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时胜(300377)_公司公告_赢时胜: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

赢时胜: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19-08-15

证券代码:300377 证券简称:赢时胜 公告编号:2019-035

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异议声明

姓名

姓名职务内容和原因

声明: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被委托人姓名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赢时胜股票代码300377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程霞张建科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南区二期37楼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南区二期37楼
电话0755-239686170755-23968617
电子信箱ysstech@ysstech.comysstech@ysstech.com

2、主要财务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358,616,380.53306,736,655.0116.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80,320,429.8575,690,186.666.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75,698,384.2969,732,475.338.56%

损益后的净利润(元)

损益后的净利润(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85,931,475.26-133,260,728.0635.5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0820.10206.0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0820.10206.0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3%2.77%0.16%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3,226,257,433.513,209,914,333.020.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2,724,342,576.082,713,651,911.510.39%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51,891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唐球境内自然人23.00%170,740,705128,055,529质押94,560,000
张列境内自然人6.49%48,147,3000
鄢建红境内自然人4.80%35,617,25026,712,937
鄢建兵境内自然人4.22%31,336,15031,336,150质押3,650,000
黄熠境内自然人3.75%27,836,1500
周云杉境内自然人3.36%24,918,55018,688,912
庞军境内自然人2.00%14,845,55011,546,662质押2,800,00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16%8,642,562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安创业板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64%4,769,7760
深圳市大蓝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0.42%3,106,0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唐球与鄢建红为夫妻关系,鄢建红与鄢建兵为姐弟关系。2、上述股东之间,未知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前10名普通股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不适用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否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管理业务和资产托管业务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资产管理的余额将近80万亿元,资产规模超过金融资产总规模的近四分之一,截至2018年末,中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达145.76万亿元,存托比达79.86%,托管系数达55.76%。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资管新规补充文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简称“理财新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简称“证监会资管新规”)等法规的发布,监管部门采取与时俱进的监管方式促进资管行业的健康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正进入健康发展的新时期,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已经成形成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新局面,资产管理规模日益发展壮大,进一步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投资需要。资产托管业务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守护人,从探索起步到高速发展,从蓬勃创新到高质量转型,托管机制在社会资金规范化运作、提高投资和交易效率,已成为支撑我国资管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机构正在持续积极做好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各项工作,推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正在向平台金融、场景金融、数字金融、生态金融、智慧金融、普惠金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发展,金融科技已然成为金融机构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金融行业对信息化需求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公司深刻把握金融行业业务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微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延伸公司产品线,拓宽公司产品服务范围,丰富产品功能,改进产品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的品牌优势和行业影响力。为顺应资管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公司积极推进以智能运营为目标的“新一代资产管理系统”和“新一代资产托管系统”建设且在多个客户应用落地;针对深市ETF交易结算模式调整,公司从投资端、ETF基金管理人角度推出涉及估值系统、PCF系统、资金系统等改造方案;为了有效减轻基金管理业务人员手工方式上传基金净值和逐个产品核对的工作量,公司运用创新技术全面改造产品和服务体系,研发推出新版基金净值“自动上报”系统;为了满足证监会、人民银行等多家监管机构的报送要求,公司成功研发报表监管报送平台,多家证券基金客户已成功通过该平台完成首批报送任务;

针对 MOM产品的引入,公司对资管估值产品、托管估值产品及相关配套运营服务进行了相应的改造与升级。公司针对“理财新规”推出的银行理财业务系统已在银行客户中上线。为适应行业私有云和重构行业核心技术架构的发展趋势,公司正在着力研发打造基于微服务的“以云计算为核心基础、以行业大数据为重点、以AI和区块链为重要的业务能力增值外延”CNCF(云原生化)云计算技术生态圈,其中在云计算基础平台、大数据基础平台、NewSQL数据库等方面都已经发布了相关的产品和成果并应用于行业落地,在AI行业应用、区块链行业应用等方面相关成果,也已经实际应用于行业服务。

为了更好地保障经营的发展,促进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公司持续推动组织架构和流程体系的变革与优化。报告期,公司对各事业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合理划分业务作战单元,激发团队组织活力,提升软件工程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研发效率与质量;为了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体系,公司实施优才计划,推进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根据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加强以赋能为目的培训体系建设,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业务、技术水平,积极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优化职位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考核,积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留存力度。

2019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上年同期较高营收基础上持续实现稳步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861.64万元,较上年同期30,673.67万元增长 16.91%;实现营业利润9,277.67万元,较上年同期8,756.76万元增长5.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032.04万元,较上年同期7,569.02万元增长6.12%。

2、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