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000938)_公司公告_紫光股份:关于2019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时间:

紫光股份:关于2019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0-04-25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19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应收款项回收的可能性、各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各类资产减值的可能性等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认为部分资产存在一定的减值迹象,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2019年累计计提金额为人民币390,129,906.82元,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2019年发生额(元)计提资产减值说明
坏账损失109,524,637.85公司按照账龄分析法、个别计提法等方法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进行了坏账准备计提
存货跌价损失252,242,484.16公司部分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7,118,613.48公司部分固定资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无形资产20,363,171.33公司部分无形资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贷款减值损失881,000.00公司按照贷款减值会计政策计提了减值准备
合计390,129,906.82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1、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对于其他金融工具,除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外,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动情况。若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若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

未显著增加,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公司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公司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跌价准备

根据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公司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以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使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则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将以前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3、贷款减值准备

根据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公司首先对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则确认减值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公司将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或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贷款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公司对贷款业务形成的债权实行五级分类,分别为:

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根据资产的期末余额分别计提0%、2%、25%、50%、100%的减值准备。

4、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长

期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2019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将减少公司2019年度合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344.85万元。本次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将更有利于真实、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资产状况。特此公告。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20年4月25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