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控(002877)_公司公告_智能自控: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时间:

智能自控: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6-24
相关评级技术文件及研究资料
相关技术文件与研究资料名称链接
《新世纪评级方法总论(2022版)》http://www.shxsj.com/page?template=8&pageid=26739&mid=4&listype=1
《新世纪评级工商企业评级方法(2022版)》http://www.shxsj.com/page?template=8&pageid=26766&mid=4&listype=1
《工商企业评级方法与模型(装备制造行业)FM-GS015(2022.12)》http://www.shxsj.com/page?template=8&pageid=26761&mid=3&listype=1
《国内经济迎来良好开局 政策加力应对外部冲击——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http://www.shxsj.com/page?template=8&pageid=33274&mid=5&listype=1
《机械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http://www.shxsj.com/page?template=8&pageid=32697&mid=5&listype=1

跟踪评级报告

跟踪评级原因

按照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能自控”)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智能转债”)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本评级机构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经审计的2024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数据,对智能自控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相关风险进行了动态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因素,进行了定期跟踪评级。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监许可[2019]683号)核准,该公司于2019年7月2日公开发行2.3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6年。本次债券于2020年1月8日进入转股期,截至2025年3月末,未转股金额2.26亿元,转股金额很小。

图表 1. 公司存续债券基本情况

债项名称发行金额(亿元)期限发行利率(%)发行时间本息兑付情况
智能转债2.306年累进利率(第1年到第6年分别为0.5%、0.8%、1.2%、1.6%、2.0%、3.0%)2019.07.02尚未到期,正常付息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该公司新建“特种阀门深加工项目”和“直行程智能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其中“特种阀门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0亿元,实际投入资金1.40亿元,已于2020年12月建成投产,新增3,000套/年特种阀门产能,并可实现若干控制阀零部件的深加工。“直行程智能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46亿元,实际投入资金1.30亿元,已于2020年12月建成投产,新增6,000套/年直行程智能控制阀的生产能力。目前上述项目产能释放情况较符合预期。发行人信用质量跟踪分析

1. 数据基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原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的2024年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执行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截至2025年3月末,该公司合并范围子公司5家,较上年末未发生变化。

2. 业务

该公司从事控制阀业务多年,已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等多家国内大中型石化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且在中国石化每年的阀门类供应商竞标中排名前列,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较稳定。公司所处控制阀市场结构分散,产业链地位较弱,公司作为中小规模控制阀制造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及销售占款压力。2024年以来由于下游客户控本增效及项目延缓加剧市场竞争压力,公司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是竞标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加之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增加,净利润同比明显下滑。

(1) 外部环境

宏观因素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仍偏弱,美国发起的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预期,供应链与贸易格局的重构为通胀治理带来挑战。欧元区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政策宽松有利于复苏态势延续,美联储的降息行动趋于谨慎。作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和国际贸易大国,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外部环境成为短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风险来源。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好于目标,价格水平仍疲弱,微观主体对经济的“体感”有待提升;消费复苏但暂未实现全面回升,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基建投资提速,而房地产投资继续收缩,出口则保持韧性。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需求相对供给不足仍是重要矛盾,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和全面扩内需的支持下,2025年有望维持经济增速稳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详见:《国内经济迎来良好开局

政策加力应对外部冲击——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行业因素机械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行业景气度较易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影响。2024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支撑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增长,叠加出口表现较好及政策支持设备更新等因素,机械行业整体平稳运行。主要原材料价格走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压力,但由于部分细分领域需求不振、竞争加剧价格下行,机械行业整体盈利下滑。近期国家密集发布多项政策促进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鼓励和支持高端工业母机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等细分领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和《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政策将加速落后低效设备淘汰,提升各类机械设备需求,并促进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展望2025年,机械行业将继续受益于基础设施投资及新兴产业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及科技创新发展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需求,预计机械行业整体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预计细分行业和领域仍呈现分化。

详见:《机械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2) 业务运营

该公司主要从事控制阀生产、销售及相关检维修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各类气动、电动直行程和角行程调节阀及开关阀产品。公司在控制阀领域经营多年,已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荣盛石化、恒逸石化等多家国内大中型石化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图表 2. 公司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构成及变化情况

主导产品或服务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第一季度2024年 第一季度
营业收入合计(亿元)8.6310.2410.931.842.22
其中:核心业务营业收入(亿元)8.6010.2210.911.842.21
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99.6799.7899.8299.7699.83
其中:控制阀(亿元)7.669.019.651.622.00
在核心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89.1288.1588.4588.0490.32
毛利率(%)35.3935.5125.8631.1828.13
其中:控制阀(%)34.1934.9023.0929.9023.59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该公司主业较集中,核心控制阀业务近年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均在85%以上。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93亿元和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1%和减少16.95%。其中2024年公司实现对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逸盛新材料”)、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浙石化”)等客户的大额订单交付,

带动当年收入同比增加;2025年第一季度,由于部分订单未满足齐套交付要求,导致收入规模同比有所下降。此外,公司还从事配套阀门检维修服务和配件销售,以及因厂房租赁及配件、废料出售产生其他业务收入,但规模均很小,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小。

① 经营状况

该公司本部在无锡拥有2个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占地3.27万平方米,于2012年建成投产,具备1.3万台/套标准控制阀的生产能力。二期占地1.07万平方米,于2020年末建成投产,为“智能转债”募投项目“直行程智能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具备6,000台/套直行控制阀的生产能力。此外,公司在江苏海门建有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年产1万套高性能智能控制阀为IPO募投项目,于2019年底投产;二期年产3,000套特种阀门深加工项目,为“智能转债”募投项目“特种阀门深加工项目”,于2020年末建成投产。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21.35%和93.38%。公司近年来产能逐步扩大,其中2024年新增产能主要是开关控制阀项目建成部分投产新增15,000套/年开关阀产能,目前公司整体产能利用较饱和。该公司开关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4.50亿元,资金来源于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30亿元)、银行贷款

和自有资金。公司于2023年9月完成定向增发

,募集资金总额1.80亿元,其中1.30亿元用于“开关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剩余0.5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有息负债。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021-2024年,截至2025年3月末已投入资金2.81亿元,目前已经完成三栋厂房建设,部分设备已于2023年6月开始逐步试产,项目已投产部分开关控制阀门产能为15,000套,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分别是121.35%和93.38%。此外,项目尚有部分设备未购买和安装,预计剩余部分将于2025年底投产。公司后续新增产能规模较大,需关注与下游订单需求的匹配度及新增产能释放情况。除上述项目外,公司未来1年暂无其他新增资本性支出计划。图表 3.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产能分布情况(单位:平方米)

生产基地名称位置占地面积投产时间产能情况
无锡工厂(一期)无锡锡达路258号32,6672012年13,000台标准控制阀
海门工厂(一期)海门市珠江路53,3332019年10,000台标准控制阀
海门工厂(二期)海门市珠江路12,7312020年12月特种阀门深加工项目3,000套特种阀门
直行程智能控制阀制造基地无锡新锦路10,6722020年12月6,000套/年直行程智能控制阀
开关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无锡新锦路260号59,5862024年12月35,000套/年开关阀项目(部分试生产)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图表 4. 近年来公司产能利用率情况

项目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
产能(台/套)32,00038,00053,00013,25013,250
折合产量(台/套)41,79067,13064,31412,37312,591
产能利用率(%)130.59176.66121.3593.3895.03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该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生产,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特点。公司依据销售合同组织设计、采购、生产。跟踪期内,受公司订单交付情况等影响,公司产销量存在波动,2024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际销量分别为8,113套和8,210套,同比分别增长52.54%和减少22.77%。

开关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银行贷款来源于光大银行,银行授信额度为2.70亿元,贷款利率为3.8%-4.6%,截至2023年9月末已使用

0.95亿元,公司定向增发后,预计不再继续使用银行贷款投入该项目。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779号)同意注册,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方式向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090.59万股,新增股份于2023年9月11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由32,258.15万股增至35,348.74万股。此外,2023年3-9月公司已使用自有资金开关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已投入0.14亿元),本次发行后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的自筹资金。

产能利用率计算中产量用的是折合产量,折合产量=产量*折合系数。该公司产能设计是以标准控制阀年生产能力进行生产线设计,但由于公司实际生产控制阀为“一单一议”,其非标准性质决定了其产能利用率需要将实际产量*折合系数换算为折合产量后进行产能利用率计算。

图表 5. 近年来公司实际产销情况

项目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
实际产量(台/套)25,66543,52142,6448,1137,843
实际销量(台/套)27,61933,43150,9948,21010,630
产销率(%)107.6176.82119.58101.20135.53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2024年该公司控制阀产品的直接材料占生产成本的75.61%。公司控制阀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铸件(毛坯)、板材、管材、棒材,经加工后形成阀本体,其余各大部件还包括执行机构、定位器和其他控制辅件等。公司定制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导致单笔采购金额较小,因此供应商较分散,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12.28%。跟踪期内由于客户要求使用价格较低的碳钢制造的毛坯及阀本体较多,使得毛坯及阀本体平均采购单价有所下降。执行机构和定位器为控制阀的驱动装置,由于技术要求高,公司一般需要外部采购,部分依赖进口,2024年以来定位器采购价格趋升,主要是定位器不同规格型号间价格差异较大所致,执行机构和定位器供应商的稳定性较好,均有长期合作供应商。图表 6. 近年来公司原材料采购情况

名称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第一季度2024年 第一季度
毛坯及阀本体当年采购数量(吨)4,916.794,533.415,940.01705.761,051.83
平均采购单价(万元/吨)2.762.992.582.652.97
执行机构当年采购数量(台)27,02939,34045,3868,9367,084
平均采购单价(万元/台)0.270.220.260.260.29
定位器当年采购数量(台)18,68823,94925,5984,9374,806
平均采购单价(万元/台)0.530.600.610.640.57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该公司一般先对单个合同进行参数和编码确认,如属于特殊要求产品,则组织专门技术协议会审、特殊要求评审等会议研究具体技术实现方案,然后编制指示单、生产交期计划表及生产实施计划,根据计划组织采购、物料配送、生产、质检及安装入库等,完成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公司产品生产周期一般在60天以内,整个合同完成交货周期在60-180天左右。公司产品属于大型石化工程项目的零部件,需待项目整体完工才进行验收交付,因此交货周期较长,2024年由于部分客户项目延后导致周期延长。该公司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物资供应准入单位,并与荣盛石化、浙石化、逸盛新材料、盛虹炼化、恒力石化等一批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此外,公司拓展新能源电池的控制阀业务。公司2024年收入构成中石化行业客户销售占比为63.70%,新能源行业客户销售占比为19.35%。公司客户以大型石化企业为主,其中国有企业占比约60%,上市公司占比约30%,公司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获取订单,根据每年的订单获取情况,客户结构会出现波动,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分别为18.55%和25.42%,同比分别下降28.06个百分点和25.84个百分点。跟踪期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客户结构趋于分散且客户质量较往年存在一定下降。公司在中国石油2024-2025年控制阀集采框架项目中入围12个标段,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为4.30亿元,较去年同期末减少2.44亿元。公司未来仍将重点竞标中国石化的大项目以及陕煤集团的煤化工项目,预计未来2-3年订单仍能有效消化现有产能。图表 7. 近年来公司前五大客户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单位名称所属行业产品名称销售收入销售占比
2023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配件、检修16,344.0515.95%
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关阀、调节阀、检修13,198.1812.88%
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7,260.337.09%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配件、检修5,550.095.42%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5,395.055.27%
2024年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化工开关阀、调节阀5,416.884.96%
年份单位名称所属行业产品名称销售收入销售占比
万华化学集团物资有限公司化工开关阀、调节阀4,084.623.74%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3,752.463.43%
中石化国际事业南京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3,652.733.34%
南宁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关阀、调节阀3,373.333.09%
2025年 第一季度辽宁鼎际得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2,028.6811.02%
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化工开关阀、调节阀1,276.816.9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石化开关阀、调节阀483.522.63%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开关阀、调节阀453.042.46%
振华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化工开关阀、调节阀437.332.38%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该公司产品大多为非标产品,一般根据工艺技术难度、成本费用估算,最终以合同谈判确定产品价格,2024年销售均价为2.20万元/台,较上年的2.70万元/台大幅下滑,由于订单竞标中部分中小企业以低价竞标,迫使公司竞标价格下降,挤压公司利润空间。

② 竞争地位

该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控制阀的加工制造,属于机械制造业。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2024年中国机械500强”、“创新成长企业”等称号。经过多年业务发展,公司在工艺、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形成了自身技术储备,攻克较多例高温高压、强酸腐蚀、高流速等极端工况下项目技术难题,但是在调节精度和使用寿命上较国外高端产品尚存在差距。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为4,652.88万元,较上年基本持平,占同期营业收入的4.26%,主要在研产品包括WT系列高压三偏心蝶阀、R1系列LNG低温控制球阀等。截至2024年末,公司取得249项专利技术,其中162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发明专利,20项外观设计专利。规模方面,该公司目前合计拥有年产23,000台标准控制阀、3,000套特种阀门、6,000套直行程智能控制阀和15,000套开关控制阀的设计生产能力。公司所处阀门市场结构十分分散,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按照控制阀信息(2025年3月总第142期)统计,全球控制阀企业中排名第1位和第2位的企业分别是Emerson AutomationSolutions和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75.92亿元),其余企业规模差异大且普遍规模很小,导致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按照行业产能/产量大致估算,公司控制阀市场份额约仅为1%。在行业内属于中小规模的阀门制造企业,近年来EBITDA和净资产规模在控制阀细分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在机械大类行业中处于低水平。

图表 8. 反映公司规模的主要指标值及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绘制。

订单方面,该公司下游产品应用于石化、钢铁、能源、冶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可根据客户需求研发、涉及并加工不同类型控制阀产品,其中下游主要应用市场石化行业发展已较成熟,其订单增速较为平缓,公司具备客户基础及项目承接经验,在竞标中获得优势,公司在中国石化2024-2025年控制阀集采框架项目中入围12个标段,但是下游石化领域客户集中度高,公司产业链地位相对较弱。

③ 经营效率

图表 9. 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单位:次/年)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该公司对重要客户订单存在依赖,产业链地位偏弱。公司与上游供应商采用现金和银行承兑汇票(5:5)相结合的结算方式,并按照0-120天账期付款。公司在与下游客户结算上也采用现金和银行承兑汇票相结合的方式,公司一般在签定合同、发货、验收环节及1年质保期满分别按3:3:3:1比例收款,2024年公司下游客户验收周期有所延长,且验收后的应收款平均账期198天,较上年增加9天,导致应收账期回款效率有所下降。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2.46次/年,较上年下降0.10次/年。由于上下游客户的结算购、销环节的收、付款在结算时间、收支结构上不配比,导致经营环节存在较大资金需求,且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及回款周期延长,公司经营性资金需求增长。2024年该公司营业周期为411.00天,同比减少21.96天,主要是2024年库存商品验收结转收入较多所致,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速度为1.39次/年,较上年提高0.13次/年,但由于公司以定制化生产为主,制造业交付验收周期长,因此存货周转率在控制阀细分行业仍处于偏低水平。

④ 盈利能力

图表 10. 反映公司盈利能力要素的主要指标值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该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主业经营收益。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5.86%和31.18%,同比分别减少9.65个百分点和增加3.05个百分点,其中2024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及竞标价格下降影响,公司毛利率同比较大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虽然因高毛利定制化产品销售出现一定回升,但毛利空间仍承压。同期营业毛利分别为2.84亿元和0.5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2.04%和6.94%。同期,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08%和2.94%,同比分别减少8.17个百分点和3.46个百分点,公司主业盈利能力下滑较为明显。图表 11. 公司营业利润结构

公司营业利润结构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第一季度2024年 第一季度
营业收入合计(亿元)8.6310.2410.931.842.22

-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22年2023年2024年

存货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22年2023年2024年

存货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

毛利率销售净利率

公司营业利润结构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第一季度2024年 第一季度
毛利率(%)35.3935.5125.8631.1828.13
其中:控制阀(%)34.1934.9023.0929.9023.59
营业毛利(亿元)3.053.642.840.580.26
期间费用率(%)22.5422.7921.0628.2721.04
全年利息支出总额(亿元)0.280.300.28--
其中:资本化利息数额(亿元)0.100.08---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绘制。

期间费用方面,该公司期间费用主要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构成,其中管理费用主要为职工薪酬、折旧和办公费等,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0.65亿元和0.1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8.24%和0.83%,主要系公司降低职工薪酬、业务费和办公费所致;销售费用主要为销售人员薪酬、业务招待费、销售服务费等,同期分别为0.88亿元和0.1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25%和增长20.05%,其中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加大销售推广力度,销售服务费同比大幅增加;公司每年保持一定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主要为职工薪酬、材料费和折旧等,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0.47亿元和0.10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68%和增加3.46%。2024年公司进行了费用管控,当年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73个百分点至21.06%,但2025年第一季度受销售费用增长的影响,期间费用率同比增至28.27%。图表 12. 影响公司盈利的其他因素分析

影响公司盈利的其他因素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第一季度2024年 第一季度
投资净收益(万元)-99.51-219.97-129.14-20.39-23.28
信用减值损失(含资产减值损失,万元)1,899.88313.803,046.79-1.3498.47
其他收益(万元)278.85828.25949.04281.22232.71
资产处置收益(万元)-6.62-14.6721.69--0.38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绘制。

该公司投资收益、其他收益等规模均较小,对盈利的影响有限。但是近年来由于部分客户信用质量下降导致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其中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含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732.99万元至3,046.792万元,增量主要是对内蒙古润阳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内蒙古润阳”)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已计提47.85%)。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和0.0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78.37%和

61.80%。总体看,跟踪期内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不佳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公司经营业绩明显下滑。

3. 财务

该公司以定制生产为主,存货周转速度较慢,加之下游客户按照整体项目进度对公司产品进行验收,导致销售回款周期较长,跟踪期内客户回款周期进一步延长,经营资金需求增加。公司虽然财务杠杆水平较低,但由于债务集中为短期刚性债务,因此流动性压力较大,债务偿付较依赖于销售回款的及时性以及外部融资畅通性。

(1) 财务杠杆

图表 13. 公司财务杠杆水平变动趋势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的数据整理、绘制。

跟踪期内,该公司债务规模及财务杠杆相对稳定,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11.99亿元和

11.82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3.04%和减少1.39%。同期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0.30%和49.81%,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50个百分点和减少0.49个百分点,财务杠杆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期末,股东权益与刚性债务比率分别为

142.72%和138.16%,股东权益对刚性债务的保障度尚可。

① 资产

图表 14. 公司核心资产状况及其变动

主要数据及指标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3月末
流动资产(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11.2713.3914.1514.30
53.0357.3059.3960.27
其中:现金类资产4(亿元)1.562.612.382.39
应收款项(亿元)4.293.705.195.06
存货(亿元)4.446.085.575.79
非流动资产(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9.989.989.689.43
46.9742.7040.6139.73
其中:固定资产(亿元)6.648.447.917.75
在建工程(亿元)1.930.230.400.41
无形资产(亿元)0.760.730.710.71
期末全部受限资产账面金额(亿元)0.570.482.532.73
受限资产账面余额/总资产(%)2.692.0610.6110.84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计算。

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23.83亿元和23.73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02%和减少

0.42%。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同期末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9.39%和60.27%,占比不断提升。该公司流动资产主要由应收账款、存货、现金类资产构成,2024年末占比分别为36.63%、39.38%和16.84%。2024年末公司现金类资产为2.38亿元,包括货币资金1.39亿元和银行承兑汇票0.9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0.88亿元,主要是赎回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原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所致。2024年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及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大幅增长40.03%至5.19亿元;公司应收账款中账龄为1年以内的余额占比86.38%,年末已计提坏账准备0.62亿元,计提比例为10.74%;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合计金额1.13亿元,占比为21.13%,公司应收账款客户较分散,部分客户信用质量不佳,其中内蒙古润阳相关账款超过约定账期,公司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公司与内蒙古润阳签署和解协议,相关款项分期予以支付,相关款项账面余额4,071.47万元,2024年计提坏账准备1,948.01万元,计提比例47.85%。其他客户虽然也出现过破产无法回款现

本文现金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应收银行承兑票据。

象但影响金额较小。2024年末存货为5.5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25%,主要系公司上年发出商品验收后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结转收入所致,当年末发出商品较年初减少63.5%。公司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发出商品、库存商品和半成品构成,2024年末占存货的比重分别为24.93%、19.23%、8.38%、16.39%和30.04%。公司订单具有定制化小批量特征,生产周期较长,订单需全部产品生产完毕才能交付,且需要根据下游客户整体项目节奏进行验收,导致部分大项目交货期较长,存货规模一直较大,存货周转速度相对较慢。公司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2024年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0.13亿元。此外,2024年末应收票据为0.8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70%,主要是当年客户使用票据结算减少所致。2025年3月末,公司现金类资产较上年末减少8.68%至2.39亿元,主要是支付采购款和保证金及部分订单未到回款期所致,其他主要流动资产会计科目较上年末变化较小。该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构成,2024年末在非流动资产中占比分别为81.74%、

4.14%和7.36%。公司固定资产主要为生产基地厂房、设备等,2024年末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减少6.31%至7.91亿元,主要是开关控制阀项目部分完工转固计提折旧增加,以及处置报废调节阀那部分老旧钻床和磨床设备所致;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增长75.65%至0.40亿元,主要是开关控制阀项目剩余工程增加建设投入所致;无形资产较上年末小幅减少2.91%至0.71亿元,主要系土地使用权摊销所致。2025年3月末,公司主要非流动资产会计科目较上年末变化较小。受限资产方面,2025年3月末该公司受限资产为2.57亿元,占同期末资产总额的10.84%,包含为抵押的受限固定资产2.17亿元、因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存放保证金的货币资金受限0.29亿元,以及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导致无形资产受限0.27亿元。

② 所有者权益

图表 15. 公司所有者权益构成及其变动趋势(单位:亿元)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的数据整理、绘制。

跟踪期该公司资本积累较缓慢,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1.85亿元和11.91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0%和0.55%,其中2024年末增量主要系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行权以及可转债转股增加,带动资本公积增长2.40%至1.75亿元。2024年末公司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分别为29.87%、

14.75%和44.72%。公司未分配利润占权益资本比重较高,2024年度公司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公司总股数扣除回购专户上已回购股份后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红利0.16亿元。

③ 负债

图表 16. 公司债务结构及核心债务(单位:亿元)

主要数据及指标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3月末
刚性债务8.377.688.308.62
其中:短期刚性债务4.194.586.547.02
中长期刚性债务4.183.101.761.6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3月末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增速(右轴)

主要数据及指标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3月末
应付账款2.232.142.321.88
综合融资成本(年化,%)4.704.463.353.65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计算。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该公司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84.16%和85.27%;同期末长短期债务比分别为18.82%和17.27%,其中“智能转债”将于一年内到期,短期刚性债务增加较快,债务集中到期压力上升。从债务构成来看,该公司负债主要由刚性债务和应付账款构成,2024年末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9.24%和

19.26%。公司应付账款系商业信用产生的应付供应商采购款及应付工程款,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分别为

2.32亿元和1.88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8.51%和减少18.83%,根据采购结算时效和工程付款进度有所波动。跟踪期内该公司刚性债务有所增加,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分别为8.30亿元和8.62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8.09%和3.87%。从构成看,公司短期刚性债务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构成。其中短期借款全部为流动资金用途的信用借款,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分别为3.37亿元和3.51亿元,由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及销售账期延长,经营性资金需求增加,公司短期借款随之增长,其中2024年末短期借款同比增长7.23%;应付票据系因与上游供应商结算产生,同期末分别为0.65亿元和0.92亿元,金额不大;同期末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分别为2.26亿元和2.27亿元,系2019年发行的余额为2.26亿元的“智能转债”,将于2025年7月4日到期。同期末长期借款分别为1.76亿元和1.60亿元,主要是以土地抵押

的项目贷款,其中2024年末较上年末增长90.26%,主要系因开关控制阀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申请的项目借款。融资成本方面,2025年3月末该公司短期借款利率区间为2.20%-2.70%,长期借款利率区间为2.60%-3.80%。此外,公司发行的“智能转债”实际利率区间为0.50-3.00%。跟踪期内随着市场利息下行,公司综合融资成本呈现下降,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公司综合融资成本分别为3.35%和3.65%。截至2025年3月末,该公司合并口径1年内到期刚性债务7.02亿元,且集中在公司本部,公司1年内预计销售回款约15亿元,1年内需要支付的采购款约7亿元,流动性资金结余约4亿元,对全部到期刚性债务覆盖程度不足,但对于本期债券剩余2.25亿元能够予以覆盖。

图表 17. 公司2025年3月末存续刚性债务期限结构(单位:亿元)

到期年份≤1年(1~2年]合计
合并口径7.021.608.62
母公司口径6.981.608.58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计算。

(2) 偿债能力

① 现金流量

图表 18. 公司现金流量状况

主要数据及指标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第一季度2024年 第一季度
经营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1.440.02-0.40-0.14-0.57
其中:业务现金收支净额(亿元)-0.530.710.280.26-0.33

投资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投资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1.11-1.470.69-0.58-0.12
其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亿元)1.120.480.320.080.13
筹资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2.321.330.650.330.90

公司于2022年3月抵押无锡市不动产权第0252792号土地使用权,用于获取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人民币2.70亿元的授信额度,抵押到期日为2027年3月8日,截至2025年3月末抵押借款余额0.70亿元。

主要数据及指标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第一季度2024年 第一季度
其中:现金利息支出(亿元)0.340.230.140.030.04
注:1、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计算。 2、业务现金收支净额是指不包括其他因素导致的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经营环节现金流量净额。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经营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40亿元和-0.14亿元,由于销售回款周期较长,公司经营环节现金流状况不佳,加之2024年以来下游客户销售回款减慢,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呈现净流出状态。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推进项目建设持续产生一定规模投资性现金支出,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形成的现金支付金额分别为0.32亿元和0.08亿元,但随着项目的逐步完工,现金支出呈现减少趋势。此外,跟踪期内公司购买和赎回结构性理财产品规模较大,收回投资和投资支付的现金净额分别为

1.00亿元和-0.50亿元。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有所波动,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0.69亿元和-0.58亿元。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筹资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65亿元和0.33亿元,跟踪期内公司融资需求增加使得银行借款净融资保持净流入,但由于上年公司实施定增取得的现金流入金额较大,导致公司2024年筹资活动净流入规模同比减少51.10%。

② 偿债能力

图表 19. 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值

主要数据及指标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
EBITDA(亿元)1.672.131.29
EBITDA/全部利息支出(倍)0.240.270.16
EBITDA/刚性债务(倍)6.107.044.55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计算。

2024年该公司EBITDA为1.29亿元,较上年减少39.64%,主要是公司主业盈利能力下降所致;EBITDA对刚性债务和全部利息支出的覆盖率较上年均有所下降,2024年分别为0.16倍和4.55倍。

4. 调整因素

(1) 流动性/短期因素

图表 20. 公司资产流动性指标值

主要数据及指标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3月末
流动比率(%)144.93160.56140.30141.89
现金比率(%)20.0631.3123.6323.75

注:根据智能自控所提供数据整理、计算。

跟踪期内,虽然该公司流动性指标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公司流动负债中短期刚性债务占比较大,现金类资产对短期刚性债务的覆盖度不足,存在流动性压力,且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及账期回款延长,对公司资金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该公司与光大银行、江苏银行等商业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共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

15.65亿元,其中未使用贷款授信额度为9.98亿元,含未使用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7.06亿元。金融机构提供的未使用流动资金贷款授信能够对同期末公司短期刚性债务予以覆盖,公司具备一定财务弹性。

(2) ESG因素

跟踪期内,该公司控制权稳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仍为自然人沈剑标,截至2025年3月末,沈剑标直接持

有公司35.21%股份,并通过无锡天亿信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天亿信”)间接控制公司1.43%股份。公司产权状况详见附录一。截至2025年3月31日,沈剑标累计质押公司股份数量为3,931.624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的31.55%,系因为“智能转债”提供股权质押担保

。跟踪期内,该公司高管人员虽有变动但影响不大。2024年2月,孙明东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担任监事会主席;同期股东大会选举童安奇任监事会主席。同年6月,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届满,张娜和叶向东届满离任独立董事,同期选举吴明芳和章玲洁担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跟踪期内,该公司关联交易主要是关键管理人员报酬,2024年金额仅为281.30万元,规模较小。根据该公司2024年审计报告、公开披露信息以及2025年5月13日提供的《企业信息报告》所载,跟踪期内公司未发生需要披露的欠贷欠息事件;未发生重大工商、诉讼、质量、安全事故。

(3) 表外事项

截至2025年3月末,该公司不存在重大未决诉讼。截至2025年3月末,该公司未对外提供担保,也无其他表外事项发生。

5. 同业比较分析

新世纪评级选取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简称“川仪股份”)、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纽威股份”)和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力诺”)为同业比较对象,主要基于川仪股份、纽威股份和浙江力诺主业以通用阀门和控制阀门等为主,上述主体均具有较高的可比性。该公司与浙江力诺各项指标表现较一致,而浙江力诺的债务压力较轻。公司相对川仪股份、纽威股份业务规模较小,且2024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及自身竞争地位影响盈利能力下滑较明显。同时因定制化特征以及产业链地位决定的被下游占款周期更长,公司营业周期较长,经营效率相对偏弱。由此带来的偿债风险相对较大。

债项信用跟踪分析

1. 智能转债:可转股

本次可转债转股期自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可转债到期之日止。本次发行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之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

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具体初始转股价格由公司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在发行前根据市场状况确定。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额/该二十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量;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额/该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量。在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存续期间,当公司A股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90%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表决。若在上述交易日内发生过因除权、除息等引起公司转股价格调整的情形,则在调整前的交易日按调整前的转股价格和收盘价计算,在转股价格调整日及之后的交易日按调整后的转股价格和收盘价计算。2023年6月该公司实施2022年权益分配方案后转股价格由9.42元/股相应调整为9.39元/股,同年8月在深交所新增股份后转股价格调整为9.34元/股。2024年至2025年6月16日,转股金额0.05亿元,转股金额很小,2024年6月3日,“智能转债”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为8.30元/股;6月25日,由于派息,转股价格发生变化,最新转股价为8.26元/股。

连续30个交易日内,质押股票的市场价值(以每一交易日收盘价计算)持续低于本期债券尚未偿还本息总额的130%,需进行补质押。

若在该二十个交易日内发生过因除权、除息引起股价调整的情形,则对调整前交易日的交易价按经过相应除权、除息调整后的价格计算。

2. 智能转债:有条件赎回和回售条款

本次债权设置到期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在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公司将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具体赎回价格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市场情况等确定。在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期内,当下述两种情形的任意一种出现时,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①在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期内,如果公司A股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②当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本次债券附有有条件赎回条款,但从当前股价

水平看,提前赎回的可能性较小。

3. 智能转债:外部担保

本次可转债采用股份质押和保证的担保方式。出质人沈剑标(即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其持有部分公司人民币普通股出质给质权人,为公司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提供质押担保。股份质押担保合同签订后及本次可转债有效存续期间,如公司进行权益分派(包括但不限于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导致沈剑标所持公司的股份增加的,沈剑标应当同比例增加质押股票数量。初始质押的公司股票数量=(本次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160%)/首次质押登记日前1交易日收盘价,不足一股按一股计算。在质权存续期内,如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质押股票的市场价值(以每一交易日收盘价计算)持续低于本期债券尚未偿还本息总额的130%,质权人代理人有权要求沈剑标在30个工作日内追加担保物,以使质押资产的价值与本期债券未偿还本息的比率高于160%;追加股份的价值为连续30个交易日内该公司收盘价的均价。在出现上述须追加担保物情形时,出质人沈剑标追加提供相应数额的公司人民币普通股作为质押标的,以使质押资产的价值符合上述规定。若质押股票市场价值(以每一交易日收盘价计算)连续30个交易日超过本期债券尚未偿还本息总额的200%,沈剑标有权请求对部分质押股票通过解除质押方式释放,但释放后的质押股票的市场价值(以办理解除质押手续前一交易日收盘价计算)不得低于本期债券尚未偿还本息总额的160%。此外,该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沈剑标为本次发行可转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范围为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的可转债本金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实现债权的合理费用,担保的受益人为全体债券持有人,以保障本次可转债的本息按照约定如期足额兑付。跟踪评级结论

综上,本评级机构评定智能自控主体信用等级为A

+,评级展望为稳定,智能转债信用等级为A

+。

2023年3月29日至2024年3月29日该公司股价范围为6.38~12.23元/股。

附录一: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关系图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资料整理绘制(截至2025年3月末)。

附录二:

公司组织结构图

注:根据智能自控提供的资料整理绘制(截至2025年3月末)。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沈剑标

沈剑标无锡天亿信投资有限公司

无锡天亿信投资有限公司

61.13%

61.13%

1.43%

1.43%

35.21%

附录三:

相关实体主要数据概览

基本情况2024年(末)主要财务数据(亿元)备注
全称简称与公司关系母公司持股比例(%)主营业务刚性债务余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环节现金净流入量EBITDA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自控本级-控制阀及检维修服务8.4511.7110.650.03-0.220.87母公司口径
江苏智能特种阀门有限公司江苏智能子公司100特种阀门制造、维修0.750.481.730.15-0.640.40
无锡莱谱尔科技有限公司莱谱尔子公司100控制阀配件0.100.230.380.05-0.100.00
上海沃瑞斯普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沃瑞斯普子公司100仪表、阀门销售0.000.140.000.000.000.00
舟山化服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舟山化服子公司100阀门检修服务0.000.100.080.00-0.070.00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无锡工服子公司100阀门检修服务0.000.200.000.000.000.00

注:根据智能自控2024年度审计报告附注及所提供的其他资料整理。

附录四:

同类企业比较表

核心业务:控制阀 归属行业:机械制造

企业名称(全称)最新主体 信用等级/展望2024年度经营数据2024年末财务数据/指标
净资产(亿元)营业收入(亿元)销售毛利率(%)营业周期(天)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比率(×)资产负债率(%)刚性债务(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亿元)流动比率(%)
川仪股份/43.7075.3332.57161.564.4948.049.734.831.77
纽威股份/44.1661.9637.68358.092.4249.3118.2811.121.80
浙江力诺/9.879.2617.41370.494.4835.912.20-0.051.99
发行人A+11.8510.9325.94411.001.4350.308.30-0.401.40
注1:川仪股份、纽威股份和浙江力诺并非本评级机构客户,相关数据及指标来自公开市场可获取数据及计算,或存在一定局限性。

附录五:

发行人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

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合并口径]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 第一季度/末
资产总额[亿元]21.2523.3623.8323.73
货币资金[亿元]0.710.501.390.94
刚性债务[亿元]8.377.688.308.62
所有者权益 [亿元]9.0011.7311.8511.91
营业收入[亿元]8.6310.2410.931.84
净利润 [亿元]0.841.050.230.05
EBITDA[亿元]1.672.131.29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亿元]-1.440.02-0.40-0.14
投资性现金净流入量[亿元]-1.11-1.470.69-0.58
资产负债率[%]57.6449.8050.3049.81
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比率[%]107.58152.74142.72138.16
流动比率[%]144.93160.56140.30141.89
现金比率[%]20.0631.3123.6323.75
利息保障倍数[倍]3.924.821.70
担保比率[%]
营业周期[天]409.80432.96411.00
毛利率[%]35.3935.5125.9431.52
营业利润率[%]10.0212.101.833.23
总资产报酬率[%]5.606.532.04
净资产收益率[%]9.6810.131.93
净资产收益率*[%]9.6810.131.93
营业收入现金率[%]75.0592.1075.42103.79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与流动负债比率[%]-20.230.27-4.30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入量与负债总额比率[%]-23.96-12.162.51
EBITDA/利息支出[倍]6.107.044.55
EBITDA/刚性债务[倍]0.240.270.16

注:表中数据依据智能自控经审计的2022~2024年度及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整理、计算。

指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合计/期末资产总计×100%
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比率(%)=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刚性债务余额×100%
流动比率(%)=期末流动资产合计/期末流动负债合计×100%
现金比率(%)=[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期末应收银行承兑汇票余额]/期末流动负债合计×100%
利息保障倍数(倍)=(报告期利润总额+报告期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报告期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报告期资本化利息支出)
担保比率(%)=期末未清担保余额/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00%
营业周期(天)=365/{报告期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365/{报告期营业成本/[(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
毛利率(%)=1-报告期营业成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报告期营业利润/报告期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报酬率(%)= (报告期利润总额+报告期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期初资产总计+期末资产总计)/2]×100%
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期初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营业收入现金率(%)=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报告期营业收入×100%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与流动负债比率(%)=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初流动负债合计+期末流动负债合计)/2]×100%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入量与负债总额比率(%)=(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初负债合计+期末负债合计)/2]×100%
EBITDA/利息支出[倍]=报告期EBITDA/(报告期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报告期资本化利息)
EBITDA/刚性债务[倍]=EBITDA/[(期初刚性债务余额+期末刚性债务余额)/2]

上述指标计算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数据为准。刚性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券+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具期债务EBITDA=利润总额+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

附录六:

评级结果释义

本评级机构主体信用等级划分及释义如下:
等级含义
投资级AAA级发行人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级发行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级发行人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级发行人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投机级BB级发行人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风险较高
B级发行人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级发行人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级发行人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级发行人不能偿还债务
注:除AAA级、CCC级及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本评级机构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划分及释义如下:
等级含义
投资级AAA级债券的偿付安全性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级债券的偿付安全性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级债券的偿付安全性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级债券的偿付安全性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投机级BB级债券的偿付安全性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B级债券的偿付安全性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级债券的偿付安全性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级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券本息。
C级不能偿还债券本息。
注:除AAA级、CCC级及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