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002500)_公司公告_山西证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

山西证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6

证券代码:002500 证券简称:山西证券 公告编号:定2025—2024年报摘要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刊登的年度报告全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报告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应参加董事11名,实际参加董事11名。没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对本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24年末总股本3,589,771,54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本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此外,公司已在2024 年12 月派发2024 年前三季度现金红利每10 股0.50元(含税)。本报告期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每10 股1.00元(含税)。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山西证券股票代码002500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怡里梁颖新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府西街69号山西国际贸易中心东塔楼29层山西省太原市府西街69号山西国际贸易中心东塔楼29层
传真0351-86866670351-8686667
电话0351-86866680351-8686905
电子信箱wangyili@i618.com.cnlyxnew@sina.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确立“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主线。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见效,从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和制度端等出台系列重要举措,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加快构建与金融强国建设相适应的高质量现代资本市场体系。

报告期内,我国资本市场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的一般规律同中国国情市情相结合,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着眼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和加强投资者保护,校正证券行业机构定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推动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

受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国民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形势、境外金融市场变化,以及投资者行为等多重复杂内外部环境因素扰动,证券市场的运行具有鲜明的周期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报告期内,受益于系列超预期政策加持,特别是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出,证券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韧性增强。上证指数全年上涨12.67%,深证成指上涨9.34%、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创业板指数上涨

13.23%,科创50指数上涨16.07%。A股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同比增长21.18%;两融余额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94%。全市场ETF规模达到3.7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67万亿元,同比增长

81.57%。股权融资市场发行节奏放缓,融资规模2904.72亿元,同比下滑73.62%,其中,IPO融资

673.53亿元,同比下滑81.11%。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券市场持续走强,中债-新综合指数上涨

4.98%。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150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2.93万亿元,净资产为3.13万亿元,净资本为2.31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9.30%、6.10%和5.96%。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511.69亿元,同比增长11.15%,实现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增长21.35%。

公司作为山西省唯一上市证券公司,是全国首批证券公司之一,属国有控股性质。公司积极适应监管形势,持续优化战略规划,稳固优势,锻造长板,坚定推动基础业务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动能,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规模分别处于行业第37位、41位和49位。公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在山西省内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品牌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全国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考核优秀”评级,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年度影响力机构-核心交易商”,深交所“年度优秀债券投资交易机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典型案例”,证券时报“中国证券业财富服务品牌君鼎奖”“中国证券业资管品牌君鼎奖”“中国证券业区域投行君鼎奖”,中国证券报“年度金信披奖”,全景网“杰出ESG价值传播奖”和财联社“最佳成长财富管理奖”等奖项。

(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经营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证券领域,分布于财富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研究、期货、国际业务等板块,具体包括: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融资融券;代销金融产品等。同时,公司具备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开展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转融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直接投资、柜台市场、场外期权、基金投资顾问、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债券通做市、科技创新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等业务,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

公司建立了板块化业务管理体系,将主要业务划分为五大业务板块,分别为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企业金融业务板块、资产管理业务板块、FICC业务板块、权益业务板块。其中:

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证券经纪、投资顾问、销售本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约定式购回、资产配置、财富规划等服务。

企业金融业务板块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资产证券化(ABS)业务、公募REITs业务、新三板业务、四板业务、企业综合服务业务等。中德证券为公司控股的投资银行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股票(包括人

民币普通股、外资股)和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承销与保荐以及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包括资产管理和公募基金两个领域,由全资子公司山证资管展业,业务涵盖权益及创新、固定收益及固收+等产品。

FICC业务板块包括固定收益业务、商品及货币业务和期货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海南自营分公司、贸易金融部、商品投资部、格林大华及其子公司展业。格林大华为公司全资期货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等。权益业务板块包括权益自营、衍生品/量化投资、研究及销售交易业务、新三板创新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山证投资)、另类投资(山证创新)等。子公司山证投资与山证创新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与资产管理。此外,公司还设立了国际业务子公司和金融科技子公司。山证国际为公司全资国际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香港及海外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证券投资咨询、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贸易金融、自营投资等。山证科技为公司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为本公司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销售,信息系统设计、集成、运行维护,信息技术咨询,日常安全管理及数据管理等。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合并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营业总收入(元)3,152,075,2073,470,696,161-9.18%4,160,555,0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711,831,847619,761,50414.86%574,465,72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701,118,148602,926,86516.29%562,547,630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元)14,017,24520,166,564-30.49%7,874,07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8,066,375,582925,557,863771.51%1,226,395,17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00.1717.65%0.1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00.1717.65%0.1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8%3.53%增长0.45个百分点3.32%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资产总额(元)80,661,344,11477,590,229,3173.96%82,909,230,170
负债总额(元)62,367,874,87659,437,105,4384.93%65,066,190,0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17,970,113,58117,746,832,5051.26%17,393,793,494

母公司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营业总收入(元)2,089,130,5702,330,512,930-10.36%2,071,937,647
净利润(元)620,167,456517,965,46219.73%587,908,49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617,854,651506,624,16821.96%577,256,038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元)-3,584,1698,803,460-140.71%-49,935,80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7,314,664,8803,065,917,617138.58%-1,002,262,60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70.1421.43%0.1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70.1421.43%0.1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4%3.00%增长0.54个百分点3.44%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资产总额(元)73,360,044,05870,432,562,2944.16%70,463,266,387
负债总额(元)55,818,044,82453,004,578,3315.31%53,274,869,622
所有者权益总额(元)17,541,999,23417,427,983,9630.65%17,188,396,765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3,589,771,547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20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合并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总收入631,429,731768,419,929766,333,620985,891,9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158,560,105160,085,707214,217,075178,968,960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3,983,020160,528,841207,075,496179,530,79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2,722,1101,307,591,6435,228,907,896257,153,933

母公司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总收入325,103,957524,291,621459,800,991779,934,001
净利润67,177,893193,859,609121,704,537237,425,4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960,464193,937,816122,132,719237,823,65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59,098,3811,905,835,577499,699,1682,650,031,754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3) 母公司净资本及有关风险控制指标

单位:元

项目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核心净资本9,922,804,6499,316,857,8876.50%
附属净资本1,750,000,0002,850,000,000-38.60%
净资本11,672,804,64912,166,857,887-4.06%
净资产17,541,999,23417,427,983,9630.65%
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5,659,169,7495,622,827,3010.65%
表内外资产总额61,981,221,58963,882,817,754-2.98%
风险覆盖率206.26%216.38%下降10.12个百分点
资本杠杆率16.01%14.58%增长1.43个百分点
流动性覆盖率144.26%157.08%下降12.82个百分点
净稳定资金率147.10%143.76%增长3.34个百分点
净资本/净资产66.54%69.81%下降3.27个百分点
净资本/负债27.18%27.83%下降0.65个百分点
净资产/负债40.84%39.86%增长0.98个百分点
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6.82%15.68%下降8.86个百分点
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244.41%215.02%增长29.39个百分点

母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符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26,638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19,071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31.77%1,140,374,2420.00--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10.23%367,268,6160.00--
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5.55%199,268,8560.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1.86%66,747,0410.00--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法人1.44%51,695,1200.00--
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0.96%34,321,7450.0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理财产品等0.87%31,399,3430.0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理财产品等0.86%30,742,1170.0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理财产品等0.73%26,256,8400.00--
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有限公司国有法人0.62%22,100,000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述股东中,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及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同为山西省国资委;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的情况见下表。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出借股份情况
股东名称(全称)期初普通账户、信用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期末普通账户、信用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
账户持股尚未归还账户持股且尚未归还
数量合计占总股本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比例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46,281,1431.29%490,0000.0136%31,399,3430.87%0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1,988,5470.33%3,486,6000.0971%30,742,1170.86%0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31,345,2400.87%132,9000.0037%26,256,8400.73%00
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有限公司22,082,0000.62%18,0000.0005%22,100,0000.62%00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1) 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发行日到期日债券余额(万元)利率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22山证011499632022.06.242025.06.28190,0003.09%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22山证031499852022.07.112025.07.13200,0003.04%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22山证051480012022.07.212025.07.2580,0002.89%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3山证C11151262023.07.142026.07.18100,0003.45%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23山证C31151272023.09.072026.09.11100,0003.48%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3山证C41484982023.11.082026.11.10150,0003.45%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4山证011487882024.06.202027.06.24180,0002.19%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4山证021488232024.07.182027.07.22170,0002.14%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24山证041489342024.10.152027.10.17180,0002.25%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四期)24山证055240532024.12.032027.12.0570,0002.03%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2024 年 2 月 19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024年兑付兑息暨摘牌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01)。 2024 年 3 月 21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024年付息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02)。 2024 年 6 月 28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2024年付息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17)。 2024 年 7 月 15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2024年付息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18)。 2024 年 7 月 25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 2024年付息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19)。 2024 年 8 月 30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2024年兑付兑息暨摘牌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23)。 2024 年 10 月 22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024年兑付兑息暨摘牌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29)。 2024 年 11 月 11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 2024年付息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35)。

2024 年 11 月 19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024年兑付兑息暨摘牌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36)。2024 年 12 月 24 日,公司按期完成“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三期)”2024年兑付兑息暨摘牌工作(详见公司公告:临2024-039)。

(2) 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公开发行

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经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委员会审定,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维持“21 山证 01”和“21 山证 02”的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1 山证 C2”、“21 山证C3”和“22 山证 C1”的信用等级为AA+(上述债券在本报告披露日已完成兑付相关工作)。公司债券“22山证 01”、“22 山证 03”、“22 山证 05”、“23 山证 C1”、“23 山证 C3”、“23 山证 C4”、“24山证 01”、“24 山证 02”、“24山证 04”和“24山证 05”在发行阶段未进行债项评级。

(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本报告期末上年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流动比率2.132.13-
资产负债率70.57%71.13%下降0.56个百分点
速动比率2.132.13-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8,001.9957,518.9518.23%
EBITDA全部债务比5.08%5.40%下降0.32个百分点
利息保障倍数1.811.6311.04%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9.111.85392.43%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2.101.8612.90%
贷款偿还率100.00%100.00%-
利息偿付率100.00%100.00%-

上述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同比变动超过30%的主要原因: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同比增长392.43%,主要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所致。

三、重要事项

1.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立足主责主业,强化功能定位,坚定执行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大局,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明确工作抓手,加快科技赋能,构建核心能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质增效,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推动服务实体经济和财富管

理转型,不断提升自身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财富管理业务践行产品化、机构化、数字化转型方向,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服务生态日趋完善。企业金融业务坚持行业化、区域化、资本化、一体化工作方针,推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持续提升执业质量。资产管理条线加快多资产、多策略、多工具布局,连续第四年实现收入增长。FICC业务有效控制应对风险,投资收益率保持较高水平。权益自营业务全面压降方向性风险敞口,持续布局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股票和债券销售、研究定价、机构客户服务、战略客户服务四大核心能力建设。公司全面加强风控合规管理,实现纵向覆盖境内外各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横向覆盖各类业务、场景及人员,母子公司全业务链条“垂直”一体化穿透式管控,健全全方位监督执行机制,精细化开展风控合规管理,严守风险合规底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2亿元,同比下降9.18%;剔除仓单业务后,实现营业收入

29.63亿元,同比增长 1.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增长14.86%,实现每股收益0.20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806.61亿元,同比增长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9.70亿元,同比增长1.26%。分业务板块情况如下:

(1)财富管理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以产品化、机构化、数字化“三个转型”为抓手,优化组织机制和网点布局,持续发力买方投顾与机构业务,推动客群精细化服务和运营,强化科技赋能,完善财富管理生态。截至报告期末,客户总数同比增长11%,达到297万户;客户总资产同比增长13%,达到6,989亿元,其中专业机构客户资产同比增长22%,达到2,432亿元。一是聚焦股票和基金投顾业务,优化服务体系,丰富产品货架,构建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报告期内,产品AUM资产达445亿元,同比增长14%;投顾签约覆盖数6.2万户,签约规模达238亿元。二是持续优化机构服务机制,债券经纪规模达2,275亿元,同比增长27%。量化经纪业务规模达146.8亿元,落地11只券结产品。三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互联网渠道获客能力。汇通启富APP月活峰值达85万,行业排名提升至28位;线上获客有效率达32.5%,企微平台服务客户数量超过52万户。四是优化总部组织架构,构建“1+N”的客户服务矩阵,持续优化网点布局,提升运营效能。

(2)企业金融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企业金融业务板块推进区域化、行业化、资本化、一体化发展,统筹境内外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新三板、四板、资产证券化(ABS)、公募REITs等业务,加强重点区域属地化布局,提升员工执业能力和执业质量,持续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的功能性作用。

投资银行子公司中德证券持续巩固山西区域股债业务优势地位,加快重点地区业务布局,聚焦重点战略客户,拓展市值管理、战略咨询、ESG管理等业务,持续优化“1+N”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报告期

内,完成4个再融资项目、82个债券项目以及85单财务顾问项目。荣获“债券融资投行君鼎奖”、“区域投行君鼎奖”、“最佳金融创新服务奖”等多个奖项,并荣获“山西省政府债券证券公司类机构承销总量第一名”。据Wind数据,报告期内,中德证券股权承销金额排名提升36位至27名,定增承销金额排名提升28位至15名,股权承销收入排名提升34位至26名,全部债券承销规模排名提升2位至24名、地方政府债承销金额排名提升1位至12名。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深耕重点区域,强化内外部协同,多元化开拓业务领域。报告期内,执行完成推荐新三板企业挂牌1家、新三板定向增发6单,持续督导新三板企业112家,助力35家中小企业挂牌晋兴板。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重点区域,大力拓展ABS及公募 REITs业务,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单数、申报单数、立项单数以及收入均实现增长,推动1单公募REITs项目成功申报至国家发改委。

报告期内,公司获批科技创新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资格。

(3)资产管理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加快多资产、多策略、多工具布局,实现收入连续4年正增长。以多资产配置业务转型为目标,调整完善产品及投研团队结构,整体提升“固收+”战略定位,持续强化稳定固收和“固收+”模式。重点推进机构和三方销售业务,提升管理和销售规模,同时精细化负债管理,优化完善产品创设、营销渠道、投研和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工作抓手,持续推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截至期末,山证资管受托管理合计总规模566.12亿元(含公募基金及ABS)。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181.35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91.78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规模44.18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48.81亿元。

(4)FICC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固定收益业务在持续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基础上,加快多领域、多策略、多资产布局,较好把握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的机遇,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成为公司利润重要增长极,荣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4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核心交易商、债券市场交易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自营结算100强”、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优秀承销商”等多项行业荣誉。商品投资业务取得境内的场外衍生品授权,持续优化内部投资组合策略的仓位管理模型,实施涵盖境内外多资产的组合策略。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积极建设数字化做市服务平台“山证报价板”,协助推动债券柜台项目,统筹开发FICC机器人,全方位推进FICC业务数字化转型,公司FICC数字资产管理平台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智能化数字员工建设项目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

报告期内,期货子公司格林大华围绕“强机制、提效能、重突围”持续提升经纪业务核心竞争力、

全力推进经纪业务高质量发展,期货经纪业务条线日均权益49.11亿元。新增场外期权名义本金

101.31亿元,较2023年提升24.22亿元。期货业务深耕乡村,服务“三农”,推动吕梁生猪“保险+期货”模式,落地了山西省内首单尿素“保险+期货”业务。

(5)权益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权益自营业务坚定执行非方向性投资策略,全面压降方向性风险敞口。山证投资持续推进项目储备及市场化基金募集,聚焦无机非金属材料、人工智能、电子材料、半导体等四个行业进行投资,积极参与省内优质项目挖掘和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筹备。报告期内,新设立基金3只,实现募资6.1亿元,其中包括2只聚合四级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资源方的市场化基金;新增完成投资项目5个,投资规模1.6亿元。山证创新围绕AI算力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低轨卫星通信三大重点领域持续挖掘优质项目,完成3个项目投资。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研究业务团队建设,已形成覆盖21个行业、28个细分领域的团队布局,荣获Wind金牌分析师“进步最快研究机构”。同时,聚焦山西经济和产业研究,连续第六年发布《山西资本市场白皮书》、连续第四年发布《碳中和研究报告合集》、连续第二年发布《省级重点专业镇研究报告》、首次发布《数字经济研究报告合集》,绿色金融课题荣获山西金融学会课题一等奖。

(6)国际业务

报告期内,山证国际加强投资业务布局,推进FICC业务开展,在TRS、美元债、债券通业务的基础上,开展美债期货、股指T+0业务、场外衍生品客需业务、程序化交易等业务,打造跨境、多策略的交易投资模式。完善运营,加强团队建设、系统建设与风险管理,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加强跨境与母子公司协同,启动跨境收益互换,实现境外衍生品业务突破,拓展境外投顾业务,开展美元债承销项目。

2. 证券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主线。新“国九条”、“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见效,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监管逻辑逐步健全,证券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周期。

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直接融资“服务商”,社会财富“管理者”,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立足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发挥功能性作用,全面投身金融强国建设,是职责所在,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是证券公司坚守主责主业,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组织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构建功能丰富融合、协同优良高效的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内外一体化、产品多元化、服务综合化的业务联动格局,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夯实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二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加速塑造证券行业的创新生态,基于人工智

能的数字化客户服务、智能化运营管理和投资研究、智能化平台化管理和业务平台能够有效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能力,加快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证券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三是围绕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证券公司立足功能发挥和资源禀赋,加快构建适应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行业内并购重组加快,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增长共同促进行业生态演变。头部机构凭借较强的资本实力、业务结构和布局做优做强,中小机构则在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方面深耕细作。四是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把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确保各项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证券公司适应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进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构建完善全面风险管控机制,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的原则,确保各项业务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3. 公司发展战略及规划

2025年,公司将坚定执行公司“十四五”规划,坚守“以义制利、协作包容、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继续加快推进“差异化、一体化、平台化、数字化”战略。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大局,坚定服务实体经济和财富管理转型方向,聚焦个人、机构、企业三大客群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三大支点,秉持长期主义,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夯实风险管理基础,降本增效,提升抗逆周期经营能力。一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机制。二是坚守红线底线,优化完善母子公司穿透式垂直一体化管控机制,持续夯实风险防控体系。三是科技赋能,建立系统化、常态化科技创新体制,持续推动重点业务、重要领域数字化转型。四是坚持目标导向,聚焦核心能力建设,强化协同联动,持续推进财富管理、企业金融、资产管理、权益投资、FICC、国际业务的转型升级。

财富管理业务继续深化客户分类分层的服务体系,坚持买方投顾思维,打造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建设。企业金融业务加强“投研+投行+投资”协同联动,拓宽业务生态,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资产管理业务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推进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高渠道建设和产品销售能力,持续做大业务规模。FICC业务稳固优势,深化改革,在推动数字化业务转型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布局。权益投资业务聚焦新质生产力,布局重点领域,丰富策略交易体系。期货业务全面提升基础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国际业务强化母子公司业务联动,推进境内外机构的协同发展,持续加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4.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无重大变化,未发生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其他重要事项详见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

5.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