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862 公司简称:中航高科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本部2019年度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61,687,161.54元,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76,168,716.15元后,公司本部当年可供分配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85,518,445.39元,2019年初剩余未分配利润为98,146,735.03元,公司2019年末可供分配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83,665,180.42元。公司拟定的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
以 2019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1,393,049,107股为基数,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为
1.60元(含税),共计分配股利222,887,857.12元,占本期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51,582,618.50元的40.41%,剩余未分配利润560,777,323.30元转入下一年度。
二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航高科 | 600862 | 南通科技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刘向兵 | 丁凯 |
办公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永和路1号 |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永和路1号 |
电话 | 0513-81110558 | 0513-83580382 |
电子信箱 | liuxb@avicht.cn | ntmt@public.nt.js.cn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
报告期,公司拥有航空工业复材、优材百慕、京航生物、航智装备、南通机床、江苏致豪、万通新材七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医疗器械、装备制造、房地产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江苏致豪100%股权,并于2019年12月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工作,公司不再持有江苏致豪股权。目前,公司已形成以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为主业的业务发展格局,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
航空新材料业务板块:航空工业复材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业务涉及材料、制件、设计、研发、制造、检测、服务为一体的多业务产业链,主要产品为复合材料原材料(预浸料、蜂窝等)及民机复合材料构件,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主机厂和零部件生产单位。目前正大力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拓展国际民用航空市场,增加国际竞争力。优材百慕主要从事民航进口飞机用钢刹车盘副、炭刹车盘副、机轮附件、航空座椅安全带、轨道车辆制动产品、特种车辆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民航飞机机轮和刹车装置的维修业务。京航生物是从事骨科植入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主营产品以人工关节为主。
智能装备业务板块:航智装备主要业务为数控机床及航空专用装备业务,主要产品有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智能生产线、航空专用装备等。南通机床是中国立卧式万能铣床骨干企业,主要产品为普通铣床、数控铣床、经济型加工中心、龙门式数控铣床等,目前通过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国际合作带动装备、技术、品牌和服务“走出去”,为企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二)经营模式
公司总部职能定位主要为战略管控、投资管控、财务管控、资源配置和主业范畴内新项目的孵化和培育。公司各业务领域以子公司形式发展,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航空工业复材、京航生物、优材百慕和万通新材;装备业务主要由航智装备和南通机床承担。各子公司均为设计(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拥有完整的研发能力、生产条件和营销体系。公司通过加强建立高效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途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通过加强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做大航空材料产业、做强航空制造产业、做优民用新材料产业、做活智能装备产业、做精内部管控体系、做好科技转化平台,实现创新发展、集聚发展、跨越发展。
(三)行业情况
航空新材料业务所属行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复合效应和多功能兼容等特点,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可设计性强、耐疲劳、耐腐蚀、可整体成型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疗和建筑等领域。基于国家战略需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成为关键战略材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碳复合材料技术和成型工艺的成熟,航空产业已大规模采用碳纤维材料,复材用量占比大幅提升。波音B787复合材料的用量高达50%,空客A350飞机复合材料用量更是高达52%。我国民机大型客机项目稳步推进,为复合材料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复合材料技术日趋成熟和制备成本的下降,其在风电、高铁、汽车等其它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行业具有高速发展的态势。因高性能复合材料技术门槛较高,国外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相对集中,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行业需求的增大,进入该行业厂商逐渐增多,竞争逐步加剧。航空工业复材依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以行业发展的视角积极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在上游碳丝原料行业,与供应商共同探索原料产品推广及应用,共同改善原料产品性能及适用能力;在下游行业,建立行业标准体系,通过承担国家项目、技术推广等方式,推动复合材料的技术提升,促进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壮大。民航运输业处于快速成长期,随着运输类飞机数量的持续增加,将对民航飞机用刹车盘副类产品形成更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刹车材料市场带来重大契机。优材百慕具备粉末冶金材料技术、高分子合成材料技术、炭/炭复合材料技术、碳化硅陶瓷材料技术等,可顺应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拓展航空航天及高铁的制动产品市场。在骨科植入物领域,受益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医疗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卫生费用支出增长等影响,我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目前骨科植入市场依旧是进口企业占据多数份额,但随着进口替代的逐步推广,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智能装备制造业务所属行业:
随着机械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及其他机床下游加工工业的不断升级发展,未来机床技术发展的趋势将体现在个性化、自动化、高效率上,对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国内对高端数控机床和专用加工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
但是,机床装备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竞争异常激烈。受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中低端机床产品市场需求低迷,高端装备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机床装备行业发展下行
压力较大,总体保持中低速发展态势。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19年 | 2018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17年 | |
总资产 | 6,540,506,594.48 | 7,681,719,318.31 | -14.86 | 7,105,948,814.04 |
营业收入 | 2,473,398,794.74 | 2,652,815,540.42 | -6.76 | 3,044,152,398.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51,582,618.50 | 304,060,678.10 | 81.41 | 83,567,613.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51,139,052.77 | 270,647,241.42 | -7.21 | 39,711,342.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4,180,948,356.06 | 3,795,701,484.28 | 10.15 | 3,493,056,057.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46,840,577.12 | -688,399,154.35 | 155,276,904.89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0 | 0.22 | 81.82 | 0.06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40 | 0.22 | 81.82 | 0.0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3.83 | 8.32 | 增加5.51个百分点 | 2.43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683,286,384.98 | 763,415,585.27 | 693,898,739.23 | 332,798,08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14,237,055.91 | 135,436,759.67 | 88,587,976.44 | 213,320,826.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106,888,278.50 | 118,685,502.73 | 76,043,981.78 | -50,478,710.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5,547,285.45 | 42,599,417.93 | 403,100,985.83 | 576,687,458.81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5,084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6,507 | ||||||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中航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0 | 597,081,381 | 42.86 | 0 | 无 | 国有法人 |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784,600 | 101,087,796 | 7.26 | 0 | 无 | 国有法人 | |
北京京国发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 0 | 89,709,790 | 6.44 | 0 | 无 | 其他 | |
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13,899,919 | 73,844,253 | 5.30 | 0 | 无 | 国有法人 |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0 | 46,723,848 | 3.35 | 0 | 无 | 国有法人 |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 | 16,499,995 | 16,499,995 | 1.18 | 0 | 无 | 其他 | |
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 | -27,800,000 | 15,764,700 | 1.13 | 0 | 无 | 国有法人 |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 | 86,800 | 11,298,762 | 0.81 | 0 | 无 | 其他 |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中证军工龙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8,572,900 | 8,572,900 | 0.62 | 0 | 无 | 其他 | |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 | 7,865,858 | 7,865,858 | 0.56 | 0 | 无 | 其他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航空工业高科、制造院均由航空工业集团控制;北京国管中心与京国发基金因“投资者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除此之外,控股股东与上述其他股东之间无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情况。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339.88万元,同比下降6.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158.26万元,同比增长81.41%。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导致的会计政策变更财政部于2017年3月31日分别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修订)》(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年修订)》(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2017年修订)》(财会〔2017〕9号),于2017年5月2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修订)》(财会〔2017〕14号)(上述准则统称“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所有已确认金融资产,其后续均按摊余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在新金融工具准则施行日,以本集团该日既有事实和情况为基础评估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的事实和情况为基础评估该金融资产上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
按摊余成本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及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对于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当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将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不计入当期损益。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本集团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租赁应收款及财务担保合同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
本集团追溯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但对于分类和计量(含减值)涉及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与新金融工具准则不一致的,本集团选择不进行重述。因此,对于首次执行该准则的累积影响数,本集团调整2019年年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2018年度的财务报表未予重述。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因江苏致豪完成退出导致本报告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发生变化。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计7家,详见年报全文附注(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