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高科(600862)_公司公告_南通科技年报摘要

时间:

南通科技年报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16-04-16
公司代码:600862  公司简称:南通科技 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报告摘要一 重要提示1.1 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1.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未出席董事姓名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被委托人姓名  董事 杜永朝  公务 张军1.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5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南通科技 600862 *ST通科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敬峰 丁凯 电话 0513-81110507 0513-83580382 传真 0513-85512271 0513-85512271  电子信箱  zhgkzhangjf@163.com  ntmt@public.nt.js.cn1.6 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15 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24,664,118.51 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49,507,941.94 元,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75,156,176.57 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的有关规定,公司 2015 年度不进行利 润分配。鉴于公司目前的盈利状况不适宜股本扩张,公司 2015 年度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 增股本。本预案尚需提交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二 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 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主营业务延伸至了航空新材料领域。为有效改善公司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优化业务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促进原有机床业务转型,提升航空新材料业务的发展空间,中航高科对本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了中航复材、优材百慕、优材京航等三家具有一定规模和行业竞争优势的优质资产:本次注入的资产均依托中航工业和中航高科及其下属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多年来一直从事航空新材料及其民品转化业务,积累了航空新材料领域的先进技术经验,并在新材料及相关制品领域拥有较高的技术质量水平。本次重组还对原有盈利能力较差的从事热加工业务的通能精机进行了剥离。未来,随着公司房地产等相关业务的有序退出,公司将形成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双主业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公司重组后,将进一步优化控股型高科技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各业务单元以子公司的形式按照公司统一战略进行专业化发展,加快实施业务转型升级;上市公司总部重点强化以提升价值创造和投资回报能力为牵引的投资绩效管理。上市公司统筹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行业情况 进入 21 世纪,碳纤维生产和复合材料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复合材料应用的高速增长。在航空领域,飞机复合材料用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大型飞机 B787 飞机上的复合材料用量达到 50%,A350 飞机复合材料用量达到 52%,先进无人机复合材料和直升机的用量更是达到 80%和 90%。此外,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应用部位在已从原先的次承力构件(如大型飞机的舱门、升降舵、方向舵、尾翼等),扩展至主承力构件(如机身、中央翼盒等)。以美国波音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商用大型客机波音 787 为例,其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到飞机机翼、机身等主承力结构。从国内外对比情况来看,国内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量偏低。据公开报道信息,目前国内直升机的复合材料最高用量约为 30%,而国外已达到 80%以上。随着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和航空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国产飞机材料中复合材料用量比例将会不断上升,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发展趋势顺应了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欧美国家,车辆中复合材料的用量约占本国复合材料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主要应用在汽车覆盖件(四门两盖等)、次承力构件、车身等部位,其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整车厂纷纷开始着手调研国内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企业,着手启动面向量产的复合材料零部件的设计和研制,逐步开始为量产做充分准备。随着生产技术特别是快速成型和低成本制造技术的突破,航空复合材料特别是民用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未来可能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为该产业提供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注:飞机刹车行业、骨科人体植入物行业、房地产行业、机床工具行业情况详见本报告第四节第三章: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三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增减(%)总资产 9,696,773,841.01 2,953,841,460.51 228.28 1,641,449,608.23营业收入  1,987,905,475.99 1,049,004,521.45 89.50 670,418,271.76归属于上市公 144,605,857.34 114,540,677.88 26.25 40,647,544.61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 136,343,237.08 95,265,013.68 43.12 40,000,244.00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归 属 于 上 市 公 3,344,591,678.64 1,237,831,915.84 170.20 580,806,865.45司股东的净资产经营活动产生 495,698,979.44 -48,904,391.31 47,563,210.59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总股本 1,680,185,294.11 794,000,000.00 111.61 450,000,000.00基本每股收益  0.23 0.20 15.00  0.07(元/股)稀释每股收益  0.23 0.20 15.00  0.07(元/股)加权平均净资  9.43  12.49 减少0.36个百分 6.74产收益率(%)  点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公司 2015 年度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构成反向购买,上述比较报表期间数据根据反向购买处理原则重新计算,故上述比较报表期间数据与已披露的前期报告数据存在差异。四 2015 年分季度的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营业收入  294,913,525.98 170,464,184.19 312,735,240.43 1,218,155,454.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21,706,336.82 26,316,322.09 40,826,568.24 50,134,425.01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 23,145,607.48 14,023,429.62 11,162,077.77 81,103,851.88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92,028,214.09 45,509,898.27 76,384,912.14 281,775,954.94净额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公司 2015 年度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构成反向购买,上述数据根据反向购买处理原则,期初至购买日按照会计上购买方数据填列,购买日至期末按照会计上购买方与本公司合计数据填列,故上述数据与已披露的定期报告数据存在差异。五 股本及股东情况5.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51,322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54,134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或冻结情  持有有限售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况 股东  条件的股份 (全称)  减 量 (%) 股份  性质 数量 数量  状态中航高科技发展 597,081,381 597,081,381 42.86 444,937,481 无  国家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 101,872,396 101,872,396 7.31 101,872,396 无  国家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京国发股权 89,709,790 89,709,790 6.44 89,709,790 无  境内投资基金(有限  非国合伙) 有法 人南通产业控股集 -31,912,296 87,744,172 6.30  0 无  国家团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 62,298,465 62,298,465 4.47 62,298,465 无  国家营管理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 46,723,848 46,723,848 3.35 46,723,848 无  国家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广州金骏投资控 9,652,687 9,652,687 0.69  0 未知  境内股有限公司  非国  有法 人北京艾克天晟股 4,326,923 4,326,923 0.31 4,326,923 无  境内权投资中心(有 非国限合伙)  有法 人广州南方钢厂 4,287,100 4,287,100 0.30 0 未知 境内 非国 有法 人北京启越新材股 3,717,948 3,717,948 0.27 3,717,948 无 境内权投资中心(有 非国限合伙)  有法 人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中航高科、航材院、制造所均由中航工业集团控制,航材院和的说明 制造所由中航高科进行托管。除此之外,控股股东与上述其他 股东之间无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 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情况。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 无股数量的说明5.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六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15 年,在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下,公司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后公司产业业务结构 得到调整优化,资产账务状况得到改善提高。根据相关规定,本次重组构成反向收购。按照 反向收购的会计处理原则,报告期本公司财务报表是以三家注入资产企业中航复材、优材百 慕和优材京航的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编制,报告期本公司利润是三家注入资产企业的全年利 润与本公司原存续业务 2015 年度第 12 月的利润之和。现讨论与分析如下: (一)航空新材料业务(含民品转化业务)  1、中航复材 中航复材是国内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的龙头企业,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的技术先锋。中 航复材在航空级别的 NORMEX 蜂窝、航空高性能树脂、航空高性能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等市 场均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在民用飞机、汽车、高铁等民用复合材料构件领域具有良好 的发展前景。 2015 年,中航复材实现销售收入 10.8 亿元,同比增长 16%;实现利润 1.3 亿元,同比增 长 13%;完成 EVA 8215 万元,同比增长 4%。与年初预算相比,中航复材在销售收入和利润 方面增长分别是 4%和 13%,表明中航复材业务发展态势较好。 报告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 (1)全面完成“十二五”预研任务,积极组织“十三五”项目论证 ①全面完成“十二五”预先研究项目。“十二五”期间,中航复材承担了多项与复合材料专业相关的预研项目。各项目组均完成了各项研究工作,顺利通过了项目验收。2015 年,获得多项国防科技进步和中航工业集团国防科技进步奖项。 ②全面开展了“十三五”项目论证策划工作。针对复合材料专业长远发展和未来飞机研制对复合材料技术需求,积极组织开展民机前沿领域技术论证和民机预先研究论证工作,主申报或参研项目多项。 ③知识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一是初步建立了知识库,提高了体系标准的查阅和使用效率。二是制定并不断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积极组织落实,完成申报专利 71 项,其中普通发明 3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授权专利 10 项,完成技术秘密申报 8 项,组织申报科技成果鉴定 1 项,顺利通过了中航工业集团“专利工程”(二期)工作验收。 (2)全面完成原材料生产交付任务 2015 年全年完成预浸料和窄带生产,同比分别增长 17.7%和 81.6%;全年交付预浸料和窄带同比增长 33.7%和 71.1%;全年交付蜂窝约 1200 立方米。 (3)聚焦市场,配置资源,复合材料产业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①根据非航民品发展规划和市场发展情况,对中航复材非航民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业务的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面向市场的产品研发能力、试制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年初对非航民品事业部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了调整,改造硬件设施,建设非航制品研发生产基地。 ②技术和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汽车复合材料零部件市场初露端倪。完成 PMI 泡沫试制和批次稳定性研究,建立了年产 3000 立方米生产线,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形成了中航复材非航领域自主的材料、设计和制造技术,共申报专利 5 项。针对轿车和电动客车等轨道交通领域对快节拍、低成本树脂和预浸料的需求,通过申报国家项目和自筹资金的方式组织开展了技术开发和产品应用研究,突破了快速固化树脂和大克重比预浸料制备关键技术,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并在汽车、电动客车零部件等领域得到应用和初步验证。与国内知名汽车公司合作研发了国内第一款产业化的复合材料引擎盖并交付,同时规划了批产线的建设方案;赛车复合材料覆盖件已通过装车测试,测试结果良好。 ③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探索取得新进展。为抓住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发展的机遇,尽快占领市场,实现产业化目标,中航复材以复合材料客车车身专利无形资产作价 1000 万元入股与中植新能源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中植航电动汽车南通有限公司,通过“强强联合”,共同开拓纯电动客车市场,为复合材料车身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打开了通道。 ④绿色复材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基本建成。实验室共开展绿色复合材料及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工作 8 项,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并与 SAMPE 北京分会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展会,展示相关设备、产品和技术实力。 (4)多措并举,园区建设与能力建设顺利推进 园区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中航复材总部搬迁到 1 号科研楼,标志着历时四年多的一期工程 10 万平方米的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在顺义航空产业园区形成了先进复合材料生产、构件研发和工程化基地。 (5)持续改进,不断夯实中航复材管理基础 ①AOS 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完成 AOS(中航工业运营管理体系)一期试点目标,初步建立了预浸料生产制造业务的集成计划体系,建立起各层级管理者作业标准,现场生产控制方面建立了分层例会制度,实现了问题的快速反馈和解决,使预浸料生产业务绩效指标持续改善。下半年启动了零部件事业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试点工作。 ②建立起了以 KPI 考核指标为核心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将中航复材各项重点工作、经济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单位,按照半年、三季度和全年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绩效发放的依据。 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果明显。GJB9100 质量体系不断改善,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强化客户服务意识,多次深入沈飞、哈飞等重点用户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现场解决工艺问题和材料问题,得到企业好评。通过了 AS9100 宇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中航复材承揽 GE项目、蜂窝外贸产品、大飞机项目、TA600 等项目提供了资质支撑。通过了 AVIC-QMS 供应商及采购过程质量管理达标评价现场审核。 ④中航复材信息化建设目标完成。完成顺义园区涉密网络基础建设工作,通过涉密信息系统网络测评。在对树脂和预浸料业务 ERP 持续改进和优化基础上,制定了蜂窝和芯材事业部、零部件事业部上线运行实施方案。通过 ERP 的实施,加速了中航复材业务和财务流程的显性化和规范化,推动了相关责任体系、工作模式以及人员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⑤外事外贸工作取得新亮点。2015 年加大了国际市场及外贸工作开展与合作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成为 2015 年运营管理新亮点。 (6)人才强业,全面加强“四支队伍”建设 为实现中航复材长远发展,认真落实“人才强业”和“摇篮沃土”人才战略,多渠道招聘和引进人才,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各类技术专家和技能人员。以职能完善、精简高效的原则,对中航复材组织机构和岗位进行了优化,实行职能部门人员和事业部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努力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 2、优材百慕 优材百慕是国内率先开展了民航进口飞机用刹车装置的国产化研制工作的单位,相关业务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该公司始终致力于民用航空器材(包括飞机刹车盘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工作,所有产品均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优材百慕建有国内最大的民航进口飞机用钢制刹车盘副生产线,是国内民航进口飞机用刹车盘副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的飞机刹车盘的研发、工程化、产业化等项目多次被列入了国家级火炬计划和北京市的新产品推广计划,其研制的高性能摩擦材料及其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全国科技大会奖 2 项,其它各类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10 余次;波音 737、波音 767、MD-82、图 154 及伊尔-86 飞机用国产刹车盘系列产品曾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2015 年,优材百慕实现销售收入 7053 万元,利润总额 2440 万元,完成了资产重组中承诺的业绩。 报告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 (1)产业发展 2015 年 4 月 22 日,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大连金州分公司(简称:大连分公司)正式成立,主营业务是民航飞机用部件的维护、修理。大连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优材百慕实现了民航飞机用零部件的国产化研发、制造和维修服务的一体化,实现了由“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向“航空部件维修服务业”的产业链延伸。2015 年 12 月 28 日, 中国民用航空局向大连分公司颁发了《维修许可证书》(编号:D602026), 标志着大连分公司的适航取证工作已圆满结束,大连分公司已可以承接民航飞机用机轮和刹车装置的维修业务。 (2)市场开拓 ①国航大连公司已同意成为优材百慕在大连地区机轮和刹车装置维修业务的启动用户,优材百慕 737NG 飞机用 Honeywell 钢制刹车盘副和机轮附件将在国航大连公司实现装机使用; ②经过多年来不懈地努力,南方航空已将优材百慕列入了其 737NG 飞机用 BFGoodrich钢制刹车盘副的供应商; ③国产空客 A320 飞机用炭刹车盘副已在国航完成了全部工程技术评估、监控方案确认和采购手续,2016 年 1 月已送货至国航杭州基地,进行差异性培训和装机试用; ④开发特种车辆、轨道交通车辆用制动材料市场: ◆坦克车用粉末冶金刹车片已成功地完成了装车试用,优材百慕已被列入了兵器行业的供应商; ◆优材百慕已同国内某机车车辆厂签订协议,为其新型货运列车配套提供高分子合成材料制动闸片。 (3)产品研发 ①按计划开展了波音 737NG 和空客 A321 飞机用炭刹车盘副的研制工作,其中,737NG飞机用炭刹车盘副已完成了试验件制造、适航申请呈报、民航局受理、试验大纲报批和适航取证第一阶段台架试验等; ②按计划开展了 737NG 飞机炭刹车机轮用传力键、刹车间隙调节器扩管、刹车活塞和刹车活塞衬套等机轮附件的 PMA 取证工作; ③启动了高铁制动闸片的 CRCC 认证工作,已向 CRCC 认证中心提交了全部认证资料,并按 CRCC 认证要求变更了营业执照的注册资金和经营范围;完成了两次台架试验,性能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 ④已完成 200km/h 机车用制动闸片摩擦材料的配方设计、材料研发与样品试制,11 月份完成了首次台架摸底试验,性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已制备出正式的台架试验件,准备进行 CRCC 认证; ⑤完成了坦克用炭化硅陶瓷制动盘的预研工作,包括“制订炭纤维预制体整体针刺毡工艺”、“制备全尺寸制动盘预制体”、“制备缩比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用样件”、“完成缩比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等;获得了炭陶瓷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氧化性能、结构特征等数据,明确了炭陶瓷性能与结构的关系、与不同对偶的摩擦磨损特性等。 (4)降本增效 对动盘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流程进行了优化,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了动盘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动盘的制造成本;自主改进设备,解决了金属陶瓷片自动压制过程中的粉末混合料流动不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金属陶瓷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质量管理 2015 年 1 月,取得了民航局颁发的、新的适航证件,包括《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和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批文;2015 年 6 月,完成了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6)内控管理 优材百慕自 2015 年 8 月份起开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提升工程,经三个月的努力,梳理规范流程 115 个,新增文件二十余份,形成《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并正式运行。 3、优材京航 优材京航致力于以骨科人体植入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早进入该领域的厂商之一。该公司拥有完备的研发、生产体系,并长期与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材料学专家、学者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生产的人工关节已经有了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产品覆盖全国 30 多个省、市的 700 多个城市,并销往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2015 年,优材京航实现销售收入 3411 万元,利润总额 107 万元,资金回笼 3371 万元。 报告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 (1)市场开拓 ①新客户开发:2015 年,优材京航在新客户开发方面累计接洽 370 余家客户,最终形成销售的客户 29 家,形成销售额 300 万元。 ②招投标工作:2015 年,优材京航参与了山东、河南、四川及浙江的招标,共中标 9家企业。 ③市场宣传及推广:2015 年,优材京航参与了 COA 会议的品牌宣传和省级学术会议的推广,提升了优材京航的品牌形象,为将来的市场开发积累了客户资源。 (2)产品研发 ①新产品开发:2015 年,优材京航完成了双涂层髋关节、生物型翻修髋关节、新型 HAG髋关节股骨柄及生物型组配式股骨柄等新品的开发,完成了 C-C 球头(钛粉股骨柄)的临床试验,这是优材京航成立后首例产品临床试验,为今后其它产品的临床开发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知识产权:2015 年度,优材京航取得了“非同心髋臼杯试模”、“髋臼锉把持器”、“髓腔锉把持器”等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③产品、器械改进:在新产品研发的同时,优材京航还针对生产、销售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从结构设计、产品工艺、材料等方面对现有产品、器械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加工定位不准、器械松动失效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3)流程管理 2015 年,优材京航加强了流程控制管理,建立了产品投产流程管理系统,对每批次的产品做到跟踪管理,时时监控。 (4)内控管理 优材京航自 2015 年 8 月底启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报告期完成了各流程测试并编制了内控手册。 (二)房地产业务 2015 年,虽然国家楼市调控新政接连出台,利好讯息持续释放,但房地产市场受限于供应过剩、需求疲软等客观因素,市场并未明显好转。江苏致豪紧扣全年工作目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强研判、抓重点、补短板、练内功,务实高效地开展全年工作。 2015 年, 房地产项目(含安置房)新开工面积约 11.92 万平方米,在建工程面积约 19.0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面积约 61.52 万平方米,代管项目面积约 61.42 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 244,522.72 万元,回笼资金 191,659.11 万元,净利润 11,778.1 万元,全年上缴税费 23,006.07万元。 报告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 1、砥砺前行攻难点,项目开发建设顺利推进 面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困难,江苏致豪主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前期开发、竣工验收、房屋产权等各类手续,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开发建设。 2、用心经营筑精品,房屋交付再创历史新高 江苏致豪实施品质管控,优化建造标准。2015 年房屋竣工量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万濠华府最后一栋 16#楼于 5 月底顺利交付;万濠星城三期于 6 月底圆满交付,近 500 户业主入驻;世濠花园作为崇川区今年最大的安置房小区于 7 月 21 日开始交付,共有安置房 3562 套,共交付 2933 套。万濠星城四、五期和世濠花园获“省级文明工地”,万濠世家获“市文明工地”并通过“省级文明工地”验收,观河华府北区获“市标化工地”,万濠星城一期 5#、6#楼获南通市“紫琅杯”称号,世濠花园获“省节能示范项目”称号。 3、四盘联动促销售,万濠品牌效应顺势扩展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楼市库存高企、市场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江苏致豪及时把握市场转机、迎合市场需求、加大推盘力度、创新营销手段、调整产品包装思路,实现万濠华府、万濠星城、万濠世家和万濠山庄等万濠系产品四盘联动促销。万濠系产品覆盖了南通楼市的各主要战场,通过成功策划万濠系品牌联动效应,确立了公司在南通房地产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4、多招并举控成本,整体运营能力成效显著 江苏致豪在确保楼盘品质的前提下狠抓工程核算,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原则,统筹安排工期,创新工作方法,注重成本控制,提高了总包招标标底的准确性。实施目标成本动态管理,反映工程实际发生成本,对超出目标部分及时预警。推动认质认价工作顺利进行,及时调整认价思路,拓展材料、设备认价渠道,积累自身资源,选取性价比高的材料、设备,实现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双赢。不断加强财务核算,逐步推进预算管理、统筹资金的实时监控与集中管理,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模式和理念日趋规范和成熟。 5、人才战略强企业,内部管理质态持续优化 江苏致豪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内部管理。结合内控标准要求,“建规范、抓落实、找问题、寻改善”,以内部 OA 流程运转为媒介,日常实施中不断纠偏,适时优化。采购上拓展渠道与转换模式并行,通过互联网购物平台实现网上采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整合,调整内部组织架构,采用部门和项目相结合的立体矩阵模式实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机床业务 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机床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公司原有的机床业务近年来亏损严重。2015 年度,公司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5,334.60 万元,净利润-24,799.03 万元。为促进数控机床、航空专用装备、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发展,推动公司原有机床业务扭亏增盈和转型升级,加快航空制造及工艺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公司与中航工业制造所于 2015 年底确立了长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报告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 1、机床销售 2015 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对销售队伍进行了优化配置,补充了年轻人员;强化内部业务流程管理,重点抓合同签订规范性和合同执行严肃性,努力降低费用支出。对销售业务往来账进行了全面分析,组建专门人员,加强应收款的清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针对公司库存积压产品,制定了库存促销方案,盘活资金。围绕国家“中国制造 2025”战略,针对教育系统用户举办了一期智能制造研讨演示会。对市场份额较大的汽车零部件板块,针对重点客户,制定专门的客户增值服务计划,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针对传统民用市场的疲软,积极开拓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高端行业客户。 2、产品研发 2015 年完成新品 VP1050 立式加工中心、H50 卧式加工中心的试制;完成了 5VS2000 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设计开发。组织实施《灌胶工艺研究》、《丝杆拉伸工艺研究》、《大件加工精度研究》、《立加冷热态精度调整工艺和检验规范》、《换刀可靠性研究》五大工艺攻关项目。产品 PLM 上线:按计划把 VMC600、VMCL600、VMCL850、VMCL1100、VMC1100B、VMC1100C、VMC1300A、VMC1650A 、VMC1800A、VGC1500、VGC2000、MCH50 等 12 个产品的所有图纸、明细、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资料放入 PLM 产品库,保证技术数据工艺信息在公司内完整、统一,并实时共享。 3、成本控制 2015 年,严格控制材料成本,规范领用程序和审批手续。机床入库后,对多余零件实行“光盘”行动;做好产能分析,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强化作业分配和装配流程控制,提供作业效率。围绕“控制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工作目标,要求采购人员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询比价,注重沟通技巧和谈判策略,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4、质量整顿 2015 年,以全面梳理和改进成熟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开机合格率、降低早期故障 率为切入口,开展零件加工质量整顿活动,狠抓实物质量;开展样机质量分析活动,提高整 机稳定性和可靠性;强化新产品质量控制,严格新品试验过程;调整检验模式,强化“进入” 和“放出”控制;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保证体系的适时性和有效性。产品质量稳 中有升,整机全年平均早期责任故障率 2.91%,首次低于公司 3%的质量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8790.55 万元,同比增长 89.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460.59 万元,同比增长 26.25 %。七 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7.1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本公司 2015 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十四户(详见附注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增加了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北京优材京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南通北城致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 5 家子公司,减少了南通通能精机热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南通正鑫机床有限公司等两家子公司,故本公司本年度合并范围比上年度增加三户,详见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