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展(600098)_公司公告_广州发展: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

广州发展: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09

公司代码:600098公司简称:广州发展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二○二五年四月

建设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综合智慧能源企业集团

Tobuildaleadinggreenandlow-carboncomprehensiveintelligentenergyenterprisegroupinChina

第一节重要提示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公司2024年末总股本3,506,306,868股为基数,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元(含税),共计派送现金红利946,702,854.36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分配。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本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广州发展600098广州控股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吴宏姜云
办公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3号33楼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3号32楼
电话020-37850968020-37850968
电子信箱600098@gdg.com.cn600098@gdg.com.cn

2报告期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1电力行业发展情况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9.5亿千瓦,同比增长24.2%,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58.2%,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2%,同比提高6.0个百分点。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3,442小时,同比降低157小时。

2.2煤炭行业发展情况2024年,国内商品煤消费量为48.9亿吨,同比增长1.9%,电煤消费仍有韧性,但非电需求较为疲软。我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全国煤炭产量继续保持适度增加,并以晋陕蒙和新疆四省区为主,新疆仍然是煤炭产量主要的增量地区。全年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印尼、俄罗斯、蒙古和澳大利亚进口量超总进口量的90%。国内煤炭价格下跌,价格前高后低,波动率呈现收窄趋势。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波动区间在765-940元/吨,年均价为861元/吨,同比下跌11%。

2.3天然气行业发展情况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0%。居民用气受采暖、交通用气支撑快速增长,工业、发电用气稳定增长,化工、化肥用气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13,169万吨(折合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9.9%,其中进口管道气5,408万吨,同比增长14.0%;进口LNG7,761万吨,同比增长8.1%。2024年,全球天然气价格年均价下跌,东北亚天然气现货价格整体呈先跌后涨的走势。国内LNG出厂均价4,631.3元/吨(约合3.3元/立方米),同比下降7.9%;国内进口管道气均价为1.98元/立方米,同比下跌2.5%,LNG均价为2.96元/立方米,同比下跌7.7%。

2.4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4.7%。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7,798万千瓦,同比增长27.8%。二者增速均大幅放缓。截至2024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占总装机的比例为15.5%;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占总装机的比例为26.5%,占比稳步上升。

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太阳能发电量8,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7%。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国太阳能发电平均利用率96.8%,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近5年来,全国弃风率和弃光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2.5储能行业发展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同比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据电网企业统计,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1,023万千瓦/2,439万千瓦时,新疆857万千瓦/2,871万千瓦时,山东717万千瓦/1,555万千瓦时,江苏562万千瓦/1,195万千瓦时,宁夏443万千瓦/882万千瓦时。从单站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

储能技术呈现多元化格局,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3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公司从事绿色低碳综合智慧能源、节能、环保、能源金融等业务投资开发和经营,是广东省重要的综合能源企业之一,为广大客户提供电力、煤炭、天然气、蒸汽、成品油等能源产品,同时提供天然气、煤炭和油品装卸、运输和储存服务,金融业务主要为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现产融结合。公司深耕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业务拓展到国内25个省市,外延至11个国家和地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追求创新突破。

公司以构建“大产业链”的思路,推动产能互融、多能互补、煤气电联动,建设能源产业支撑保障基地,形成产、购、销、储、运、用的综合能源产业链。公司火力发电厂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负荷中心,是华南地区大型发电企业之一;风力及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26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可控装机容量为548万千瓦,电源涵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站,拓展售电、配电网、能源检修与技术服务,建设珠江电厂煤电环保替代项目、增城旺隆气电替代工程、金融城综合能源等项目,风力及光伏发电可控装机规模为479万千瓦,绿色低碳能源装机占比接近70%。全资子公司燃气集团是广州市城市燃气高压管网建设和天然气购销的主体,拥有基本覆盖广州市全区域的高、中压管网,统筹全市高压管网建设和上游气源采购、下游天然气输配及分销,燃气全产业链全面贯通,资源掌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全资子公司能源物流集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纵向一体化煤炭经营企业,是全国有影响力的煤炭供应商之一,业务覆盖国内经济发达的18个省市及海外地区,被纳入首批国家电煤重点保供贸易企业;拥有67万立方米大型油库及配套8万吨级石油化工专业码头,是华南地区油品仓储行业的标杆和典范,为华南地区甲醇集散中心,是海关高级认证企业、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油库;建成广州市危险物品卸载(仓储)南沙基地,广州市危险物品行业港前辅助物流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生产运营:公司电力、蒸汽主要通过所属火力发电机组、风力和光伏发电设备生产。

采购模式:公司天然气、煤炭和成品油等通过外部采购,与国内外知名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销售模式:公司电力主要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销售给终端用户,积极推进发售电一体运营模式;天然气、煤炭、成品油、蒸汽等通过自有管网、销售平台及运输、批发、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等销售给终端用户,销售范围不断拓展。

产融结合: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融资渠道丰富。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专业的金融服务优势,绿色低碳产业基金加快产业布局,围绕主业实现“产融”紧密结合,促进公司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4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4年2023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022年
总资产76,503,034,624.8074,014,050,570.083.3661,994,497,042.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396,122,027.1925,333,482,221.574.1924,238,442,813.59
营业收入48,270,663,046.0746,754,699,285.323.2447,8495,863,542.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1,802,481.371,637,917,641.835.731,353,857,708.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8,880,172.391,566,800,142.093.961,230,435,780.2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09,971,931.612,863,036,540.2457.523,740,059,700.8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4706.6236增加0.02个百分点5.5705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9530.46945.510.388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9530.46945.510.3882

4.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第二季度(4-6月份)第三季度(7-9月份)第四季度(10-12月份)
营业收入10,685,394,775.2412,163,064,973.7713,122,783,567.7312,299,419,729.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465,656.13699,506,229.87439,897,996.81144,932,598.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37,926,830.27694,302,690.84421,613,233.9575,037,417.3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8,183,397.42506,927,580.312,520,291,796.11774,569,157.77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5股东情况

5.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53,97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52,463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性质
股份状态数量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9,111,86357.590国有法人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490,103,25813.980国有法人
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62,208,3981.770其他
长电宜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4,000,0001.540国有法人
靳阳31,104,1000.890境内自然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2,084,27822,084,2780.630其他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6,977,70016,977,7000.480国有法人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15,552,0990.440其他
东莞市新越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能投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71,00015,552,0990.440其他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4,915,67214,915,6720.43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长电宜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为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中其它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5.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5.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5.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6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6.1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万元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1穗发011881032026-05-1329,0002.43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穗发021882812026-06-2814,2002.20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2穗发011858292027-05-27100,0002.77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2穗发021377272027-08-26150,0002.61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4广州发展MTN001102481331.IB2034-4-3200,0002.89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4广州发展MTN002102482079.IB2034-5-2950,0002.75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24广州发展MTN003102482412.IB2034-6-2150,0002.56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24广州发展MTN004102483163.IB2039-7-2450,0002.50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据24广州发展MTN005102483714.IB2039-8-2350,0002.60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5广州发展MTN001102580308.IB2028-1-17100,0001.88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0广州发展MTN001102000703.IB2025-4-173,0002.90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4广州发展SCP003012482451.IB2025-5-12100,0002.01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25广州发展SCP001012580201.IB2025-10-13100,0001.78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25广州发展SCP002012580642.IB2025-11-28100,0002.03

6.2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024年5月13日已兑付自2023年5月13日至2024年5月12日期间的利息。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024年6月28日已兑付自2023年6月28日至2024年6月27日期间的利息。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024年5月27日已兑付自2023年5月27日至2024年5月26日期间的利息。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024年8月26日已兑付自2023年8月26日至2024年8月25日期间的利息。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024年6月5日对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完成到期本息兑付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二期中2024年9月2日对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期票据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完成到期本息兑付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024年4月17日已兑付自2023年4月17日至2024年4月16日期间的利息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品种二)2024年8月19日对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品种二)完成到期本息兑付

6.3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不适用

6.4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2024年2023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61.7661.96下降0.20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628,880,172.391,566,800,142.093.96
EBITDA全部债务比0.12230.109112.10
利息保障倍数3.26563.4071-4.15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4年,面对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国内能源供需失衡、电价持续走低、煤炭消费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公司立足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在“固本、兴新、拓外”上全面发力,以细化精益管理对冲市场下行影响,以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以优化市场开拓提升业务发展质效,推动公司经营业绩向高、产业结构向优、规模发展向广、竞争优势向强、机制体制向新、党建效能向好,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保持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可控电力装机达到1,026万千瓦。

1.1产业协同,增强企业聚合力

进一步完善产业协同机制,制定实施煤、气、电协同联动方案,以构建“大产业链”为思路,广联动、大协同、深融合,有效抵御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力促各业务板块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绿电交易、项目建设等方面协作共赢。电力业务与能源物流业务深化煤电协同,属下燃煤电厂通过优化燃煤结构、提高经济煤种占比,大幅压降发电成本;电力业务与燃气业务深化气电协同,高效组织气源,有效保障公司燃气发电机组平稳运行;旺隆气电项目与配套燃气管线项目协同推进,双双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能源业务与电力业务紧密合作,降低绿证采购成本。新能源

业务与储能业务协同联动,共享优质资源,抢占“新能源+储能”新赛道;能源金融业务与各业务深度融合,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获取资源效率。

1.2深入挖潜,提升价值创造力

1.2.1电力业务充分发挥发售电一体化优势,积极应对电价下行压力,协同中长期交易和现货市场,以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调整发电和交易策略,售电均价高于全网平均水平,公司主要火力发电厂继续保持稳定盈利。做好机组运维管理,设备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容量电费获取率超过99%。加大配煤掺烧力度,促进经济煤种安全高效利用。建立燃料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经济性进口煤采购比例,

抓住价格优势气源采购时机,全力压降燃料成本。报告期内,合并口径火力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

170.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61.77亿千瓦时,受西电东送增量及现货电价维持低位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10.05%和9.39%。

1.2.2能源物流业务巩固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整合划分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销售区域,煤炭销售量4,302万吨,同比增加4.66%。巩固拓宽资源渠道,开辟疆煤、蒙煤等新煤种,发展上游煤炭供应商15家、下游终端客户75家,国内业务扩至19个省市;进一步拓宽海外资源渠道,新增采购菲律宾煤及哥伦比亚等煤种,国际煤炭经营量突破1,800万吨。推进油品仓储改造,生物类油租赁量逆势增长,打造区域生物类油集运中心。创新开展甲苯等转口贸易、低硫保税船供油加注等业务,危化品仓储许可经营品种增至1,000种,海关目的地查验、出口集拼、仓配一体化等业务初见成效。

1.2.3燃气业务打造资源、接收、运输(管网)产业强链,科学研判市场,大力拓展用户,实现天然气供应量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多渠道丰富资源池,开拓与省外供应商合作,成功将川气资源通过国家管网送至广州。国际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天然气批发量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国际气源获取能力、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投产首年实现接卸海外液化天然气50万吨。天然气利用四期工程整体竣工

投产,打通广州市西北气源大动脉,实现燃气管网与国家管网连通,管网年输配能力超90亿立方米。优化发展城市燃气管网,增强跨区域输气能力。挖掘“广燃优选”增值空间,燃气保险代销收入和燃气具销售额超8,000万元。

1.2.4新能源业务全力破局,抢占资源,实现内蒙古、陕西、天津等地零的突破,投产项目覆盖国内18个省市;深耕西南、华北、华南等地,助力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探索布局国际市场,海外业务开发工作稳妥推进。强化精益运维,26个场站上榜中电联行业对标优胜名单,优胜占比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8个新能源场站获评5A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充电骨干网络,充电站规模达67MW,自有平台用户量同比翻番。挖掘绿色电力价值空间,完成绿电交易超5亿千瓦时。创新推行区域集约化管理,实现场站联合运维。

1.2.5储能业务加快培育、加速布局,补齐补强产业拼图,积极布局大型抽水蓄能项目。新投产新型储能项目7个共59.4MW/118.9MWh;累计已投产储能项目15个共127.5MW/201.6MWh;首个独立储能项目,洪湖一期50MW/100MWh储能项目成功受电,整体建成后为国内最大容量的钠离子储能电站。把握投资节奏,拓展产业发展空

间,在建项目共246.95MW/499.87MWh,储备项目约400MW/880MWh。佛山高明416MWh储能电站开工建设,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惠然实业储能项目(100MW/300MWh)开工建设,是目前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

1.2.6能源金融业务发挥产融功能,大幅压降融资成本。财务公司加大信贷投放,年末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创历史新高;融资租赁公司围绕能源主业和转型升级战略方向,新增业务投放金额超3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基金首批投资的广西防城港2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广东怀集120MWp地面光伏项目并网。及时锁定资源,储备项目规模超100万千瓦。有序推动REITs申报工作,搭建新的投融管退资产运作平台,实现产融互促。

1.3拓域突围,培育发展新动能公司坚持“扎根广州、深耕华南、优拓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思路,培育新业态,拓展新区域,探索新模式,推动形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新优势。旺隆气电替代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主要拆

卸工程、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配套管线工程开工建设;金融城综合能源项目实现首个商用冷站投运;珠江电厂等容量替代项目取得核准批复,公用系统改造全面推进;天然气利用四期工程整体竣工投产。抓住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红利,推动一批存量项目升级改造,中电荔新实施#2汽轮机通流改造,发电煤耗下降超15g/kWh,获中央预算内投资1,8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680万元;发展碧辟完成#4罐区工艺改造,生物类油租赁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配套码头升级至具备靠泊17.5万立方米LNG船型能力;更新老旧管道97公里,进一步提升供气可靠性和安全性。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78万千瓦,广西上思那琴实现200MW全容量并网;推动四川冕宁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省外自建风电项目落地。扩大“珠电煤”品牌辐射范围,发展国际公司开启煤炭业务国内外双轨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1.4“数智”驱动,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智”提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研究制定公司科技创新改革方案。构建技术支撑体系,自主技术监督工作覆盖机组容量超350万千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6.86亿元,围绕新能源、数智融合、储能、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重点研发项目650项,其中“首台(套)H级M701J型燃机高效智慧发电系统”获评广州市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从化明珠工业园多元互动多能协同示范工程”获评能源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累计有效专利800多项,初步形成由13项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0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组成的创新型企业群。

以“数”为擎。公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数字化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平台”推广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启动建设,BPM、OA等办公系统优化升级,全方位带动公司生产经营从“资源上云”迈入“深度用云”。促进“数实”融合,智慧电厂、智慧港口、智慧燃气、智慧工地平台等数字化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产业向高阶智能化迭代升级、转型发展。

1.5强基固本,基础管理走深走实

2024年,公司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三外”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基层和基础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数字化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推广应用,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一企一清单,一点一对策”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机制持续完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深入推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走深走实,大力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燃气用户端隐患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应急能力建设,确保生产经营安全稳定,筑牢城市运行安全屏障。

聚焦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对标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强化资本运作,积极推进REITs申报工作。以课题管理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双

增双降”专项行动和“合理化建议6000”全员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健全风控体系建设,落实“大监督”工作机制。推动人资改革,实施工资总额周期制管理,出台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综合施策推动提升公司回报能力和投资价值、治理水平。加强市值管理,多维度提升信披质量,连续3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核A类评级。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