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药业(002317)_公司公告_众生药业: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时间:

众生药业: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2-07-06

证券代码:002317 证券简称:众生药业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〇二二年七月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计划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67,88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入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
1中药提取车间建设项目30,105.0018,100.00
2抗肿瘤药研发项目23,753.0022,600.00
3数字化平台升级建设项目7,233.006,880.00
4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0,300.0020,300.00
合计81,391.0067,880.00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项目需要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公司有关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法律程序予以置换。在不改变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募集资金到位后,如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资金需求,不足部分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解决。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

(一)中药提取车间建设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30,105.00万元,实施地点为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凤岗西街6号,建设期24个月,实施主体为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拟将公司在东莞生产基地的中药提取产线转移到肇庆逸舒制药,同时扩大中药提取产能。项目建成后,将能满足62.57亿粒(片、袋、丸)中药制剂的提取和前处理需求。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结合目前经营现状,落实公司总体规划

公司东莞生产基地规划建设较早,历经近二十年周边已演变成东莞火车站的TOD区域,厂区主要建筑紧邻广深铁路线和未来的商务区,厂区用地已经饱和。

同时,东莞生产基地的生产仓储、动力供应、环境保护等设施设备已基本满负荷运行,升级优化空间有限,难以匹配生产经营的进一步扩大。

肇庆生产基地用地空间更广、资源承载能力更强、规划和建设更优、发展潜力更大,生产搬迁扩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因此,本项目实施成为公司充分考虑东莞、肇庆两地生产基地经营现状,落实公司总体规划的重要举措。

(2)缓解公司产能瓶颈,保障未来持续发展

中成药是公司核心业务基础和重要的增长来源。2019-2021年,公司中成药营业收入由14.22亿元增长至15.6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由56.20%上升至

64.24%。随着中成药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中药提取关键工序的产能瓶颈问题日益突出,阻碍公司持续发展。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扩大中成药生产能力,为夯实中成药业务基石、保障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产能基础。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等诸多政策,提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等相关内容,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

(2)技术可行性

公司拥有本项目主要产品的相关专利,涉及产品已处于大批量生产阶段,相关技术工艺成熟。公司是复方血栓通系列制剂的产品原创者、标准制定者、行业引领者和市场主导者。核心产品复方血栓通胶囊获得了“2018年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排行榜”广东省第一名,相关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相关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脑栓通胶囊发明专利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银奖,是该次获奖的中国专利奖金奖和银奖中唯一的中医中药类专利。众生丸系列产品则是公司独家原研剂型、广东省名牌产品及广东

省自主创新产品。

在质量控制方面,公司对生产过程中环境、设备、物料、人员、工艺及操作流程等关键要素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确保全过程符合GMP规范要求,放行销售产品质量100%合格。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具备技术可行性。

(3)市场可行性

本项目拟扩大中药提取产能,为脑栓通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众生丸等产品产能提升奠定基础。其中脑栓通胶囊是缺血性脑卒中安全、经济的临床常用药物,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急性期和恢复期治疗,是国家医保目录独家品种,临床证据丰富,成长空间大。复方血栓通胶囊以其明确的血管保护作用用于心血管领域,也被多项临床指南及共识推荐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底疾病的治疗,为原研独家剂型品种,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品种,临床价值大、科技内涵高、市场应用广。众生丸是公司独家原研剂型、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等咽喉疾病。

上述产品涵盖心血管、眼科疾病、清热解毒等多个治疗领域,其市场前景广阔。根据LeadLeo统计,2014-2023年,我国心血管用药市场规模(按终端销售额计)将从385.1亿元增至65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0%;2017-2026年,我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1亿美元增至9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69%;根据米内网数据,近两年我国清热解毒中成药市场规模整体均保持在22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巨大。

(4)环保可行性

首先,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产品不属于“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其次,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独立专职运行的环境健康安全部,制订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由环境健康安全部负责日常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公司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通过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将清洁生产技术和理念贯彻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使公司环保工作得到了有效保

证,也为本项目顺利实施与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4、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30,105.00万元,主要投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额占总投资比例
1工程建设费用23,687.0078.68%
1.1建安工程14,167.0047.06%
1.2设备购置及安装9,520.0031.62%
2基本预备费1,185.003.94%
3铺底流动资金5,233.0017.38%
合计30,105.00100.00%

5、项目经济效益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26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29.41%,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6、项目涉及的土地、审批、备案事项

本项目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项目备案、环评尚在办理中。

(二)抗肿瘤药研发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23,753.00万元,实施期48个月,实施主体为本公司。本项目资金拟用于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和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的临床试验,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丰富公司研发管线,增强公司竞争力

公司拥有较为丰富的产品管线,现有产品管线覆盖眼科、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多种重大疾病领域。近年来,公司坚定不移地向创新型制药企业的方向迈进,以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目标,前瞻性地开展相关创新药的研究。目前,

公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代谢性疾病研发管线,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及人禽流感、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研发管线取得重要进展。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肿瘤研发管线的研发,增强公司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竞争力,为公司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2)加快抗肿瘤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注重创新药物的研发。但是,新药研发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发成本高、试验周期长等显著特点。随着公司在研产品管线的持续推进以及新增研发管线的不断丰富,公司现有资金将难以满足不断丰富的研发需求。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与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临床试验的顺利推进,加快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缓解公司产品研发面临的资金压力。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等重要政策,以促进医药技术创新,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满足公众临床需要。2022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卫健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创新产品研发”、“发展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改良型新药”、“重点发展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临床需求,以及罕见病治疗需求,具有新靶点、新机制的化学新药”等内容。因此,本项目实施具备政策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

经过多年研发探索,公司逐步建立了项目立项、化学合成、生物学评价、分析方法学开发、制剂研究、药物临床研究等自主研究能力,在新药临床研究及产业化阶段,公司已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执行力强的从项目立项、化学合成、生物学评价、分析方法学开发、制剂研究、药物临床研究等完整链条的研发团队。

同时,公司关注具有高技术壁垒特征的改良型新药,建立了聚合物胶束载药

平台。以该平台为依托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与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是公司研发的基础化疗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与紫杉醇的改良型新药,与现有制剂相比具有组织被动靶向性及增效减毒作用,同时还可避免现有制剂的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等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临床使用安全性。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与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已开展I期临床试验。

(3)市场可行性

恶性肿瘤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也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人类医疗卫生问题之一。公司一直将抗肿瘤药物作为研发重点领域,此次研发项目涉及的基础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和紫杉醇是很多恶性肿瘤的一线用药,并且可以和靶向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联合用药,也可以和公司布局的分子靶向药物、肿瘤免疫药物联合用药,有助于夯实公司在肿瘤领域的产品线,为公司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6-2021年我国抗肿瘤化学药市场由557.81亿元增至1,149.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55%,是近年来增速较快的药物细分领域。因此,本项目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项目实施具备市场可行性。

4、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23,753.00万元,主要投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试验阶段投资额
T+12月T+24月T+36月T+48月合计
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临床I期600.00---600.00
临床Ⅱ期860.001,720.00--2,580.00
临床Ⅲ期-1,504.004,700.002,256.008,460.00
小计1,460.003,224.004,700.002,256.0011,640.00
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临床I期1,073.00---1,073.00
临床Ⅱ期-2,580.00--2,580.00
临床Ⅲ期-1,504.004,700.002,256.008,460.00
小计1,073.004,084.004,700.002,256.0012,113.00
合计2,533.007,308.009,400.004,512.0023,753.00

5、项目涉及的土地、审批、备案事项

本项目不涉及新增用地,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无需进行项目备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不属于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无需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三)数字化平台升级建设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7,233.00万元,建设期36个月,由本公司统一协调组织实施。项目拟购置服务器、零信任设备、堡垒机等设备,以及制造执行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平台等软件,对公司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及职能协同、决策分析、基础网络、信息安全等进行升级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司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数字化建设目标。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积极顺应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不断深度融合,信息化应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简单交流和收集,其在信息共享、资源计划、精益管理、风险管控、供应链协同、智能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本项目的实施,成为公司顺应两化融合、深化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2)贯彻落实信息化战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率

近年来,公司持续落实信息化战略,不断推进生产智能化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经营管理与决策水平。未来,随着公司持续发展,现有信息系统将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经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等要求。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实施,从IT基础支撑、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和职能协同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完善数字化转型之路,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保障公司

的持续稳步发展。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

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大力支持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的发展。此外,《“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将医药企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作为“十四五”发展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运营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在工厂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精益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等内容。

(2)人才与经验可行性

近年来,公司通过SAP ERP、销售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无缝接口集成,实现前后端业务重组整合,同时致力打造全流程智能制造生产供应链,生产制造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精益生产推行成效持续显现。上述措施为打通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数据流打下坚实基础,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4、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7,233.00万元,主要投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额占总投资比例
1设备及软件6,889.0095.24%
2基本预备费344.004.76%
合计7,233.00100.00%

5、项目涉及的土地、审批、备案事项

本项目不涉及新增用地,项目备案尚在办理中。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不属于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无

需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四)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项目概况

公司拟将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0,300.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保障公司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公司的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等经营性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较大,生产经营对流动资金存在较大需求。2019年至2021年各年末,公司存货分别为37,391.75万元、40,383.28万元、45,219.88万元,应收账款分别为66,472.98万元、40,280.84万元、49,296.01万元,应收票据分别为55,245.36万元、55,275.63万元、29,892.01万元,预付款项分别为8,971.64万元、9,494.31万元、9,758.08万元。未来公司还需要持续引进高水平的优秀技术人才,在管理、研发等方面也需投入大量资金。本次募集资金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可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方向,对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推进在研药物研发进程、丰富研发管线、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显著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与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

(二)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1、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的资本金将随之增加,总资产、净资产规模相应扩大,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资金实力得到有效增强,有助于公司提高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促进公司未来持续发展。

2、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股本总额将即时增加,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短期内无法即时产生效益,因此公司的每股收益短期内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3、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本次非公开发行将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入,增强公司流动性;二、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将大幅增加;三、净资产的增加可增强公司多渠道融资的能力,从而对公司未来潜在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产生积极影响;四,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渐产生经济效益,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及可持续性将得到有效提升。

四、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结论

经过审慎分析,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求,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助于公司持续较快发展,将会给公司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因此,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运用合理,符合本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二〇二二年七月五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