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000938)_公司公告_紫光股份:2020年董事会报告

时间:

紫光股份:2020年董事会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1-04-24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董事会报告

2020年度,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勤勉尽职,认真履行股东大会赋予的职责,规范运作,推动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一、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情况

2020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了15次会议。

1、公司于2020年3月6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0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关于公司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和会议议题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3月7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2、公司于2020年4月24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19年度总裁工作报告》、公司《2019年度董事会报告》、公司《2019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公司《2019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公司2019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关于续聘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及支付审计费用的议案》、公司《2019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公司《201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公司《关于2019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关于公司2020年度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关于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关于公司与清华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及为子公司申请授信额度提供担保暨关联交易议案》、《关于为子公司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为子公司申请厂商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议案》等十九项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4月25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3、公司于2020年4月29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公司符合非公开发行股票条件的议案》、《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的议案》、《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议案》、《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议案》、《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填补措施的议案》、《关于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出具的<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采取填补措施的承诺>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宜的议案》、《关于公司<未来三年(2020年-2022年)股东回报规划>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议案》、《关于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账户的议案》、《关于暂不召开股东大会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刊登于2020年4月30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4、公司于2020年5月22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参股公司提供担保暨关联担保的议案》、《关于公司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和会议议题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5月23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5、公司于2020年5月27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5月28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6、公司于2020年6月1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受让紫光恒越(杭州)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关于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19年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核定方案的议案》。

7、公司于2020年6月4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和会议议题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6月5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8、公司于2020年6月5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公司2019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和会议议题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

6月6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9、公司于2020年7月24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0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和会议议题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7月25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10、公司于2020年8月24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四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关于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关于公司在清华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办理存贷款业务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五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8月25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11、公司于2020年9月24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出资设立参股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12、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受让产业基金份额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10月28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13、公司于2020年10月29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全文、《关于为子公司申请银行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为子公司申请厂商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为子公司采购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议案》、《关于公司2020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和会议议题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10月30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14、公司于2020年11月26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子公司申请银行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11月27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15、公司于2020年12月11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公司《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可行性分析报告》、《关于收购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46.67%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关于为子公司申请厂商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为子公司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公司《2020年度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关于公司2020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和会议议题的议案》。《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次会议决议公告》及相关公告刊登于2020年12月12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二、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认真规范行使有关董事会的职权及股东大会授予的权限,认真执行股东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

三、2020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紧抓数字经济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围绕“云—网—边—端—芯”产业链,发布了全新的“AI in ALL”智能战略,将AI能力全面引入产品与解决方案,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收入规模持续上升。公司聚焦政企业务、运营商业务和国际业务三大市场,政企业务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运营商业务快速增长,国际业务稳步推进。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36%。一方面,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358.31亿元,同比增长20.0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从去年的55.15%提升至60.01%,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一方面以云与智能平台、超融合及软件定义存储为核心的云产品与云服务业务不断扩大,为公司聚焦云与智能领域奠定了良好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控股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67.99亿元,同比增长14.08%,重点布局的运营商业务和国际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运营商业务收入达到56.58亿元,同比增长67.15%;国际业务中新华三H3C品牌产品及服务收入达到7.18亿元,同比增长61.45%。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5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63亿元,同比增长27.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50.68亿元,同比增长198.2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81%,达到41.31亿元。

根据IDC数据,2020年公司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达35%、中国企业网路由器市场份额达30.8%,均位列市场第二名;中国企业级WLAN市场份额为31.3%,蝉联市场第一;中国X86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三,达到15.4%;中国存储市场、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中国UTM防火墙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一)围绕“AI in ALL”智能战略,打造“云—网—边—端—芯”产业链

1、智能联接

报告期内,网络产品在“智能联接”战略引导下,坚持场景化开发,将“AI in ALL”战略全面落地,推动网络向内生智能方向演进,面向运营商、政企行业持续发布新产品新方案,帮助客户构建超宽、智能、融合、可信、极简的智能联接。

在交换机和路由器领域,公司发布了新一代S12500R系列融合交换路由器产品,拥有业界最高密度的400G吞吐性能,并联合业界测试仪领导厂商思博伦执行了业界最大规模的400G+SRv6叠加性能测试,具有超强的转发能力。该产品上市后迅速成为大型互联网企业下一代数据中心架构的核心主力产品。面向数据中心、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公司发布了多款交换机产品及网络智能融合解决方案,解决客户数据日益增长的承载压力。同时,公司还发布了MSR系列5G路由器及5G组网解决方案,从边缘处理、安全保障及体验提升三大方向,助力行业用户构建融合开放的5G专网,已在医疗、金融行业率先实现落地应用。

在无线领域,公司持续在WLAN、物联网、4G/5G及融合方案等方向发力,进一步深耕场景化方案和优化用户体验。公司全年新发布了16款Wi-Fi 6产品,至此连续发布了27款Wi-Fi 6场景化无线接入点(AP),形成室内、室外、高密、集中部署、分布部署、工业部署等丰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其中,WA6628成为国际权威评测机构Tolly Group测试过的单射频性能最高、速度最快的Wi-Fi 6接入点。公司在无线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在网络管理与运维领域,公司全新升级了依托核心先知网络架构SNA的AD-NET网络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广域网、园区网等多个应用场景当中实现管理、控制、分析融合,同时实现了包括本地AI、设备AI、云端AI的全面智能化应用,构建全场景、全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网络,在金融、教育、能源和电信等众多领域实现规模部署。

在网络芯片领域,公司基于16nm工艺具备高级编程能力的智能第一代商用网络处理器芯片正式投片,该芯片采用全球领先的网络处理器架构,支持GE到400GE的全系列以太网接口类型,可广泛应用于路由器、交换机、安全、无线等数据通信领域,公司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基于该网络处理器芯片的系列网络产品。目前,公司已在多核处理器、高性能片上网络、高速以太网接口、高速内部互联接口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IP,同时拥有先进工艺、大尺寸、数模混合、多芯片封装等领先的芯片设计能力,并且将保持量产一代、设计一代的迭代方式不断进行技术演进。公司布局网络芯片,有助于公司在中国高端路由器等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在5G产品和解决方案领域,为了进一步提升5G网络服务垂直行业的能力,公司Open UPF(User Plane Function)已经和5G核心网主设备厂商共同完成了业界首次解耦测试,在推进Open UPF服务政企客户的道路上形成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公司与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浙江省分公司联合完成了业界首款基于SA架构的4.9GHz小站在垂直行业场景的验证测试,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将为后续生产型企业进行5G部署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样板案例。

2、智慧计算与智能存储

2020年,公司服务器产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内生智能,成就智慧计算”全新战略的指引下,公司在产品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推出多款高性能服务器产品。公司推出的高性能服务器H3C UniServer R6900 G5,可服务于核心数据库、企业核心计算、私有云、AI推理与训练、高性能计算与内存计算等核心高性能应用领域;H3C UniServer R4950 G5服务器在SPEC CPU 2017 两项基准测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创造了浮点运算性能测试成绩的两项世界纪录,在互联网、数据中心、电信等领域广泛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在运营商集采项目中不断大份额中标,产品涵盖通用服务器、人工智能服务器和边缘服务器等系列。

在存储产品方面,公司发布了全新智能存储平台,支撑负载优化的多种类存储设备以及全局智能引擎,可向上感知应用,向下运维设备,全局分析数据,帮助用户应对海量数据及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挑战。另外,自主研发的UniStor X10000分布式融合存储以30%的第二大份额成功入围中国移动分布式块存储采购项目,关键业务智能存储系统Primera陆续中标金融、政府类关键应用项目。

3、云产品与云服务

2020年,公司将数字大脑的核心引擎升级为“云与智能平台”。同时,面向未来的云服务架构,提出了混合云战略,实现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软硬件同构,为企业客户带来统一架构、统一服务和统一体验的全新“紫光云”。面向私有云应用场景,推出全新UniCloud Stack架构,全面融合从虚拟化到IaaS、PaaS、数据服务的全部ABC能力,满足客户开箱即云的需求。面向公有云应用场景,推出的全新UniCloud 2.0架构,实现了运营调度层面的分层解耦以及计算、存储能力解耦、服务调用链路优化及服务架构优化,提供从IaaS到SaaS的16大类、304种全栈服务交付的能力集。在解决方案方面,推出了面向教育行业的Learningspace及面向全行业的Workspace新一代融合云桌面解决方案,具备接入灵活、运维便捷、使用安全三大核心特性,全面支持金融、政务、医疗、教育等行业复工复产。在疫情期间,Workspace新一代融合云桌面方案支持了公司超过万余名员工的在线远程工作和开发,保障业务连续不中断。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面向未来企业数据中心的下一代超融合创新架构UIS 7.0,打造业界首款中心边缘统一架构的超融合平台,在云原生引擎、智能边缘云引擎、百变金刚引擎和边缘云引擎共同作用下,将提升企业数据存储业务表现,可满足企业未来十年的技术架构变革。

公司发布的“绿洲平台”以云为基础,以大数据平台为底座,融合技术、聚合生态、赋能应用的数据服务中枢,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云生态功能,成熟的数据运营体系和强大的工具集,提升了业务数据处理效率,陆续支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智慧园区等众多行业智慧应用项目。

4、主动安全

在安全领域,公司发布具有“AI、云化、协同、共生”四大特点的主动安全战略2.0,提供基于AI平台、AI管理、AI网关、AI终端的AI Inside安全能力集;推出全系列AI安全业务板卡覆盖高中低三档防火墙产品,成为率先在全系列防火墙上均有专业AI安全硬件业务板卡的厂商,对安全威胁的智能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公司还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2.0、工控安全解决方案、视频安全解决方案等级保护2.0解决方案和零信任解决方案等。目前,公司安全业务已具备业界最全面的安全产品交付能力,覆盖网络安全、云安全、IPv6安全、安全大数据、移动安全、工控安全等级保护等领域。

在重点研发项目方面,“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信部网络安

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研究项目”等国家、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开展有序,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基于云服务的安全防护平台”、“智慧安全网关软硬件一体化板卡”和“内置5G安全的边缘计算防护”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

(二)新华三聚焦三大市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华三已形成由政企、运营商、国际构成的三大市场架构。在不断巩固和加强政企业务领导者地位的同时,运营商业务快速增长,国际业务逐步落地与拓展。

1、政企业务

在国家“新基建”战略指引下,行业数字化转型及企业上云步伐进一步加速。新华三围绕“云与智能”,以智能数字平台为依托,紧抓智慧应用核心,持续提升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助力加速智慧城市、政务、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新型智慧城市领域,依托紫光云全栈智能、全域覆盖的能力,从数字治堵,到数字治城,再到数字治疫,推动“城市数字大脑”在更多城市落地。报告期内,推出了全新城市操作系统3.0,借助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等技术创新和实施经验,作为底层平台支撑各种特色应用场景,覆盖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城市运营体系等诸多面面,全面支持智慧城市“千城千面”的打造;中标并打造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级”城市大脑——呼和浩特城市大脑正式上线启动,帮助呼和浩特实现“一屏统揽全城,一部手机享青城”的重要数字化转型。此外,还陆续中标和落地了成都高新区智慧城市、杭州城市大脑滨江平台、山东滨州沾化智慧城市等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公司“郁垒系统——‘一脑协同多端感知’的现代治理能力提升解决方案”入选2020年工信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成都高新区智慧城市项目入选IDC中国数字化转型优秀奖。

在政务行业,新华三陆续中标海南、山西、河北、宁夏等省级政务云以及郑州、连云港、成都、义乌等地市级政务云;中标上海市政务外网、山西全省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项目、海关总署国产化设备采购项目等多个重点政务、民生项目,继续保持政务云市场领导者地位。

在交通行业,在各地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新华三以全栈城轨云平台,Wi-Fi 6、

5G、LTE-M等通信网络,城轨安全三级等保,智能运维,城轨视觉中枢,IT架构和智能基础设施在内的一站式全融合智慧城轨解决方案,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多场景业务需求。报告期内,首发的Wi-Fi 6地铁车地无线通信解决方案连续中标杭州、深圳三条地铁线路,也是国内率先采用Wi-Fi 6车地无线通信技术的地铁线路;中标重大突破性项目北京城轨云项目,提供包含云平台、网络、安全、服务器和存储等公司全线ICT产品服务北京城规云建设;为太原地铁提供了行业领先的城轨线网云解决方案,保障了太原地铁的顺利开通运营。此外,在民航、铁路、公路、港口等领域均中标多个行业标杆项目。在医疗行业,新华三服务于智慧医疗各应用场景,从创新科研、智慧医疗、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四大方向推进医疗服务和管理的升级,实现对智慧医院建设的全域赋能,助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报告期内,中标重庆医保云、青海医保云、北京疾控中心私有云、协和医院网络改造项目等医保、医院、公共卫生防控救治领域的标杆项目。在电力能源行业,新华三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除网络设备和安全产品持续支持电力、石油、煤炭等行业业务发展外,服务器和存储产品均取得了重点突破。陆续中标中石化集团沙河数据中心项目,中石油集团广域网及云计算资源池建设项目,冀中能源、国家电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关键项目。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新华三与紫光云引擎共同打造的紫光UNI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成为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标杆,平台已在电子信息、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电气、化工、光电缆、新能源等10余个行业广泛应用。

2、运营商业务

2020年,我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新华三抓住新一代网络建设的战略机遇,在运营商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和快速增长。公司全面参与运营商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在“三云两网”业务战略指引下,为运营商提供云网安融合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新华三与运营商合作共同开拓行业垂直市场应用。报告期内,新华三成功中标近30项关键产品年度集采。在骨干网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面向运营级应用的全新一代核心路由器CR19000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严苛集采测试并在三大运营商集采项目全部中标,在中国移动2019年至2020年高端路由器项目中获得70%第一份额。目前,CR19000

核心路由器已应用在广东电信骨干网和城域网出口交接位置和上海移动城域网联接省干和国干的出口位置,支撑了海量云网用户连接的出口访问需求。CR19000核心路由器已成为运营商组建国家级骨干网重要核心产品。

在5G承载网领域,随着5G建设的全面铺开,新华三在5G承载网上取得全面突破,在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终端接入均获得规模应用。新华三中标中国电信STN(5G IPRAN)集采项目;在2020年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项目中,首次在核心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全标段入围。新华三5G IPRAN解决方案目前已在中国电信15个省和中国联通19个省获得规模应用,新华三已成为运营商城域网技术创新应用领导厂商之一。在网络云领域,5G的加速部署开启了运营商网络云建设的巨大市场,新华三凭借着全领域的云基础设施和全栈技术方案,中标中移动信息IT云资源池SDN系统二级集中框架采购项目、中国移动2019年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二期工程分布式块存储采购项目、中国移动硬件防火墙产品集中采购项目等;此外,新华三成功进入中国联通5G核心网,成为中国联通5G核心网的云化资源池核心厂商之一。在政企业务领域,新华三发布了5G行业专网解决方案,将云基础设施、5G云化小基站、5G开放UPF网元、MEC边缘计算、安全设备以及行业应用方案进行融合,与运营商及行业应用提供商共同推动5G政企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现已率先在工业互联网、水利以及安防领域实现5G融合的应用实践。

3、国际业务

2020年,新华三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重点聚焦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印尼、哈萨克斯坦七个子公司的功能建设,通过自主拓展和“一带一路”项目联动与合作,新华三已在30多个国家形成项目突破并成功落地交付,陆续中标运营商、政府、交通、医疗、教育、数据中心等多个格局性项目和一带一路标杆项目,收入规模持续上升。新华三积极搭建合作伙伴体系,已认证海外合作伙伴252家,覆盖20多个国家,形成了立体的拓展、交付体系。

(三)紫光数码持续优化产品线结构,保持分销业务稳健发展

公司控股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数码”)与惠普、戴尔、联想等厂商持续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区域和渠道的覆盖能力;培养高毛利潜力产品线,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线;升级信息化系统,增强数

字化运营能力,降本增效、控制风险;持续拓展物流业务,不断提升供应链整体服务能力。紫光数码IT分销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发展。2020年,公司整体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智能终端、智能工厂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持续完善公司“云—网—边—端—芯”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云与智能”核心能力和场景应用。

四、公司投资情况

2020年公司积极布局“云—网—边—端—芯”产业链和加强市场开拓,新增14家子公司,具体如下:

1、公司出资25,500万元设立了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51%股权;

2、公司出资2,000万元设立了上海紫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3、公司出资1,000万元设立了海南紫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4、公司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苏州美珖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5、公司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苏州美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6、公司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苏州美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7、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300,000万印尼盾设立了华三通信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99%股权;

8、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0万澳门元设立了新华三澳门(一人)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9、公司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出资10,000万元设立了新华三智能终端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10、公司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出资10,000万元设立了新华三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11、公司子公司无锡紫光星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80万元设立了无锡市菱丰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80%股权;

12、公司子公司无锡紫光星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80万元设立了无锡豪缘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80%股权;

13、公司子公司无锡紫光星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80万元设立了控股无锡创尔清能源科学研究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80%股权;

14、公司受让了紫光恒越(杭州)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整体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格局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演进升级,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底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推手,“新基建”迎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企业上云与产业互联网加速渗透,云计算在政务、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制造、互联网等行业的应用落地进程进一步加快,云网融合将向纵深演进,持续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提速与升级。同时,我国数字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核心技术薄弱、产业与技术融合程度偏低、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公司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引领生态集群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助力我国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2、公司发展思路

公司作为全球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服务的领先者,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在行业智能应用提供技术领先的计算、网络、存储和安全等软硬件产品,并为行业客户的云计算智能应用项目提供规划设计、软件开发、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及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围绕着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渗透将进一步加速,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将会不断加大,计算、网络、存储和安全及智慧应用将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将持续引领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应用的创新发展。

3、新年度经营计划

公司将持续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的战略目标,抓住“十四五”国家和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云智原生”战略指引下,加快“云网边端芯”产业布局;聚焦政企、运营商、国际三大业务,以产品内生智能和全面云化、全新升级的云与智能平台,更好地赋能行业客户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深化公司在云与智能领域的市场和品牌定位,与生态合作伙伴开展智能应用创新,有力推动公司向云服务模式转型。2021年公司将开展如下重点工作:

(1)以场景应用为驱动,落实“AI in ALL”的智能战略,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扩大数字化产品系列。在“云智原生”战略指引下全面升级“数字大脑计划”,加速释放数据价值;加快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智能网络处理器的应用和新产品上市;以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能力,全面进军商用PC终端和智慧屏终端;面向垂直行业场景需求,加大由智能联接、智慧计算、智能存储、智能安全及智能终端组成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内生智能演进,并将算力与算法融入到所有基础设施,以云为形态、以智为能力,全面提升硬件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应用效能。

(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速应用重构;加大资源投入,持续打造紫光云生态体系。针对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中对云提出的新需求,全新升级 “云与智能”平台,紫光同构混合云以“紫鸾+绿洲”平台实现多云无界协同,加速应用重构;凭借全栈智能、全域覆盖、全场景应用能力,一朵“紫光云”从上云、用数、赋智三个方面提供一站式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好的赋能行业客户;公司将聚焦VDI云桌面、超融合和云管理平台等云产品,加强渠道建设 、项目交付、方案定制等方面的资源投入,丰富场景化应用;加大力度整合智能数字平台与行业应用生态,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交付,丰富紫光同构混合云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云与智能领域的突出能力。

(3)聚焦三大业务,以公司在云计算、网络、安全和5G领域的核心能力和实践,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政企业务充分发扬在to G和to B的行业经验优势,贴近应用场景,不断深耕客户需求,联合创新。运营商业务聚焦新一代网

络发展趋势,及时切入核心网建设,成为主力供应商之一;同时加深与运营商战略合作,成为运营商业务转型的核心合作伙伴。国际业务方面,以质量、性能、服务以及场景化方案交付等积累的丰富经验服务全球客户,为海外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全系列ICT产品;稳步推进海外子公司设立及能力建设、扩大合作伙伴范围和合作力度,以业务应用驱动创新,提升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已拓展国家的市场份额,在重点国家和行业形成规模化的突破。

(4)持续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系统性提高内部数字化程度和能力,通过数字化空间、数字化流程和数字化组织的持续创新,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自身的智能化转型。基于H3C Workspace数字工作空间、新华三云屏等智能终端,进一步打造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物理工作空间和数字工作空间相结合的全连接无界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和员工工作体验;应用新华三智能工具盒(iBox)加强业务内部一站式智能交付;借助智能客服,在更好满足客户体验的基础上节约运营费用;以云、数据、业务驱动IT系统运维自动化和智能化,全面提升IT运营效率;运用自有品牌数字化基础设施、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赋能工厂,提升柔性制造能力。在数字化运营与数字化组织的保障下实现智能流程、数字平台、随处工作、实时数据等方面的数字化变革领导力,从而赋能管理创新、支撑业务增长,增强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员工的体验。2021年,董事会将继续加强公司发展战略落地,优化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打造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能力,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 会2021年4月23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