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447 证券简称:全信股份 公告编号:2025-026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享有利润分配权的总股本(不含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全信股份 | 股票代码 | 300447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孙璐 | 孔昕 | |
办公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清江南路18号5幢12楼 | 南京市鼓楼区清江南路18号5幢12楼 | |
传真 | 025-52777568 | 025-52777568 | |
电话 | 025-83245761 | 025-83245761 | |
电子信箱 | sxl2029@126.com | kog2019@126.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军工业务为主业,聚焦军工电子信息领域,主要从事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光电元器件、FC光纤高速网络及多协议网络解决方案、光电系统集成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产品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全面实现国产化,满足用户对产品高性能、高可靠、自主可控等需求。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和兵器五大军工领域。航空领域主要应用于歼击机、直升机、运输机、预警机、无人机等军用飞机;航天领域主要应用于火箭、卫星、导弹及载人航天器等;舰船领域主要应用于水面、水下舰艇及各类辅船等;电子及兵器领域主要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导航等电子系统。公司持续深耕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民品市场,主要从事光电传输线缆及组件、电气控制设备、总线控制网络及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已在商业卫星、卫星网络领域实现批量配套;公司在轨道交通、民用航空和工程机械等应用领域国产化产品持续取得较大进展,轨道交通装备用通信电缆在取得CRCC认证资格后,已批量应用在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总线控制网络及设备产品在轨道交通装备中应用取得进展;绕包线产品已在国产商用飞机保持批量配套,正在逐步按计划推动光缆、数据缆、射频电缆和连接器等更多产品进入配套目录;盾构机用控制、通信、变频在主流盾构机厂家均保持批量供货,积极拓展特种水密连接器和水密组件,实现国产化批量配套。在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方面:
公司一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持续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线缆业务保持稳定。公司凭借多年的线缆研发基础和持续创新能力,研、产、销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与贴心服务。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持续推进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工作,与五大军工领域的客户形成稳定配套关系,确立了公司在军工线缆领域的领先地位。民品方面,公司线缆已经在民用飞机绕包线、轨道交通通信电缆、工程机械控制电缆等领域的国产化配套方面取得国内领先地位,保持稳定增长。在商业卫星领域、低空飞行器领域也取得拓展和应用,后续有增长趋势。
公司光电组件产品用于设备内部、电子设备间互通互联,涵盖总线网络、微波射频、光缆线束等系列产品,公司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充分凭借自主研制生产电缆、特种连接器以及核心工艺能力的优势,持续定制开发新型光电组件,围绕组件产业发展目标积极布局、持续深耕。一方面,围绕客户在轻量化、小型化、快速安装等方向需求,持续投入建设连接器科研机加能力,实现了连接器快速打样、新产品快速研发试制的能力,同时不断提升批量生产能力。已先后完成自锁单芯和集成多路射频连接器、光电混装和扩束光纤连接器、特种连接器等8大系列连接器产品的研制生产,并通过省部级鉴定,为多个重点机型进行了配套,供货稳定,质量可靠。公司积极参与国军标、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推动行业统标统型工作,拓展行业品牌影响力,满足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围绕全机线路互联系统,具备了从设计开发、仿真测试到组件线束研制生产及安装实施的全过程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围绕未来装备的发展,针对下一代产品实现高速互联传输的需求,进行了持续研发并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应用,以适应装备高密度、高可靠、通用性、互换性及低成本的需求。
在光电系统和FC产品方面:
在光电系统集成产业方面,大力拓展嵌入式计算、有源光链路、光电控制和模拟与测试等集成产品,持续为客户提供嵌入式计算平台、接口板卡、光端机设备、模拟器和专用测试设备。定制开发的模块组件及光电系统集成产品,已在各类机载、星载、舰载、车载及电子装备等平台充分应用,实现了模块组件和光电系统集成产品的批量应用,并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公司围绕用户需求持续开展新技术研发和平台能力建设,紧跟客户需求,开发出了全国产化嵌入式计算平台、综合测试仪等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集成产品。近年来公司加大军品配套的光电系统集成产品市场拓展力度,光电传输技术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已得到军工市场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应用。目前有源光链路产品、接口计算板卡、光电系统集成产品已成为公司业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凭借自身产品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网络产业方面,公司拥有FC网络完整知识产权与专利技术,并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器件全面国产化等发展理念,FC网络产品已得到军工市场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应用,目前在航空及舰船等几大军工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FC网络产业板块,公司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围绕用户型号需求,持续推进交换机、节点卡、监控卡及网络管理系统等产品的迭代及优化,陆续推出了智能FC节点卡、16G FC交换机等新产品,保持领先的市场竞争优势,并在型号上
得到了应用。公司重点投入研发10G/25G智能以太网卡及TSN网络产品,验证版本发布,已经得到型号以及民品客户的认可,并在商业航天领域得到应用。在网络产业市场拓展方面,继续秉承深耕航空、电子、舰船优势领域市场,积极拓展航天、兵器等领域市场的发展思路,聚焦“十四五”装备发展,快速实现网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二)经营模式
营销模式:公司营销模式基于客户需求挖掘,立足型号科研阶段配套,以无源光电链路、有源光电链路、接口和计算链路、FC网络链路等技术实现路径为抓手。公司构建了以客户经理、技术支持人员以及生产交付人员等不同角色组成的区域化服务团队,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从技术、产品、质量、响应度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客户。公司组建了从市场前端、售中服务到售后保障的全寿命周期支撑团队,配置专职专人收集、响应客户需求,协调公司内部力量,确保客户需求及时、高效、无衰减的传递到公司内部,并高效闭环。科研模式:公司科研管理围绕公司战略和客户需求,自主进行新产品开发,以满足客户中长期需求,对研发团队专业化整合,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研发体系建设围绕设计准则编制、设计手段建立、产品技术基础完善和技术人员梯度搭建,针对各类科研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管理方式,强化科研项目的分层管理、阶段控制和经费管理等,把控科研产品技术状态和研发质量。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山实验室等开展多领域产学研合作,与海军航空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共建研究中心及实践基地,构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良好平台,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生产模式:公司针对行业特点,采用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模式,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分板块保障生产任务落地闭环。2024年,以均衡生产为目标,通过开展外部市场策划,结合产能饱和度制定年度综合排产计划,以达到生产资源配置最优化;MES生产信息化模块正式上线运行,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增强计划合理性,实现了生产计划在线监控,实时展现每个订单当前生产工序及排产情况,加强了进度把控,保障最终交付节点;同时结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在线排产和订单生产全过程的数据化、透明化、可视化,提升生产管理的追溯性和过程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客户需求响应能力,并为精益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采购模式: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秉承高质量、低成本、准交付、合规化的供应链管理原则,打造稳定、敏捷、经济的供应链体系,持续提升采购效率、有效管控采购成本、充分保障供应链稳健运行。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能力,与关键物资供应商建立战略协同的伙伴关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障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42.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9.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92.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15%。驱动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和投入,保持均衡生产,确保运营稳健;报告期内公司民品业务增长明显,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业务平稳,但公司业绩受到光电系统和FC产品销售下降影响,导致业绩整体下滑;
2、报告期内因受下游客户需求放缓及部分军品客户审价调整的共同影响,部分产品价格下行结算;且产品结构调整,整体毛利率下降,其他收益减少和资产减值增加等影响,导致报告期内利润下降明显。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2,517,226,692.52 | 2,783,380,864.23 | -9.56% | 2,719,353,21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983,130,776.83 | 2,019,449,350.34 | -1.80% | 1,875,970,679.79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910,423,711.00 | 1,036,509,218.43 | -12.16% | 1,091,658,506.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7,798,024.34 | 133,517,137.26 | -86.67% | 189,225,796.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4,921,766.26 | 125,921,552.35 | -88.15% | 180,969,346.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843,237.92 | 135,506,340.16 | -103.57% | -205,583,701.20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572 | 0.4289 | -86.66% | 0.6104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572 | 0.4287 | -86.66% | 0.608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89% | 6.85% | -5.96% | 10.52%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277,414,914.16 | 263,432,959.63 | 240,899,209.89 | 128,676,627.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2,770,689.04 | 9,889,793.10 | 16,034,301.30 | -40,896,759.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1,910,538.55 | 9,511,131.40 | 15,713,084.72 | -42,212,988.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8,873,936.19 | 5,315,280.77 | -6,235,444.00 | 54,950,861.50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22,494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9,952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陈祥楼 | 境内自然人 | 47.32% | 147,788,400 | 110,841,300 | 不适用 | 0 | ||||
杨玉梅 | 境内自然人 | 2.23% | 6,953,100 | 0 | 不适用 | 0 |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中证军工龙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64% | 2,013,640 | 0 | 不适用 | 0 | ||||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62% | 1,950,000 | 0 | 不适用 | 0 |
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分红-团体分红-019L-FH001深 | 其他 | 0.40% | 1,234,500 | 0 | 不适用 | 0 |
张春来 | 境内自然人 | 0.39% | 1,220,000 | 0 | 不适用 | 0 |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 | 境外法人 | 0.36% | 1,115,860 | 0 | 不适用 | 0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0.27% | 853,830 | 0 | 不适用 | 0 |
唐士忠 | 境内自然人 | 0.27% | 832,600 | 0 | 不适用 | 0 |
郭磊 | 境内自然人 | 0.26% | 823,280 | 0 | 不适用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1)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陈祥楼,股东杨玉梅与陈祥楼系夫妻关系;(2)除上述股东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公司于2024年2月2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股份回购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的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本次回购的资
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14元/股(含),本次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2月27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股份回购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11)。公司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于2024年6月5日实施完毕,根据公司回购股份方案,公司本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人民币14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人民币13.93元/股(含)。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9月24日期间,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207,7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03%,成交总金额35,002,038.90元。本次回购资金总额已经达到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回购资金总额下限,且不超过回购方案中回购资金总额的上限,本次回购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毕。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9月25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回购股份比例达到1%暨回购完成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7)。
2、公司依据未来战略发展需要,结合在FC网络领域已取得的技术优势,统筹智能网卡、FC网络和接口计算等方面的整体资源和投入,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架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运营效率,于2024年4月22日、2024年5月22日分别召开第六届董事会十五次会议、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同意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上海赛治。
截至2024年10月11日,上海赛治已收到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登记通知书》,准予上海赛治注销登记。至此,本次吸收合并事项已完成,上海赛治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均由公司依法承继。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10月11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58)。
3、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2025年4月9日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南京信拓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拓展民品业务,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持有其100%股权。本次设立全资子公司事项是为提高公司民品业务的专业水平,推动民品业务灵活发展,并进一步拓宽民品业务领域,有利于业务规模的拓展并培育新的增长点,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和实际经营需要,对提高公司的综合效益有着积极意义。全资子公司设立后,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10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暨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22)。
4、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十九次会议及第六届监事会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债转股方式对全资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公司为经营发展需要及优化子公司南京全信轨道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信轨交”)的资本结构,拟以债转股的方式对全信轨交增资16,215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全信轨交注册资本由3,500万元增加至19,715万元,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会发生变化。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以债转股方式对全资子公司增资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12)。
5、公司于2025年2月11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2025年2月12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第七届董事会一次会议和第七届监事会一次会议,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并聘任了新一届董事会委员、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同时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期届满离任。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2月12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完成换届暨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届满离任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