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锐股份(002374)_公司公告_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审核报告

时间:

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审核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14-07-31
  目 录一、审核报告………………………………………………………………第 1 页二、盈利预测表……………………………………………………………第 2 页三、盈利预测说明……………………………………………………第 3—26 页  审 核 报  告  天健审〔2014〕3-285 号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核了后附的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鹏股份)管理层编制的 2014 年 5-12 月、2015 年度备考合并盈利预测表及其说明(以下简称盈利预测)。我们的审核依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 3111 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丽鹏股份管理层对该盈利预测及其所依据的各项假设负责。这些假设已在盈利预测说明中披露。 根据我们对支持这些假设的证据的审核,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认为这些假设没有为盈利预测提供合理基础。而且,我们认为,该盈利预测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恰当编制的,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列报。 由于预期事项通常并非如预期那样发生,并且变动可能重大,实际结果可能与盈利预测信息存在差异。 本报告仅供丽鹏股份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报材料时使用,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目的。我们同意本报告作为丽鹏股份上报材料的必备文件,随同其他文件一起报送。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杭州 中国注册会计师:  二〇一四年七月 日 备考合并盈利预测表 2014年5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编制单位: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万元 2013年度  2014年1-4月 2014年5-12月 2015年度 项 目  注释号  2014年预测数 实际数  实现数 预测数 预测数一、营业总收入  122,388.71  32,593.12 101,304.64  133,897.76 157,693.90 其中:营业收入  1 122,388.71  32,593.12 101,304.64  133,897.76 157,693.90二、营业总成本  107,474.02  29,587.24 87,494.85  117,082.09 138,476.62 其中:营业成本  1 90,835.76  25,093.58 75,148.97  100,242.55 118,044.81 营业税金及附加  2 2,139.38  458.61  1,854.37 2,312.98  3,138.49 销售费用  3 2,420.27  796.07  1,662.12 2,458.19  2,635.74 管理费用  4 8,930.40 2,956.98  7,818.99  10,775.97 12,505.95 财务费用  5 1,335.13 46.90  330.89  377.79  1,255.16 资产减值损失  6 1,813.08  235.10 679.51  914.61 896.47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7  164.56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5,079.25  3,005.88 13,809.79  16,815.67 19,217.28 加:营业外收入  8  929.40  194.20 150.44  344.64 192.56 减:营业外支出  9  263.89 51.72 51.72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5,744.76  3,148.37 13,960.23  17,108.60 19,409.84 减:所得税费用  10 2,792.60  644.16  2,216.64 2,860.80  3,231.85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12,952.16  2,504.21 11,743.59  14,247.80 16,177.9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2,711.51  2,449.86 11,625.55  14,075.41 16,010.04 少数股东损益  240.65 54.35  118.04  172.39 167.95六、其他综合收益七、综合收益总额  12,952.16  2,504.21 11,743.59  14,247.80 16,177.9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 12,711.51  2,449.86 11,625.55  14,075.41 16,010.04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240.65 54.35  118.04  172.39 167.95法定代表人: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会计机构负责人: 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  备考合并盈利预测说明 2014 年 5-12 月及 2015 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重要提示: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2014 年 5-12 月及 2015 年度备考合并盈利预测表是管理层在最佳估计假设的基础上编制的,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备考合并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谨慎使用。一、备考合并盈利预测编制基础本公司在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核的 2013 年度及 2014 年 1-4 月的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结合公司 2013 年度及 2014 年 1-4 月的实际经营业绩,并以本公司对预测期间经营环境及经营计划等的最佳估计假设为前提,编制了本公司 2014 年 5-12 月至2015 年度备考合并盈利预测表。本公司编制该盈利预测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与公司实际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一致。二、备考合并盈利预测假设(一) 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监管、财政、经济状况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无重大变化;(二) 国家现行的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水平等无重大变化;(三) 对公司生产经营有影响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和行业质量标准等无重大变化;(四) 本公司组织结构、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无重大变化;(五) 收购华宇园林 100%的股权在 2013 年 1 月 1 日已完成,2013 年以及 2014 年 1-4 月的经营业绩已包括了华宇园林;(六) 本公司经营所遵循的税收政策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无重大变化;(七) 本公司制定的各项经营计划、资金计划及投资计划等能够顺利执行;(八) 本公司经营所需的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不会发生重大波动;(九) 本公司经营活动、预计产品结构及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价格在正常范围内变动;(十) 无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及不可预见因素对本公司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 (十一) 其他具体假设详见本盈利预测说明之盈利预测表项目说明所述。三、备考合并盈利预测编制说明(一) 公司基本情况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原名烟台市丽鹏包装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 年 2 月 16 日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本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人民币 500 万元。2007 年 11 月,经山东丽鹏包装有限公司 2007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通过,山东丽鹏包装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12 月 4 日,公司取得了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注册号为 370600228099328 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0 年 2 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许可[2010]238 号文《关于核准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的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350 万股,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 5350 万元。2010 年 3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后公司股本总额为人民币 5350 万元。2010 年 4 月 8 日,公司完成了工商变更。后经历次变更,公司现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9,140.92 万元。本公司属工程设备检测服务行业。经营范围:前置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铝板轧制、印铁、涂料、瓶盖加工、模具制作、橡胶塑料制品、机械设备、针纺织品、服装鞋帽的加工、销售;五金交电、建筑装饰材料、机电产品(不含小轿车)、日用百货、农副产品销售(以上均不含专营专控);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项目除外,需经许可经营的,须凭许可证经营);公司主营业务:铝板复合型防伪印刷和防伪瓶盖的生产、销售及相关业务。(二) 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相关情况公司拟收购华宇园林 100.00%的股权。本次交易主要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和配套融资两部分组成。本次配套融资的生效和实施以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生效和实施为条件。(三) 拟收购公司的情况重庆华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园林)系由汤于、刘开玉、许文益共同出资组建,于 2001 年 6 月 15 日在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江 5001052102462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成立时注册资本 200.00 万元。华宇园林以 2010 年 12 月 31 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1 年 3 月 31 日在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 册,取得注册号为渝江 5001050000061393-5-1 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 51,660.00万元,股份总数 51,660 万股(每股面值 1 元)。后经历次增资扩股,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0,750.00 万元,股份总数变更为 10,750 万股(每股面值 1 元)。经营范围:市政工程施工;各种规模及类型的园林绿化工程;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叁级;植树、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咨询;苗木种植、销售。主要提供的劳务:工程施工。(四) 公司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1.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2.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本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3. 会计期间会计年度自公历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本盈利预测表所载财务信息的会计期间为 2014年 5 月 1 日起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止。4. 记账本位币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5.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公司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公司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母公司将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及其子 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编制。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列示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8. 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除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外,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人民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公积。9. 金融工具(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依据、计量方法和终止确认条件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下列情况除外:1)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2)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照成本计量。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但下列情况除外:1) 以公允 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2) 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按照成本计量;3) 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或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将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之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①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② 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的原则确定的累积摊销额后的余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照如下方法处理: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资产持有期间所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处置时,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投资收益;处置时,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账面价值扣除原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后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当收取某项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已终止或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时,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当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解除时,相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3)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公司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继续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 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2) 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 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2) 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 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 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2) 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之和。(4) 主要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确定其公允价值;初始取得或源生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基础。(5) 金融资产的减值测试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1) 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2)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3)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根据其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确认其减值损失,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减值损失。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客观证据① 表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A. 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B.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C. 公司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D.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E. 因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债务工具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F. 其他表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况。② 表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并计入减值损失。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在期后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并计入当期损益。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期后公允价值上升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10. 应收款项(1)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 单笔金额占应收款项余额 10%以上且单笔金额在 500 万准 元以上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的计提方法 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2)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1) 确定组合的依据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确定组合的依据账龄分析法组合  相同账龄的应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账龄分析法组合  账龄分析法2) 账龄分析法 账 龄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1 年以内(含 1 年,以下同)  5.00 5.001-2 年  10.00 10.002-3 年  20.00 20.003 年以上  100.00 100.00(3) 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有迹象表明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该账  龄段其他应收款项存在明显差别,导致该项应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收款项如果按照既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无法  真实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11. 存货(1) 存货的分类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在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2) 存货的计价方法 工程施工成本按实际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施工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用及应分配的施工间接成本。累计已发生的施工成本和已确认的毛利(亏损)大于已办理结算的价款金额,其差额反映为已完工未结算工程;累计已办理结算的价款金额大于在建合同工程累计已发生的施工成本和已确认的毛利(亏损),其差额反映为已结算未完工程,项目完成后,工程发生的累计成本、累计已确认毛利(亏损)与工程结算对冲结平。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3)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4). 存货的盘存制度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5)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1) 低值易耗品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2) 包装物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12. 长期股权投资(1) 投资成本的确定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中,将按持股比例享有在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之前所持被合并方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新增投资成本,与长期股 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在购买日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②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3) 除企业合并形成以外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 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 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按照合同约定,与被投资单位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的,认定为共同控制;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的,认定为重大影响。(4) 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5)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的处理方法1)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的,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除非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① 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之前处置对其部分投资的处理方法公司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但尚未丧失对该子公司控制权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结转与所处置的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处置所得价款与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② 处置部分股权丧失了对原子公司控制权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结转与所处置的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处置所得价款与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同时,对于剩余股权,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如果存在相关的商誉,还应扣除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2)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与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处理方法一致。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通常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①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②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③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④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13. 固定资产(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计价和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并从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类别  使用年限(年)  年折旧率(%)房屋及建筑物  20-50 4.5-1.9通用设备  10-12 9.50-7.92运输工具  8-12 11.88-7.92电子设备及其他 5-10 19.00-9.50(3) 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14. 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包括特许经营权、财务软件、工程软件等,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按照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系统合理地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具体年限如下: 项 目  摊销年限(年)特许经营权[注]土地使用权软件[注]:特许经营权为重庆华宇公司经开区北部新区苗木生态园项目,该项目通过 BOT 方式进行承包,目前尚处在建设期,当达到运营条件时,再将其从存货中转入到无形资产进行核算。(3)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4)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1)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 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15. 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16. 借款费用(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1) 当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①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②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③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2) 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3) 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3)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包括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7. 预计负债(1) 因对外提供担保、诉讼事项、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等或有事项形成的义务成为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时,公司将该项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2) 公司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对预计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并在资产 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18. 收入(1) 收入确认原则1) 销售商品销售商品收入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 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公司不再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不再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 提供劳务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可靠估计的(同时满足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的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够可靠估计的,若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若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劳务收入。3) 让渡资产使用权让渡资产使用权在同时满足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利息收入按照他人使用本公司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使用费收入按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4) 建造合同①. 建造合同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可靠估计的,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建造合同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够可靠估计的,若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若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②. 固定造价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表明其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计量、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成本加成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表明其结果能够可靠估计: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③. 确定合同完工进度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