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11年12月31日与财务报表相关的 内部控制的自评报告 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 号)的相关规定,按照本公司董事会及其下设审计委员会的要求,由审计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检查监督几个方面,对公司 2011 年 12 月 31 日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本公司审计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考虑了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检查监督等要素的要求,严格执行了必要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具体包括观察、询问、访谈、检查、抽查、监盘等审计程序。 本公司按照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遵循内部控制的合法、全面、重要、有效、制衡、适应和成本效益的原则,在各公司内部的各个业务环节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基本形成了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情况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要素的实际状况 (一) 内部环境 1.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并规范运作,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股东大会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公司董事会建立了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董事会共有7名成员,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公司还建立了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了涵盖公司各营运环节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司明确各部门、岗位的目标、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制衡和监督机制。 -1- 公司组织机构示意图 2.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公司制度及其配套办法,对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公司设立审计部,审计部负责审查公司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公司审计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审计内容包括: (一)财务审计:对公司财务计划、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与财务收支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公司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公司资金和财产管理情况;专项资金提取、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二)对公司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以及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对公司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评,对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进行检查,以促进公司 -2-经营管理的改善和加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对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合同执行情况,工程项目预、决算违规违章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四)合同审计:对公司大宗物资采购合同、产品营销合同、承包租赁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及其他合同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违规违章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五)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离任审计:公司经理层以上人员离任、调职,对其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经济活动及个人收入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六)责任审计:对公司各部门负有经济责任的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审计,以促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七)对与公司经济活动有关的特定事项,向公司有关部门或个人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董事会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八)对公司的对外投资及收益分配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3. 企业文化 公司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活动的推进结合起来,通过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等途径,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4. 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从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激励约束制度、退出机制等方面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年度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并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5. 2011年公司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进行的重要活动 公司在2011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对公司现行的内控制度进行整理,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在整理完善过程中对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拥有的内部资源展开深度分析,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对公司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排序,确定重要风险,重新考量原先制定的应对措施是否适当。 -3- 公司为提升内控制度的建设,积极开展宣传培训,采取外出学习、内部研讨、专家授课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抓好针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宣传培训工作。 (二) 目标管理及风险控制 1、目标管理 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战略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委员包括董事长和其他董事,主要职责是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公司战略委员会及相关部门综合分析评价影响发展战略的内外部因素,设定相关的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与资产安全完整目标。 2、风险识别与评估 公司按照设定的相关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与资产安全完整目标,合理确定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在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识别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 识别内部风险时,重点关注下列因素: (一)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二)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三)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五)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六)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识别外部风险时,重点关注下列因素: (一)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二)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三)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五)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六)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公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公司进行风险分析,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 -4-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依据风险的重要性水平,运用专业判断,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对公司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排序,确定必须重点关注的重要风险。 3、风险对策 公司根据风险分析情况,结合风险成因、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确定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风险应对策略。对超出整体风险承受能力或者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的风险,实行风险回避。 公司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