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审 计 报 告信会师报字[2014]第******号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报告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6 月 30 日止) 目 录 页 次一、 审计报告 1-2二、 模拟资产负债表 1-2三、 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1-45 审 计 报 告 信会师报字[2014]第******号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模拟财务报表,包括 2012 年 12 月 31 日、2013 年 12 月 31 日、2014年 06 月 30 日的模拟资产负债表及相关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模拟财务报表是贵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模拟财务报表附注二所示的编制基础编制模拟资产负债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备考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模拟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模拟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模拟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模拟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模拟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模拟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审计报告第 1 页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贵公司模拟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模拟财务报表附注二所示的编制基础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贵公司 2012 年 12月 31 日、2013 年 12 月 31 日、2014 年 6 月 30 日的的模拟财务状况。 四、其他事项 贵公司 2013 年 12 月 31 日的资产负债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于 2014 年 3 月 31 日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4]第 710341 号《审计报告》。 本审计报告仅供贵公司本次重大资产出售之事宜。本段内容不影响己发表的审计意见。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上海 中国注册会计师: 二〇一四年八月八日 审计报告第 2 页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资产负债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项 目 附注四 2014年6月30日 2013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一) 5,511,230.27 5,897,328.45 21,403,550.94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二) 50,568,930.29 43,269,152.34 43,368,822.13 应收账款 (三) 115,459,469.98 126,354,212.13 89,494,886.78 预付款项 (五) 26,239,452.67 21,709,991.47 4,209,125.05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四) 1,992,599.34 797,003.37 2,590,800.31 存货 (六) 176,395,965.38 163,678,300.59 115,067,627.19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376,167,647.93 361,705,988.35 276,134,812.40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七) 385,080,213.13 315,412,634.75 338,249,317.81 在建工程 (八) 72,594,430.43 42,325,525.53 39,194,031.27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九 ) 5,218,317.21 5,973,200.82 3,628,477.35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462,892,960.77 363,711,361.10 381,071,826.43 资产总计 839,060,608.70 725,417,349.45 657,206,638.83企业法定代表人: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会计机构负责人: 报表 第 1 页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资产负债表(续)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项 目 附注四 2014年6月30日 2013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十) 160,000,000.00 140,000,000.00 140,000,00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十一) 1,127,628.00 应付账款 (十二) 32,953,332.71 52,826,628.48 33,055,186.72 预收款项 (十三) 648,386.61 881,962.79 562,947.84 应付职工薪酬 (十四) 5,164,320.72 3,908,940.57 10,342,580.21 应交税费 (十五) -3,711,016.86 -6,979,478.13 -7,239,513.47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十六) 40,259,401.51 2,783,502.41 180,578,610.5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235,314,424.69 193,421,556.12 358,427,439.80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十七) 31,505,794.19 33,721,224.79 37,571,991.71 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31,505,794.19 33,721,224.79 37,571,991.71 负债合计 266,820,218.88 227,142,780.91 395,999,431.51所有者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专项储备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572,240,389.82 498,274,568.54 261,207,207.32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839,060,608.70 725,417,349.45 657,206,638.83企业法定代表人: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会计机构负责人: 报表 第 2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2 年1 月1日至2014 年6 月30 日)一、 公司基本情况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是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1999]2 号文、3 号文、4 号文批准,由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有研总院\')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公司,公 司于 1999 年 1 月 21 日至 2 月 5 日向社会公众及证券投资基金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 普通股 6,500 万股,并于同年 3 月 19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600206。 公司于 1999 年 3 月 12 日领取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 10000000031337 号企 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 43 号,法定代表人为周旗 钢,公司注册资本为 277,849,434.00 元(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止)。公司企业类 型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系半导体材料行业。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单晶硅、锗、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相关电子材料的研究、 开发生产和销售;相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本企业及成员企业自 产产品及技术出口业务等。 2006 年 4 月,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通过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股权登记 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持有 10 股流通股股票将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 3.5 股 股票,计 22,750,000 股。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2006 年 4 月实施完毕后,公司发起人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持有的非流通股性质变更为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持股比例 由 55.17%减至 39.48%。限售条件为获得流通权之日起二十四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 转让;期满后二十四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票不超过公司股本总 额的百分之十。至 2008 年 4 月 17 日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持有公司的 57,250,000 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中有 14,500,000 股已转为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2008 年 6 月 20 日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诺未来两年内不减持本公司股票。 2008 年 8 月 19 日公司 2007 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按每 10 股转增 5 股,以资本 公积金向全体股东转增股本总额 72,500,000 股,每股面值 1 元,转增基准日为 2007 年 12 月 31 日,股权登记日为 2008 年 7 月 29 日,除权日为 2008 年 7 月 30 日。转 增后公司注册资本为 217,500,000.00 元,已经大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对本次转增 事项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大信京验字(2008)第 0035 号验资报告。 有研总院于 2012 年 8 月 31 日起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本次 财务报表附注 第 1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增持前,有研总院持有公司股份 86,313,540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39.68%;本报告 期内,共增持 2,119,750 股,截止 2012 年 12 月 31 日,有研总院持有公司股份 88,433,290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40.66%。 2013 年 4 月,经 2012 年度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批 复(产权函【2013】15 号)和中国证监会核准(证监许可【2013】279 号),公司向 有研总院非公开发行股票 60,349,434 股,发行价人民币 9.73 元/股,发行后公司总股 本为 277,849,434.00 元。此次发行业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 并于 2013 年 4 月 11 日出具信会师报字【2013】第 710455 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截 止 2013 年 9 月 30 日,有研总院持有公司股份 148,782,724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53.55%。 2014 年 1 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4]1 号文件《关于核准有 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 套资金的批复》核准贵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10,547,658 股购买相关资产, 同时向新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8 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根据 公司与有研总院等 9 家法人单位签订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书》及其补充协议 规定,确定的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 11.26 元,发行后公司股本为 388,397,092.00 元。 此次发行业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信会师报字[2014] 第 710001 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向新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8 名特定对象非公 开发行股份 30,992,074 股,发行价格为 11.61/股,发行后股本总额为 419,389,166.00 元。此次发生业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信会师报字 [2014]710009 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 2014 年 3 月 10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公司名称变更 为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 5 月,根据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七次会议及 2013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 过的《2013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以公司总股本 419,389,166 股 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转增资本,每 10 股转增 10 股。此次资本公积转增股 本实施完毕后,公司股本总额增至 838,778,332 股。截止 2014 年 6 月 30 日,有研总 院持有公司股份 428,510,668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51.09%。二、 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一) 模拟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公司编制的 2014 年 6 月 30 日、2013 年 12 月 31 日、2012 年 12 月 31 日模拟财务报 表是根据 2014 年 8 月 1 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六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大资 产出售暨关联交易预案》及相关议案,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晶公司拟向北京有色金 财务报表附注 第 2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属研究总院出售硅板块全部资产和负债,包括以下三部分:1)公司直接持有的硅板块 全部资产:即截止 2014 年 6 月 30 日有研新材母公司资产负债表范围内扣除货币资金(科 研专户存储的资金除外)、长期股权投资、递延所得税资产外的其余资产和负债;2)公 司持有的国泰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公司”)股权:有研新材持有的国 泰公司 69.57%股权;3)国晶公司持有的国泰公司股权:国晶公司持有的国泰公司 30.43% 股权。并假设报告期初(即 2012 年年末)公司已拟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出售上述 资产及相关负债组成的资产负债表。(二)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作为专门用途的模拟财务报表,仅编制了有关期间的模拟资产负债表,公司基于上 述编制基础编制的模拟财务报表符合财政部 2006 年 2 月 15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 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模拟的财务状况。(三) 会计期间 本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每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四) 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五)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1、 金融工具的分类 管理层按照取得持有金融资产和承担金融负债的目的,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 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 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 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负债等。 2、 金融工具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 取得时以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 取的债券利息)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 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 财务报表附注 第 3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允价值变动损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 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 率在取得时确定,在该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处置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应收款项 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公司持有的其他企业的不 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以向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其 现值进行初始确认。 收回或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 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 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 计入投资损益。 (5)其他金融负债 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 计量。 3、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公司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如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 移给转入方,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 风险和报酬的,则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重于形 式的原则。公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金融资 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2)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 财务报表附注 第 4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 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2)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 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 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 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4、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 分;本公司若与债权人签定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 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 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对现存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 负债或其一部分,同时将修改条款后的金融负债确认为一项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 (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若回购部分金融负债的,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与终止确认部分的 相对公允价值,将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 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 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本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全部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 报价 。 6、 金融资产(不含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 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 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金融资产发生减 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 财务报表附注 第 5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 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就认定其已发生减值,将原直接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确认减值损失。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 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 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比照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量方法处理。(六)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本公司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在资产负债表日有 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本公司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 间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1、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1000 万元(含)以上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 2、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确定组合的依据 组合 1 按信用期和账龄风险特征进行评估 组合 2 关联方组合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账龄分析法、其他方法) 组合 1 账龄分析法 组合 2 不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中,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账龄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1 年以内(含 1 年) 1.5 1.5 1至2年 5 2至3年 20 3至4年 50 4至5年 80 5 年以上 100 3、 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账龄超过信用期时间过长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 财务报表附注 第 6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七) 存货 1、 存货的分类 存货是指本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 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主要包括原材 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 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2、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发出时,采取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发出的实际成本。 3、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 跌价准备。 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 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 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 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 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 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期末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 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则合并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 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除有明确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市场价格异常外,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以资 产负债表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本期期末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以资产负债表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4、 存货的盘存制度 本公司的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 5、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其他周转材料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 财务报表附注 第 7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八) 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 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公司固定资产主要分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 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根据各类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固定资 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在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 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先估计数存在差异的,进行相应的调整。除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之外,本公司对所有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资产类别 预计使用寿命(年) 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房屋建筑物 5-50 5 1.90-19 机器设备 5-30 5 3.17-19 运输设备 5 5 其他设备 5 5 3、 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固定资产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当存在 减值迹象时应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其可收回金额,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 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 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孰高确定。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如 存在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则按照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该资产 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或不存在公平交易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或同行 业类似资产交易价格,按照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 4、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方法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 报酬的租赁。具体认定依据为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条件的:(1)在租赁期届满 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 财务报表附注 第 8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 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会行使这种选择权;(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 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 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5)租赁资产 性质特殊,如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计价为租赁期开始日租 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后续计价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 及减值准备。(九) 在建工程 1、 在建工程的类别 本公司在建工程分为自营方式建造和出包方式建造两种。 2、 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的标准和时点 本公司在建工程在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固定资产。预定可使 用状态的判断标准,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1) 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全部 完成; (2)已经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能够稳定地 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其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 (3)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4)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基本 相符。 3、 在建工程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在建工程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当存在 减值迹象时应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其可收回金额,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 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在建工程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孰高确定。(十) 借款费用 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财务报表附注 第 9 页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模拟财务报表附注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 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 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 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 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2、 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 资本化期间: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 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暂停资本化期间: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期间。 资本化金额计算:1)借入专门借款,按照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 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 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2)占用一般借款按照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 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资本化 率为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3)借款存在折价或溢价的,按照实际利率法 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实际利率法是根据借款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折价或溢价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其 中实际利率是借款在预期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借款当前账面价 值所使用的利率。(十一) 无形资产 1、 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本公司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和相关支出作为实际成本。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 价值确定实际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确定实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