1.00 | - | 无 | 0 | 境外法人 |
国新投资有限公司 | 64,130,622 | 96,767,108 | 0.73 | - | 无 | 0 | 国有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55,086,670 | 65,831,515 | 0.50 | - | 无 | 0 | 境外法人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0 | 65,745,241 | 0.50 | - | 无 | 0 | 国有法人 |
澳门金融管理局-自有资金 | 35,063,500 | 35,063,500 | 0.26 | - | 无 | 0 | 未知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 | 18,180,732 | 31,638,191 | 0.24 | - | 无 | 0 | 其他 |
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 | 14,431,368 | 25,478,768 | 0.19 | - | 无 | 0 | 其他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中煤能源香港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中煤全资子公司,其他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情况不明。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本公司无优先股,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 |
注:上述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情况表均为:
1.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和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提供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名册编制。
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的A股股份为代表其多个客户持有。
3.HKSCC NOMINEES LIMITED(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的H股股份为代表其多个客户所持有。
报告期内,中国中煤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4,464,200股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0.03%。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中煤持有公司7,611,207,908股A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57.41%;通过全资子公司中煤能源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32,351,000股H股股份,合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58.40%(百分比数字经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数,总计可能出现轻微差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联交所网站披露权益显示,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H股好仓2,012,858,147股。
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一期) | 20中煤01 | 163319 | 2025年3月18日 | 30 | 3.60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24中煤K2 | 241318 | 2039年7月16日 | 20 | 2.5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品种一) | 20中煤能源MTN001A | 102000651 | 2025年4月13日 | 15 | 3.2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品种二) | 20中煤能源MTN001B | 102000652 | 2027年4月13日 | 5 | 3.60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1中煤能源MTN001 | 102100828 | 2026年4月26日 | 30 | 4.00 |
注:2025年3月11日,公司面向专业投资者成功公开发行28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其中:
品种一“25中煤K1”期限5年,发行规模15亿元,利率2.33%;品种二“25中煤K2”期限15年,发行规模13亿元,利率2.60%。有关详情请参见公司在上交所和联交所刊发的有关公告。
2.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 |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一期) | 本期债券已于2024年3月18日按时付息。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本期债券尚未到付息日。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本期债券已于2024年7月23日完成本息兑付。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品种一) | 本期债券已于2024年4月13日按时付息,本金尚未到期。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品种二) | 本期债券已于2024年4月13日按时付息,本金尚未到期。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本期债券已于2024年4月26日按时付息,本金尚未到期。 |
3.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46.3 | 47.7 | -2.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 191.02 | 193.64 | -1.3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0.44 | 0.45 | -2.2 |
利息保障倍数 | 12.77 | 11.44 | 11.6 |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紧紧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和生产经营目标,加强经营管理,强化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生产运营保持平稳有序,在煤炭、煤化工等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下行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15.8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23亿元。公司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金融等主要业务板块均运行良好。煤炭企业持续优化生产接续,加快释放先进产能,全年完成自产商品煤产量13,75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在自产商品煤平均销售价格下跌40元/吨减少收入55.54亿元的情况下,持续加强成本精益化管理,优化专项基金使用,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81.73元/吨、同比减少25.28元/吨,煤炭业务实现毛利396.28亿元,经营平稳良好。煤化工企业统筹安全生产、装置大修、项目建设等工作,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在尿素和硝铵销售价格同比下跌、聚烯烃价格同比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受益于有效的成本管控以及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降,主要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实现毛利31.12亿元,体现了良好的管理水平和煤化一体化发展的协同效应。煤矿装备业务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推进成套化产品销售和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培育巩固中高端市场和智能化升级市场,实现利润总额6.23亿元。财务公司围绕司库系统优化升级持续提升资金集约化、精益化管理水平,资金集中度和运营效率保持行业领先,资产规模超千亿元,在金融市场利率普遍下行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总额13.96亿元,同比保持增长,服务保障和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