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
300316证券简称:晶盛机电公告编号:
2025-031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适用?不适用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不适用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适用?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晶盛机电 | 股票代码 | 300316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陆晓雯 | 季仕才 | ||
电话 | 0571-88317398 | 0571-88317398 | ||
办公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顺达路500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顺达路500号 | ||
电子信箱 | jsjd@jsjd.cc | jsjd@jsjd.cc |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5,798,951,104.35 | 10,147,215,403.14 | -42.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639,006,300.03 | 2,096,329,578.14 | -69.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535,656,729.92 | 2,094,071,170.40 | -74.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446,844,939.65 | 286,731,729.58 | 55.84%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9 | 1.60 | -69.38%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49 | 1.60 | -69.3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3.79% | 13.22% | -9.43%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
总资产(元) | 28,464,660,498.73 | 31,550,179,908.08 | -9.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 17,148,523,460.65 | 16,621,271,326.50 | 3.17% |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68,950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 | 0 |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7.39% | 620,635,522 | 不适用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3.29% | 43,025,072 | 不适用 | |||
邱敏秀 | 境内自然人 | 2.91% | 38,172,420 | 28,629,315 | 不适用 | ||
曹建伟 | 境内自然人 | 2.72% | 35,587,266 | 26,690,449 | 不适用 |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 | 其他 | 1.20% | 15,704,632 | 不适用 |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1.17% | 15,316,107 | 不适用 |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90% | 11,755,995 | 不适用 |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82% | 10,762,696 | 不适用 | |||
毛全林 | 境内自然人 | 0.81% | 10,636,476 | 7,977,357 | 不适用 | ||
景顺长城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景顺长城基金国寿股份成长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 其他 | 0.70% | 9,218,974 | 不适用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为邱敏秀女士和曹建伟先生,邱敏秀女士和曹建伟先生亦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和一致行动人。除上述股东外,公司未知前10名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或一致行动关系。 | ||||||
前10名普通股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无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适用?不适用前
名股东及前
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不适用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是?否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895.1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900.63万元。受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公司光伏设备和材料收入及盈利同比下滑。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持续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半导体业务持续发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1)加强推进半导体装备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扩大市场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半导体装备国产替代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机遇,积极推进半导体装备的市场推广。
在集成电路装备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常压硅外延设备顺利交付国内头部客户,其电阻率、厚度均匀性、外延层缺陷密度、生产效率以及工艺重复性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12英寸干进干出边抛机、12英寸双面减薄机等新产品的客户验证。12英寸硅减压外延生长设备顺利实现销售出货,设备采用单温区、多温区闭环控温模式,结合多真空区间精准控压技术,确保外延生长过程的高度稳定性,其独特的扁平腔体结构和多口分流系统设计,能够显著提升外延层的膜厚均匀性和掺杂均匀性,满足先进制程的高标准要求。成功开发应用于先进封装的超快紫外激光开槽设备,填补国内高端紫外激光开槽技术领域的空白,实现国产替代。
在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公司紧抓碳化硅产业链向8英寸转移的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在碳化硅产业链装备的核心技术优势,加强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以及6-8英寸碳化硅减薄设备的市场推广,积极推进碳化硅氧化炉、激活炉以及离子注入等设备的客户验证,相关设备的市场工作进展顺利,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能源光伏装备领域,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技术创新,在产品技术和工艺、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先进制造模式等领域持续进行创新,以创新产品为下游客户提效。在电池端,持续完善金属腔、管式、板式三大平台设备体系,针对TOPCon提效以及BC创新,积极推进EPD、LPCVD、PECVD、PVD以及ALD等设备的市场推广和客户验证,EPD设备持续强化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规模优势,ALD设备验证良好,在推动产业创新的同时,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2)加速半导体衬底材料产业化,提升国际化供应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单晶生长炉以及持续迭代升级的8-12英寸长晶工艺,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创新晶体生长温场设计及气相原料分布工艺,攻克12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中的温场不均、晶体开裂等核心难题,实现了12英寸超大尺寸晶体生长的技术突破,成功长出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晶体。同时,积极推进8英寸碳化硅衬底在全球的客户验证,送样客户范围大幅提升,产品验证进展顺利,并成功获取部分国际客户批量订单。公司基于全球碳化硅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广阔市场,在马来西亚槟城投建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供应能力。在银川投建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不断强化公司在碳化硅衬底材料领域的技术和规模优势。
报告期内,在LED二次替换、Mini/MicroLED等新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消费电子行业复苏等下游需求拉动下,公司蓝宝石材料实现同比增长。
(3)强化半导体零部件精密制造能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
报告期内,子公司晶鸿精密坚持以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为目标,不断强化精密加工、特种焊接、组装测试、半导体级表面处理等核心制造能力,持续加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建设,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产品品类日益丰富。强
化零部件产品的市场拓展,聚焦客户需求,构建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半导体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供应和服务能力,公司不断拓展真空腔体、精密传动主轴、游星片、陶瓷盘以及其他高精度零部件等系列产品的客户群体,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
)深化组织人才建设,夯实组织管理发展基石报告期内,针对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及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巨大挑战,公司持续深化管理体系及组织人才建设,大力培养青年骨干人才,锻造一支善于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响应市场变化、勇于担当作为的复合型青年人才队伍。持续强化技术、人才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优势,构建更加高效、敏捷、坚韧的组织生态,聚焦核心技术瓶颈,加速完善高能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集团内外创新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协同,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核心装备与材料的自主可控,以及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锻造坚不可摧的发展基石。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