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园林(002310)_公司公告_东方园林: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更新后)

时间:

东方园林: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更新后)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1-04-29

证券代码:002310 证券简称:东方园林 公告编号:2020-070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东方园林股票代码002310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陈莹夏可钦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104号楼7层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104号楼7层
电话010-59388886010-59388886
电子信箱orientlandscape@163.comorientlandscape@163.com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1,777,322,354.392,190,941,700.26-18.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250,828,440.24-894,007,945.2971.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287,515,757.07-724,332,036.0960.3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956,949,569.14-800,512,748.40-19.5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9-0.3372.7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9-0.3372.7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4%-7.26%5.22%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44,874,408,899.8043,811,501,216.442.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12,168,809,497.5712,427,324,714.66-2.08%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98,841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何巧女境内自然人33.38%896,540,5940质押896,540,594
唐凯境内自然人5.74%154,012,147115,509,110质押153,932,147
北京朝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国有法人5.00%134,273,1010
北京朝投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盈润汇民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境内非国有法人5.00%134,273,1010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海信托-安盈19号东方园林员工持股计划集合资金信托境内非国有法人3.16%84,993,9220
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云南信托-招信智赢1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境内非国有法人1.53%41,147,6340
翟晓波境内自然人1.23%33,000,0000
赵宝宏境内自然人0.82%22,000,0000
黄铭真境内自然人0.80%21,520,0000
邓少林境内自然人0.46%12,443,6900质押12,443,69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北京朝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朝投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盈润汇民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一致行动人,何巧女、唐凯为夫妻关系。未知公司其他前10名股东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是

(1)公司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发行日到期日债券余额(万元)利率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16东林021124262016年08月10日2021年08月10日42,111.06.70%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16东林031124642016年10月24日2021年10月24日58,007.26.00%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19 东林011128422019年01月15日2021年01月15日44,969.37.50%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19 东林021128292019年02月01日2021年02月01日69,348.87.50%

(2)截至报告期末的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本报告期末上年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资产负债率69.91%71.04%-1.13%
项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0.47-0.62175.81%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生态与环保的主业方向,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做精,环保做强,循环经济做优。其中生态板块转向收益更高、回款更有保障的城市区域,具体业务主要包括景观统筹下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域旅游、矿山和土壤修复等,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建设经验,助力宜居城市的建设。环保板块,公司继续加快建设工业危废处置产能,同时引进新技术处理城市固废,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循环经济板块,公司利用已掌握的核心科技,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并对工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提供增值服务。循

环经济一方面可推动社会向节约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绿色工艺改进,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期内,生态板块重在做精品项目,注重产值质量,控制投资节奏:增量业务上,公司重点推进地方财力雄厚、支付能力有保障地区的业务,同时根据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和意愿,灵活采用EPC或PPP模式开展项目;存量业务上,公司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融资进度合理安排生态类工程业务施工节奏,重点推进融资已落地项目的实施,根据融资情况控制投资进度,采取现状结算、收尾回购、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等方式促进回款,生态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起到了良好支撑作用。环保板块是公司重要的增长极,公司主要通过新建、并购等模式拓展业务布局,目前已储备了全国28个省份的处置能力,区位优势明显,未来将进一步占领更多区域的市场份额同时保障已有项目的持续运营。

循环经济板块是公司未来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公司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从而更加有效的减少废物产出,增加废物再利用。目前公司已成立事业部,抓紧循环经济板块的布局。

(二)主要业务模式

1、生态板块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传统EPC模式和PPP模式。

EPC即设计施工一体化,对于传统景观工程项目,通常情况下公司与政府先签署框架协议,对预计工程总金额及包含的多个单项景观工程内容、总工期等进行约定,在单项景观工程具体落地、实施时,双方再签署基于此框架协议下的单项工程合同,并对此单项工程的金额、施工内容、工期等进行约定。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通常情况下,由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和政府共同设立项目公司(SPV),并通过项目公司实现对PPP项目的投资、融资、运营等功能。

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2、环保板块业务主要通过新建和并购的模式开展,贯彻无害化、资源化和驻场服务相结合的战略布局,具体业务内容主要集中在金属危废处置、油田危废处置、机械电子行业危废处置、城市综合危废处置等领域。公司依托现有的环保业务平台,对环保子公司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创新技术手段、提升处理处置技术,充分释放产能效益。

3、循环经济产业

公司主要通过投资、建设、运营循环经济企业或循环经济产业园,或对已有循环经济产业园实施提标改造,进行智能化升级,提供增值服务。目前公司已涉足废旧家电、电子废弃物和报废汽车拆解等领域,并对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投资及优化升级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蔓延的复杂经济形势,公司在董事会和全体高管的领导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紧紧围绕既定战略目标,在深耕生态建设领域的同时,进一步向危废处置、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领域积极拓展,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持续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严格执行费用管控措施,为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在业务表现、重点推进的工作等方面如下:

(一)业务表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7亿元,其中生态建设业务(含水环境综合治理、市政园林和全域旅游)实现营收13.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11%,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表现突出,上半年实现营收2.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34%;固废处置业务较平稳,实现营收1.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59%。

二季度以来伴随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公司积极复产复工,二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13.35亿元,环比增长202.72%,整体呈现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在控制费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方向等措施,实现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2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2.54%,同时,在控股股东的支持下,公司信用提升,融资成本降低,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4.94%。

2020年1-6月,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71.94%,其中二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8.48万元,环比增长114.43%,实现了单季度扭亏为盈,为2020年全年业绩持续向好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48.74亿,负债313.71亿,资产负债率69.91%。公司控股权变更完成后,公司在存量贷款续贷、新增融资授信等方面获得了支持。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有息负债余额情况如下:

融资途径期限融资余额(亿元)
2020/6/302019/12/31
银行贷款一年以内(含一年)46.7067.66
一年以上20.1922.16
债券一年以内(含一年)12.292.65
一年以上9.9921.39
信托融资一年以内(含一年)0.090.02
一年以上52.014.97
融资租赁一年以内(含一年)0.280.20
一年以上0.890.97
合计142.44120.03

由上表可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余额为142.44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余额为59.36亿元,较期初下降15.85%,占公司全部有息负债总额的比例为41.67%,较期初下降17.10%。此外,公司新发放银行贷款成本较之前有了较大幅度下降,目前大多维持在基准利率左右。

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性和和偿债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显著上升,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

项目2020-06-302019-12-312019-06-30
流动比率121.61%106.57%104.25%
速动比率49.53%45.11%47.07%
资产负债率69.91%71.04%70.93%

总体而言,公司债务情况良好,融资成本较前期下降,债务结构获得了显著改善,长期债务占比增加,短期债务风险可控。

(二)重点工作

1、生产经营逐步恢复

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司根据融资进度合理安排生态类工程业务施工节奏,重点推进融资已落地项目的实施,对于部分融资困难的项目,公司采取多种适宜的模式进行盘活,报告期内,生态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起到了良好支撑作用。公司依托现有环保业务平台,加速推进以工业危废处置为主的环保业务,推进存量危废处置项目的技改和运转。公司开始布局循环经济产业,以投资+新建的模式,涉足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和汽车拆解等领域。报告期内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实现收入2.55亿元,为落实循环经济战略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与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对兴盛源循环经济园区及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是公司对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运营的积极探索实践。

2、资产结构显著改善

为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满足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协调金融机构贷款、为公司提供担保增信等途径,帮助公司解决融资问题,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

此外,公司拟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筹措资金。一方面,通过发行优先股、非公开发行股票、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等股权融资方式降低整体杠杆率。截至目前,公司已向证监会申报了优先股二次反馈意见的回复,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项。

另一方面,公司逐步调整债务结构,通过长短期债务有机结合,减轻短期偿债压力。截至目前,公司发行绿色债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批复,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发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相关议案。预计公司未来资产负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3、项目结算与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持续加强

报告期内,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大了项目建设、结算和回款的难度,公司顶住压力积极与业主方沟通协调,同时加速内部认价认量、签证、办理验收移交手续等工作,全面推进产值确认、加速结算办理,以降低回款风险。

报告期末,SPV公司账面可用资金余额合计约为15.61亿元,未来公司将通过加强项目结算力度、加快PPP项目的付款节奏等方式,加速回笼资金。针对部分已融资落地尚未放款的项目,公司将积极沟通相关金融机构协调放款,针对部分融资相对困难的项目,公司也将通过项目部分股权转让等方式解决融资问题,控制投资风险。针对公司目前应收账款余额较高的情况,公司将加快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在项目实施中,有效利用国有资源和民营机制的优势互补,提升公司信用。

4、安全生产,履行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及政府号召,全面落实抓防控促生产“双目标”,管理层带头执行严格的应急管控措施,为员工发放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组织办公楼宇、厂房消杀等工作,重点关注和关怀疫区员工,最大程度保护员工安全。疫情缓解后,公司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快速复工,确保项目高效优质完成,保障了业务的建设需求,维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

三、核心竞争力

(一)生态环保领域先发优势

自2013年起,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的“三位一体”生态综合治理理念。公司以前瞻性的生态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修复技术为基础、以综合性的水域与市政规划为前提,为城市生态系统修复项目提供策划、规划、研究、投融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三位一体”生态综合治理理念完美契合了国家近年提出的海绵城市、城市黑臭河治理等水系治理的建设目标,这些探索和实践为公司由传统景观工程建设向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的生态修复业务的转型夯实了基础,使公司

快速成为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先行者和龙头企业。

(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技术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环境规划设计院、景观设计院、水利设计院、环保设计院、生态修复设计院等多个专业研发设计机构和东方利禾、东方复地等专业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河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专利技术为基础,以河道治理及河流湿地建设为实施目标,开展具有广泛适宜性的集功能性和景观性为一体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和示范推广,探索搭建适宜的水文水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和信息化平台。公司荣获2019年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并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的高新技术体系实现了与设计、工程、运营的融合,具备了在生态领域内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

公司于2016年收购了上海立源与中山环保,进一步优化公司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上海立源专注于水处理工艺、技术、设备的研发、制造与应用,中山环保主要从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两家子公司均在各自领域经营多年,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已经积累较强的竞争优势,与公司在客户资源共享、技术融合、产品多元化、项目实施、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均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加快发展水处理业务,促进公司园林景观业务与水处理业务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为公司生态环保业务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三)危废处置的技术和布局优势

为全面布局危废处置市场,公司与上百家设计院及技术咨询机构、成套设备厂商以及二十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遴选与掌握了实用危废处置技术50余项,拥有意大利赫拉技术、等离子技术、多膛炉技术、回转窑技术、高频微波技术及PCB酸性、碱性废蚀刻液循环再生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处置绝大多数危废品类,形成危废处置行业全覆盖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将持续深化危废处置的行业布局,通过新建、并购等模式逐步扩大处理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国内外技术引进,逐步打造覆盖面广、处理资质完善的危废处置技术体系;对现有项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保障现有项目的正常运营;保持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外部专家合作体系和公司自有的环保研究院,为公司危废业务的快速布局保驾护航。

(四)混合所有制下的市场机制优势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权的转移为公司带来了流动性支持和资产性支持等,帮助公司快速恢复造血能力。同时,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朝阳国资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交由经营管理层执行,既保持了企业原有经营机制和团队的活力和效率,也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生态环保领域国有资源和民营市场化机制的优势互补,显著提升了公司在生态环保领域的竞争力。

(五)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公司长期注重品牌建设,不断通过质量、诚信和服务来打造自己的品牌,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行业内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优势,具备了大型高端项目的承揽、设计和施工能力。从奥运会、世博会、沈阳全运会、广西园博会到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阜阳市城南新区水系综合治理等项目,从景观设计到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东方园林的项目在全国各地均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不断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市场、行业及业务模式风险

1、金融“去杠杆”转为“稳杠杆”,外部宏观融资环境改善

2019年及2020年以来,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出台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央行多次降准和下调公

开市场操作利率,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多地通过完善LPR形成机制等改革措施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经济修复提供了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

2、行业风险

近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景气下滑,而房地产市场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地方政府收支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加之国家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清查和整顿,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减少了市政园林建设的投资,同时也影响了公司的收款进度。在公司生态板块的存量订单中,主要业务模式为PPP,地方政府是主要的业务合作伙伴。2014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4年第43号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明确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2017年4月,六部委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明确禁止国务院批准限额外的一切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特别强调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损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最低收益,不得对有限合伙制基金等任何股权投资方式额外附加条款变相举债。上述因素给地方政府采用PPP模式落地政府公共服务采购增加了诸多限制因素,存在一定的行业政策风险。另外结算进度放缓等风险对存货、应收账款、收入等指标及其对应节点都不同程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展望未来,受政府资金状况影响,加之设计方案调整、施工场地准备以及极端气候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如订单规模增长速度放缓、订单落地速度放缓、工程工期延长、应收账款回收等风险。

3、业务模式风险

传统模式风险:市政园林项目的传统模式通常需要企业先垫资后收款,因此会形成大量存货和应收账款。公司市政园林工程业务的投资方是地方政府,虽然地方政府信用等级较高,但存货结算和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状况、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等的影响,资金周转速度也和地方政府办公效率有关,造成存货无法按时结算和部分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公司工程项目运作的一般周期为1-3年左右,相对较长,部分项目长达3-5年,项目周期的长度也对公司业务模式及收款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带来的存货减值风险和账款回收风险,公司已根据公司制度及相关会计政策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来降低存货减值风险,同时公司也将严格执行应收账款减值政策并控制相关风险。

PPP模式风险:PPP模式更强调的是一种公司的合伙协调机制,目的在于发挥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以便与政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有效降低项目风险,有利于后期回款。但这种模式依然存在一定风险,一方面,我国PPP模式处于起步阶段,PPP模式发展的政策环境、信用环境还有待完善,同时,PPP项目落地受政策颁布进度,政策支持力度等的直接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PPP项目一般项目周期较长,往往跨越几届政府,存在一定履约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牢牢抓住PPP模式的发展机会,同时审慎考虑项目风险,筛选优质低风险的项目。

(二)收入确认风险

1、收入确认风险概述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财会〔2017〕22号)确认收入: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公司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并按照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项目信息收集、参与项目投标、项目承接、项目实施、项目结算、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决算、项目移交等环节。综上所述,按照履约进度的收入确认和项目结算无严格对应关系。

针对上述收入风险,公司从谨慎性出发采取措施及时规避。对于已完工项目,公司每年根据未来结算额与账面累计收入孰低的原则来进行账务处理,即每期期末根据获取的最新的结算进度中的数据与账面累计收入进行对比,如账面累计收入大于最新证据获取的数据,则

差额冲减当期收入,否则不做账务处理。

2、客户结算与收入确认金额的差异

从项目结算来看,由于公司承接的传统项目通常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结算体系较为复杂,结算流程和结算时间较长。一般过程结算需要3至6个月,而项目的最终结算需经监理单位审计、第三方审计、财政部门审计确认等过程,整个结算周期半年到一年时间,由此导致客户结算与公司收入确认金额之间存在差异。公司2020年1-6月重大项目结算和收入确认金额差异情况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重大项目累计收入55.56亿元,累计结算28.17亿元,合同资产(即差异)27.39亿元。

(三)已完工未结算存货风险

1、结算延期风险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清查和整顿,公司的市政园林业务与地方政府合作密切,受地方政府资金情况的影响,存在结算延期风险。为此,公司加强结算的考核与管理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项目结算,如:成立结算管理部、制定结算管理流程作业指导书、编制结算作业指导书、编制结算任务计划跟踪表、编制对上结算月跟踪报表等,并积极落实各项制度,推动工程结算的及时进行。截止到目前,公司不存在与发包方就工程量、工程质量存在重大分歧或纠纷的情况。

2、合同资产减值风险

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资产余额1,610,561.56万元,存在减值风险。公司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制订了合同资产减值政策,并根据政策计提了减值准备来降低合同资产减值风险。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资产累计计提减值准备10,990.11万元。

3、账款回收风险

公司传统业务的投资方是地方政府,虽然地方政府信用等级较高,但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状况、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等的影响,资金周转速度也和地方政府办公效率有关,存在因结算延期导致收款延迟的风险。公司一直积极保障工程款的及时回收,针对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从融资结构、资金监管等全方位进行设计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不存在大额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情况。

4、公司为推进项目结算采取的措施

成立了结算管理部,专门负责对公司遗留结算项目进行管理、跟踪、策划及技术支持。

制定了结算管理流程作业指导书,指导大区及项目人员按照结算管理流程顺利办理结算,完成结算考核指标,促进公司资金回收。

编制了结算任务计划跟踪表,由大区经营负责人与项目经理排出结算策划,将结算完成过程中的每一工作要点、计划完成时间、责任人列出,并及时跟踪计划完成情况,以便有计划地完成结算。

编制了对上结算月跟踪报表,将结算指标内所有项目分大区统计每个结算项目的结算进展情况、预计结算时间,并由专人每周、每月跟踪每个大区的结算进展情况变化。

通过以上措施,公司2020年1-6月完成结算额78,898.50万元。

2、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①、会计政策变更情况如下: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审批程序备注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根据财政部要求,在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董事会审批首次执行该准则对2020年期初留存收益无重大影响,对2019年度财务报表不予调整。

②、报告期内未发生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变更。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一级子公司共25户,未发生变化。2020年3月,公司下属子公司北京东方园林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及东方园林集团环保有限公司收购江苏盈天化学有限公司75%的股权。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