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一、前言 本报告系统反映和披露了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或公司)2011 年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积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2011 年,公司在做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相关工作的同时,注重客观、准确、全面的向广大股东和社会大众传递相关信息,旨在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和指导作用,集思广益,鞭策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开展更多实质性工作,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达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社会和谐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告为公司第四次向社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报告收集了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信息,在时间跨度上以 2011 年度为主。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观 (一)公司的企业文化导向 走过了 10 年的风雨历程,公司在取得辉煌成就和长足进步的同时,始终秉承着“融科汇智,耕宇牧星,受授于民,道济天下”这一核心理念。公司深知,企业的做强做大离不开社会环境的衬托,离不开各方相关力量支持。作为国内唯一以小卫星、微小卫星研制和提供星地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制造为主业的高技术宇航企业,具有航天背景的我们在注重继续将“航天三大精神”发扬光大,打造符合航天高科技特征的高质量和高起点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充分理解上市企业的意义所在,执着追求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充分考虑到客户、供应商、员工及其他各方的切身利益,努力为其谋求福祉。同时,作为新时代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时俱进、跟进时代脚步,高度重视对新理念的吸纳和借鉴,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坚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观作为公司核心的行为指引,努力打造“社会环境支撑企业发展、企业壮大反哺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二)公司的社会责任观 公司的社会责任观是:“以公司的发展实现股东受益、员工成长、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作为具有航天军工背景的上市企业,公司以“强大国防、保障国安”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切入点,为我国社会、经济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转,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强根固本;其次,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高度关注“高精尖”技术从国防等上层领域向民用层面的推广,以“技术转化、服务民生”为第二切入点,以前卫技术为社会大众提供全新的商品、服务或推动既有商品、服务的更新换代,以满足国民生活各个方面日益扩大的需求。在实体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努力探索企业价值取向与经营发展互为促进、相得益彰的途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同提升。 (三)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 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了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公司发展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二,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公司实际相适应。立足公司实际,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切实取得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效;第三,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创建和谐企业相统一。把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实现公司与职工、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2011 年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一)公司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 1.诚信为先、依法经营贯穿始终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结合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经济、竞争经济、法制经济的特点,继承和吸纳了公平、正义、独立、发展等文化元素,形成了适合市场经济和社会操守的现代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成为约束和规范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核心力量。因此,企业是否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既关系到市场参与个体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基本秩序。 在公司的经营理念中,守法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恪守这条准则、履行这份责任不仅可以维护和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能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掌舵护航、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添砖加瓦。在稳健发展的 10 年中,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及行为规则,将守法诚信贯穿到产品质量、财务管理、对外合作、企业公关等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健康力量,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011 年,针对资本市场上诚信缺失、内幕交易问题日趋凸显的局面,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空前加大。长期以来,公司始终将内幕信息管理和保密作为重点工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完善内幕信息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培训、灌输理念,同时注重开展相关自查工作,有效杜绝内幕交易行为发生,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营造市场诚信新风尚贡献力量。 由于公司近年来在经营业绩、投资者关系、股东回报等方面所做努力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2011 年 6 月,公司荣获业界公认的具有标杆和旗帜意义的奖项——“金牛上市公司百强”;同时,公司董事长荣获“金牛最佳企业领袖奖”,这是资本市场对公司长期合法经营、规范治理所给予的肯定。 2.立足根本、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确保盈利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广大投资者切身利益、实现公司与股东双赢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公司履行各项社会责任的根本保障。 2011 年是公司全面实施“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为“十二五”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夯实基础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公司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聚焦主业、着力推进产品化、产业化进程;同时,继续依托国有航天企业背景,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机遇,注重产业链延伸和业务领域拓展,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公司上下一心的努力下,201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11 亿元,同比增长 19.14%,实现利润总额 2.83 亿元,同比增长 14.11%,收入利润持续稳步增长。 3.确保质量、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产品质量是生产企业的生命线,保证并着力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公司经营的本分,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2011年,公司在卫星研制业务领域继续深化公司“十二五”总体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型号管理规范性、准确性与发射型号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工作,细化、量化产品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低层次质量问题明显减少,确保完成各项型号任务,全年按计划完成四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任务,客户综合满意度持续保持良好。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继续严格遵循航天科研生产质量要求,将航天科技工业的质量管理精神落到实处,将“零缺陷”的质量意识贯穿科研生产全过程,积极推动产品化、产业化进程,密切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4.聚焦创新、推动技术不断进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作为一家国家控股的高科技宇航企业,公司一直以来都处于所在行业的龙头地位,对于一个产业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持续努力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公司有责任以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勇于创新的积极态度充分发挥企业的龙头作用,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 2011 年,公司继续秉承一贯的创新理念。卫星研制领域,在确保完成科研型号任务的前提下,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在生产流程优化、工艺改进等方面做文章,切实提升卫星研制业务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同时,公司微小卫星科研生产实现重大突破,技术验证卫星“试验四号”首发成功并在轨稳定运行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标志着微小卫星科研生产体系初步建立。 在卫星应用领域,以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恒星科技)、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恒星空间)、北京星地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子公司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加快主导产品的研制进程,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航天恒星科技本年度荣获“中国自主创新科技企业奖”,在 12 家入围单位中排名第一,充分说明了航天恒星科技在相关技术创新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